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析書法藝術的意象構造

學問君 人氣:1.13W
淺析書法藝術的意象構造
摘 要: 書法作爲以線條爲主要表達方式的造型藝術,意象表達是其主要特徵。書法的意象表達是透過藝術構造完成的。書法意象具有“立象以盡意,得意而忘象”的內蘊,自然和人文的邏輯指向。書法意象的構造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本文將從創作和接受兩個方面簡要介紹。

關鍵詞:書法;意象;藝術構造;意象構造

  Abstract:Calligraphy uses lines as the main expression of visual arts,and image expression is its main characteristic. Calligraphy image,conveyed through the artistic structure,i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notation of creating image to convey meaning and of expressing meaning without too much emphasis on image,and by logical direction of naturalness and humanity. Calligraphy image structure,as a complex process,is introduced briefly from two aspects of creation and acceptance.
  Key words:calligraphy;image;artistic structure;image creation
  
  一、書法中的意象表達及其藝術構造性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序》說:“書者,如也(或若也、或也)”。如什麼呢?茲摘梁武帝蕭衍《古今書人優劣評》數則:“鍾繇書如雲鵠遊天,羣鴻戲海”;“王羲之書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如有神力”;“韋誕書如龍威虎振,劍拔弩張”;“蕭子云書如危峯阻日,孤鬆一枝”;“索靖書如飄風忽舉,鷙鳥乍飛……”[1]81-82康有爲《廣藝舟雙楫·碑評》曰:“《爨龍顏》若軒轅古聖,端冕垂裳。《石門頌》若瑤島散仙,驂鸞跨鶴。……《元燮造象》如長戟修矛,盤馬自喜。《曹子建碑》如大刀闊斧,斫陣無前。”[2]822-823漢蔡邕在《筆論》中說:“爲書之體,須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飛若動,若往若來,若臥若起,若愁若喜,若蟲食木葉,若利劍長戈,若強弓硬矢,若水火、若雲霧、若日月,縱橫有可象者,方得謂之書矣!”[3]6元鄭杓認爲蔡邕的“象”就是“意象”。姜澄清先生也認爲這指的是“創作者心中應存其意象”[4]71。“形者象也,勢者意也。”韓玉濤先生對書之勢做如是說:“勢就是風骨,勢就是境界,勢就是意象”[5]110。由“書——如——象(像)——意象”的邏輯推演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書者,如也,如意象也。
  書法之所以具有意象性首先在於其載體——漢字本身的象形性特徵。我們知道,漢字是由圖像符號轉化而來的,在早期的書法作品如甲骨文和金文中,還能隱約看到古人造字的圖畫性特點。但若據此認爲書法意象性僅由漢字的象形特徵決定就不夠全面了。裘錫圭先生在《文字學概要》指出“由象形變爲不象形,是字型演變過程中最容易覺察到的變化。在整個古文字階段裏,漢字的象形程度不斷降低。古文字所使用的字元,本來大都很像圖形。古人爲了書寫的方便,把它們逐漸改變成用比較平直的線條構成的、象形程度較低的符號,這可以稱爲‘線條化’。”[6]28公認的最具表現力的書法形式則是最爲簡化的行書、草書,這也說明了書法的意象絕不僅是狀物擬態的模仿,應該有更深層次的內涵。而作爲意象性另一端的“意”也並非文字本身的釋義。 舉例來說明,中國的文字書寫具有雙重意象。第一層意象是對事物的寫徵意象,屬字的本意。如“劓”,《說文》雲:“刑鼻也,從刀。”這是相當古老的一種鼻刑,刑始於兵,這種酷刑應是古老的征戰中以割鼻報功演變而來。“劓”字的本意,給人是一種殘酷的意象。然而作爲書法書寫出來的“劓”字,其字形的另一層意象則可以讓人感覺到,左右偏旁的繁簡疏密之間,就像一老一少相持而立,相安和諧。而書法的藝術意象就在於這第二層意象,這是書法藝術的象外之意象。文字書寫之所以上升爲書法藝術,是這第二層意象性在起決定作用。
  可以看出,書法意象不是由漢字本身的象形性和表意性單獨構成的,而應是一個多角度,多層次的構造結果。即是說書法意象是由創作者的主體投射,書寫過程中的形式表達和欣賞者的聯想和對作品背景的反觀共同構成的。正如楊小清先生所說的“藝術雖不是客觀的,但也不是主觀的。藝術是‘類’的客體主觀性在A B投射中由C的‘虛化’規則定位的,這是藝術存在的極其重要的屬性。”[7]41書法意象正是這樣透過作者、作品、欣賞者三位一體共同構造,並受時代審美趨向和藝術規則影響而形成的。所以書法意象的形成不是死板的、具體的',而是變化的、虛化的,是在特定的時空範圍內由主客觀相互交匯作用產生的審美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