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提高有機化學教學質量的方法

學問君 人氣:3.06W
論提高有機化學教學質量的方法

論文關鍵詞: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過程
  論文摘要:基於新形勢下的學生特點,文章對如何提高高等院校有機化學教學質量,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有機化學是生物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具有課程內容多、課時少、應用性強的特點。它是學好生理學、生物化學以及其他一些專業課的基礎。有機化學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有機化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方法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因此,如何使學生在較少的學時內掌握有機化學的精髓、提高化學素質是大家共同關注和探討的課題。本文就新形勢下如何提高有機化學教學效果,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一、講究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方法以灌注式教學爲主,基本上遵循“老師講、學生記、考試背筆記,考完就忘記”的規律。而事實上,課堂教學不僅是知識的灌輸,更重要的是教學生學習的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方法,使學生能夠按照化學特點來尋找規律巧妙的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注意科學的系統性,抓住有機化學的教學主線——結構、結構與性質來啓發學生的思維,注意培養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邏輯性、獨立性、批判性、敏捷性和靈活性,使學生積極接受知識。
  二、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和過程,做好備課工作
  在備課過程中,教師必須刻苦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使知識變得淺顯易懂、生動有趣。現在的有機化學教材有許多版本,教師對不同教材的側重點應心中有數,雖然非化學專業對化學知識的要求不如化學專業深,但作爲教師,備課時最好能多參考一些相關的教材,進行分析比較、歸納總結,這樣才能避免片面偏頗。在解釋同一問題時,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角度,對教材的提煉可以將知識轉化爲條理清晰的脈絡,把文字轉化爲生動的語言,有利於學生的理解和記憶。也可以透過總結規律來整理教材,在講課過程中,應採取精講,突出重點。精講部分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及書上的重點、難點等。講課時,一定要講清思路。教師的思路往往成爲學生學習的模式,因此教師首先應將思路理順。講課時也不必完全按照教材的順序,如何講解學生容易接受?教師應從心理學角度去考慮,這在備課階段就應事先設計好。從而使學生較易理解,問題也討論得全面深入。達到在教學時用時間不多,但收效顯著。
  三、抓住主線,以點帶面
  有機化學的特點是化合物多、反應式多,反應機理複雜煩瑣。在有限的學時內,將龐大的有機化學體系學好,難度很大,但只要我們把握其內在規律,重點掌握其核心內容,以點帶面,則會使龐大的有機體系大大濃縮。有機化學的精髓就是化合物的結構。美國斯坦福大學著名的有機化學家Paul A.Wender教授說過“有機化學只關心三件事情:結構、結構的變化和新的結構”。因此我們把“結構”作爲主線,按“結構—反應機理—有機合成”的線條對教學內容進行濃縮、分類,將同一官能團物質歸納爲一類物質講解,不同類物質之間透過反應銜接,讓學生能夠同時從橫和縱兩個方向去充分認識化合物結構與性質的關係。建立以結構爲主線、化學反應爲紐帶的點、線、面一體的有機化學知識網絡,使有機化學煩瑣的知識形成爲網絡式的知識體系。這樣,學生透過對結構的充分理解,以點帶面,真正全方位系統地掌握有機化學體系,從而提高有機化學的教學效率。例如:對於醇類化合物,首先了解醇的結構特點,得出決定物質主要性質的是其中的.羥基,根據羥基特點可推出低分子量的醇水溶性強、熔沸點高、易被氧化、取代、酯化、脫水等性質,透過這些性質和反應,將醇和其他類物質如醛酮、酯、鹵代烴、烯、醚等物質縱向聯繫起來。使學生很好地掌握本章的知識,同時又縱向地將相關章節內容有機銜接起來,這種形式的教學,有利於學生從整體的角度完整地掌握有機化學體系,提高有機化學教學質量打下基礎。
  四、教學過程與能力培養
  1、自學能力的培養
  適應於有機化學的特點,在教學學習方法和知識的同時,教師還加要強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在學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有機化學的一般學習方法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自己總結。
  2、觀察能力的培養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在有機實驗的過程中,教師應時時提醒同學要細緻、全面,而且要有思維。比如實驗室製取乙烯時,加藥品的過程,溫度計的擺放,實驗中燒瓶、集氣瓶內的變化,爲什麼要加石棉網、碎瓷片等等都應特別重視,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3、動手能力的培養
  在強調觀察、思維能力培養的同時,教師還特別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比如演示完乙醛的銀鏡反應和乙醛與氫氧化銅的反應後,就請兩個同學來演示用甲醛代替乙醛的同樣反應,要求其他同學注意觀察並指出其錯誤。透過這些課堂實驗,課堂上及時糾正錯誤,學生感受頗深,他們自己做實驗時就很動腦筋,也很規範,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4、記憶能力的培養
  人類沒有記憶就沒有智力活動可言,“不記則思不起”,沒有記憶,思維、想象、創造就失去了。基礎化學是半記憶性學科,同樣的教,同樣的學,有的同學就是學得好,究其原因,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記得牢。因此在有機化學教學與複習中,教師應重視記憶方法、記憶能力的培養。
  5、創新能力的培養
  努力開拓實驗教學的新構想,探索設計性實驗教學的新路子。要求學生分組分工合作,利用互聯網、圖書館獨立查閱資料,獨立制訂實驗方案。在自己認真思考討論的基礎上,提出自己分析、解決問題的設想。研究方案首先要透過指導小組的討論和甄選,確定安全性和可行性,然後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操作。學生參與整個實驗的設計,探索,實踐,獨立地逐步解決問題,最後寫出實驗報告。教師只提出研究要求,在必要時加以指導,不限定具體實驗方法和所用儀器。這種教學方法的改革使學生得以多角度,多方位分析和解決問題,有效地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自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對教學方法手段的改革與創新,使學生從照方抓藥的學習模式中解脫出來,進而真正得以開展自主創造性學習。學生直接參與科研活動,可以提高學習興趣,學到方法和本領,鍛鍊思維,真正實現創新教育能力培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