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析意象油畫的語言特徵

學問君 人氣:2.26W
淺析意象油畫的語言特徵

  論文關鍵詞 意象油畫 中國畫 特徵
  
  論文摘要
 意象油畫作爲油畫的一個分支,其表現語言具有油畫藝術的一般特徵。但是,由於創作的思維方式和追求的不同,意象油畫的表現語言又具有鮮明的個性一一它更傾向於中國畫的寫意精神,它並不追求三維空間的創構,而是把握大的感覺,“不求形似”只是“取其意氣所到”,形成了與一般油畫藝術既統一又變化的語言體系。其語言特徵,是在中國繪畫中的筆墨精神及若干技法語言的基礎上才逐漸發展起來的,取得了與中國畫意象造型語言相近的意味。

  衆所周知,不同風格的作品對於表現語言的運用有着很大的差異,繪畫語言的不同運用產生不同風格的藝術作品。意象油畫的形式語言是意象精神賴以存在的實體。是構成其“意象油畫”外觀的物質基礎,如果避開形式語言單純談論意象油畫,意象油畫則成爲無本之木。正是意象油畫在實踐中呈現出獨特的語言魅力。體現出精神的意象追求和意象的畫面形態。才使它區別於其它風格的油畫。康定斯基說過“對藝術要素的分析,是通向作品內部的橋樑。”因此,對意象油畫的表現語言加以研究,可以使人更深層次的理解藝術作品,把握藝術表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筆法
  

  在意象油畫中,運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油畫顏料的絕大部分都是以運筆來表現的,而且筆觸與肌理的形態也是欣賞與表現的重要內容。所以,它能夠給人以視覺上的效果並影響着畫面的總體感覺。我們知道,中國畫是透過勾、皴、擦、點、染等用筆方法結合幹、溼、濃、淡等不同的用墨方法來作畫,在紙上呈現豐富的筆墨形態,使人在視覺和上產生不同的感覺。例如,幹而毛的筆墨形態易有溼潤華滋的感覺,重而濃的筆墨形態易有深沉凝重的感覺,輕而淡的筆墨形態易有清逸秀雅的感覺,在用筆的輕重力度上,在行筆快慢緩急的速度上,在頓挫的節奏上,以及在轉折的走勢上的種種不同。都能給人諸如沉着、勁健、凝重、飄逸、婉潤等不同的.感覺,傳達畫家心緒起伏的每一點微小的漣漪。
  意象油畫雖然不是油彩的中國畫,但是.中國繪畫中的筆墨精神及若干技法語言仍然足以成爲構造意象油畫“中國文字”的基本要素。否則,意象油畫將成爲空中樓閣。實際上,意象油畫的發展正是在大量吸收了中國繪畫中的筆墨精神及若干技法語言的基礎上才逐漸發展起來的。比如意象油畫的代表畫家蘇天賜的油畫藝術。就是用書寫性的筆法來表現對象的。他用自制的長鋒毛筆勾線,所勾畫的線條清奇挺秀、富有彈力、韌性極好,不纖弱、不霸悍。其風景畫中樹枝的線條就是書寫出來的,並且十分的簡練。他也使用板刷、刮刀等工具,但均十分注重筆跡與刀痕的筆意以及表現力度和用筆的生動性。彷彿書法線條的激情書寫,流暢、峻利、遒勁,給人以爽快、果斷、下筆無悔的感覺,講究大筆勢,彷彿大寫意潑墨的揮灑。所以吳冠中說:“蘇天賜先生的油畫就是講究筆墨的。”吳冠中本人的油畫作品也是如此,他的作品表現形式的最大特色,就是以線性結構做爲構成畫面的主體,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一些同一題材、構圖而以水墨和油彩兩種形式畫成的兩幅作品,這樣做就是要從兩種繪畫媒體間,尋找繪畫語言的溝通和移植。他的油畫作品借鑑了中國畫的表現方法,體現出中國文人畫的傳統和情趣。油畫與水墨交織進行創作與實驗的畫家還有很多,比如趙無極、朱德羣、聶歐、洪岐等等。這種現象足以說明中國繪畫中的筆墨精神及若干技法語言對於建構意象油畫語言的意義。正是如此,意象油畫的筆跡形態獲得了類似書寫一樣隨意與變化莫測的視覺趣味和美感,其形式感和意趣性被凸現出來。筆跡不再是具體對象的附庸,而具有獨立的價值。
  
  二、造形
  
  意象造型是中國畫的重要造形觀念。在中國畫中,畫家對於客觀事物不是簡單孤立的觀照,而是把客觀事物的“象”與主體的感受相結合,在頭腦中形成“意象”,並且講究“得意忘象”。“得意”就是得到“意趣”和“意象”:“忘象”既忘記客觀物象。這個“意趣”和“意象”已不是現實客體,而是高於生活原型、超越生活原型的對客體精神的、本質的強調與誇張。它並不追求對象的真實再現,而是講究“意筆草草,聊寫胸中逸氣”,“不求形似”,只是“取其意氣所到”。因此,取捨與誇張變形就成了意象造型的突出特徵。
  意象油畫的造形,正是移植了中國畫意象造型的觀念和意象造型的取捨與誇張變形的手法。從而使造形獲得了無窮的意趣。意象油畫不是單純地模仿自然。而是在對自然對象深刻理解的基礎上進行主觀創造,從而達到抒情表意的目的。吳冠中、蘇天賜是意象油畫的典型代表,他們總是善於捕捉物象獨特的品格和物象給予的一種強烈感受。透過恰到好處的取捨與誇張變形.賦予造形以生氣、情趣與個性風采,並以筆墨的節奏美、形的韻律美表現出來。吳冠中的作品《點線迎春》,首先就是因爲他發現了樹型的“線結構”蘊藏着一種勃勃的生機,也許現場的樹並不那麼繁盛,只是他發現了這一抽象的“線結構”和他要表現的主題“生機”之間的關係,然後加以放大和誇張。畫面上他設定了灰暗色的背景,讓線像交響樂中的旋律盡情彈奏。各種色點如跳動的音符做和聲共鳴,觀賞這幅畫作使人禁不住陶醉在春回大地的樂曲聲中。該幅畫樹的造形,可謂“筆簡形具”、“出於意表”,取得了與中國畫意象造型相近的意味。
  
  三、色彩
  
  在中國傳統繪畫中,謝赫的“隨類賦彩”概括了傳統中國畫用色的基本原則。“隨類賦彩”是指畫家處理畫面色彩的時候只表現某類物象色彩的共性特徵,而對物象的個別色彩現象給予忽略。“類”的本義是類同和相似,如中國繪畫色彩體系中的“青綠”,並不是具體的山之青水之綠,也不是某種具體的青顏色和綠顏色,而是既“類同”了一切具有豐富形態的山水之色。又是能被一切山水之色視爲“同類”的色彩。所以中國畫的色彩是畫家對物象多樣化特徵的規律性把握,它既是“事物之類”又是“認識之類”。因此.它是超越了自然的表象。凝結了畫家心理意志的色彩,具有了最大限度的表現性質,能讓畫家自由表現,將自身的體悟和情感融入其中。體現出很強的“隨意賦彩”的性質,具有足以使繪畫主體暢神、寫意的“意象”特徵。意象油畫的色彩運用,十分注重從中國畫的色彩運用中吸取營養,打破具體時空色彩的限制。使色彩的運用隨主題的需要、隨意境的需要、隨情感的需要、隨色彩形式美感的需要。
  
  四、造境
  
  中國傳統繪畫的造境,無論在思想觀念、題材內容還是形式結構上.都追求一種詩意的表達,既“畫中有詩”。畫面構圖追求含蓄雋永。避免一覽無餘。體現在手段上就是注重運用虛實、藏露與“計白當黑”的手法,於不着筆墨的空白處造成山川、靈氣往來的空間,達到一種既存乎世間又超脫世間的境界。比如宋代馬遠的《寒江獨釣圖》。江面幾乎全爲空白表現,只畫一船上垂釣的漁翁。就突出地表現出了一種空曠渺茫、寒意蕭條的氣氛,給觀者提供了一種廣闊而富有詩意的意境。現代著名畫家齊白石根據清代詩句“蛙聲十里出山泉”所作命題畫,畫面僅以山泉配上幾尾蝌蚪的形象,題上“蛙聲十里出山泉”的詩句,便使觀者產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聯想,從而使作品獲得了耐人尋味的意境。
  意象油畫將中國畫中的詩化語言視爲重要標準,提倡優美和諧的構思立意,積極吸納古代繪畫中的造型語言,打破西畫焦點透視和真實時空的束縛。而是根據構思立意。自由組合意象,使畫面產生出某種詩意的時空境界。此外,在造境的同時,十分重視畫面上的筆墨、形體、色彩、章法、形勢等給人在視覺上產生強烈的形式美感。吳冠中在談自己的寫生作品時說:“我很少揹着畫箱出去碰見什麼景就畫。我總是先觀察,跑遍山前山後,村南村北——然後在腦子裏綜合、組織形象,挖掘意境。”在表現自然時他還強調:“分析對象的形式特點,突出其形式中的抽象和特點——使觀衆驚喜美之顯露。”
  綜上所述,意象油畫作爲油畫藝術的一個分支,其表現語言具有油畫藝術的一般特徵。但是,由於創作的思維方式和審美追求的不同。意象油畫的表現語言又具有鮮明的個性——他更傾向於中國畫的寫意精神,它並不追求三維空間的創構,而是把握大的感覺,“不求形似”只是“取其意氣所到”,形成了與一般油畫藝術既統一又變化的語言體系。其語言特徵,是在中國繪畫中的筆墨精神及若干技法語言的基礎上才逐漸發展起來的,取得了與中國畫意象造型語言相近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