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馬哲論文:淺析貝克萊“存在就是被感知”

學問君 人氣:2.23W
馬哲論文:淺析貝克萊“存在就是被感知”
首先,我想既然談這個問題,就應該先提及貝克萊大主教提出這一命題的緣由和歷史背景。當時,貝克萊主教看過洛克寫的一篇論文,其中有一個問題是這樣說的:一個天生視力缺失的人後來又突然得到了視力。他能不能僅憑視力就判斷出球體和立方體呢?洛克的回答是不能。貝克萊自己也覺得是不能的。然而這刺激了貝克萊對物質和感知進行進一步深入的思考,並寫出《視覺新論》一書。爾後不久又寫出《人類知識原理》,提出貝克萊的哲學體系,辯駁洛克的機械唯物論。在這本書中,他提出了自己有名的觀點即:to be is to be perceived,存在即是被感知。這句話在現在被我們無數次地批駁,然而,我想其實大部分人其實都並沒有明白貝克萊說這句話的本意。什麼叫存在即是被感知呢?他的推理過程和具體涵義大概是這樣的:當我們作爲嬰孩來到人間時,對萬事萬物是沒有絲毫概念的。我們如何確定物體的存在呢?唯有透過感知來確定。距離的大小需要我們經過移動確定,體積的大小需要我們觸碰去確定。廣義地來講,用工具去感知也是我們用主觀去感知的一種延續,而我們所知道的萬事萬物,沒有一個不是透過感知而知道的。那麼我們可不可以說,如果某種事物,不能被我們透過任何方式感知到,那麼它便不存在呢?這裏需要強調所謂存在,是貝克萊所定義的存在,“我所寫字的桌子我說它存在,就是說,我看到了並感覺到了它。”由此,貝克萊得到了推論:人們認識的一切對象,都取決於人類自身的觀念。換言之,事物就是觀念或觀念的集合。“比如,什麼是櫻桃?它是軟的、紅的、圓的、甜的、香的。所有這些性質都是櫻桃有能力透過感官產生的心靈中的觀念,因此,軟是被感覺的,顏色是被看到的,圓是既被感覺又被看到的,甜是嚐到的,香是聞到的。此外,整個這些性質的存在都是被感知到的。除了這些性質之外,再沒有可感的實在。簡單言之,再什麼也沒有了。那麼,櫻桃就是由我們所感知的性質的集合,所以櫻桃以及所有別的事物反映了感官的'複合。”如此說來,心靈感知事物,就是心靈感知觀念。所以觀念先於事物而存在。也就是說事物的存在有賴於像我們這樣的有感知能力的靈魂。有些人說,那不就相當於說如果我不去感知事物,事物便不存在了嗎?何其荒謬!其實這是因爲他沒有理解貝克萊所強調的存在意思。這番推理本身並無任何缺憾,按照他前面定義的存在來說,如果他沒感覺到那個事物,那個事物確實就不存在。貝克萊又將他的存在理論推廣到了所有心靈。他說:“馬仍在馬廄裏,書仍在書房裏,即使我不在那裏。但是又因爲我知道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脫離感知而存在,而書、馬仍然存在是因爲還有別人感知到了它們。” 貝克萊說,“當我否認了可感事物是心外之存在,我並不是說我特殊的心靈,而是指所有的心靈。顯然它們在我之外有一個存在,因爲我發現它們的存在獨立於我的經驗之外。因此在我感知它們的間歇中,它們存在於其它的心靈中。 由於所有的心靈都間斷地指向事物,有個無所不在的、永恆的心靈,它知道並且瞭解一切。它以自己的方式把它們表現給我們的心靈,並且依據他所授予的規則,我們形成了自然法則。因此,萬物的存在都依賴於上帝的存在。上帝是萬物有序的原因。”哲學之所以爲哲學,其實就在於給萬物的存在一個解釋。貝克萊的這番話其實就想表達一個意思:我們感知事物,實際上是在感知上帝的心靈。他透過幾個假設和一番推理得到了這一邏輯上自洽的神學結論。我們當然知道他與唯物論的分歧在哪裏。如果我們否定有一個先驗的觀念已經感知了這個世界,那麼談心靈感知觀念便失去了前提。但我想說的是,他這番推理並非毫無價值,因爲在某種程度上講,某些事物如果無法被任何形式感知,就算它客觀存在,它的存在也毫無意義。現代科學—量子力學的發展甚至在某些方面還得出了與貝克萊大主教的推論相近的結論呢。有一個叫薛定諤的貓的悖論:現在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裏。鐳的衰變存在機率,如果鐳發生衰變,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根據量子力學理論,由於放射性的鐳處於衰變和沒有衰變兩種狀態的疊加,貓就理應處於死貓和活貓的疊加狀態。這隻既死又活的貓就是所謂的“薛定諤貓”。如果我們不揭開密室的蓋子,根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可以認定,貓或者死,或者活。這是她的兩種本徵態。但是,如果我們用薛定諤方程來描述薛定諤貓,則只能說,她處於一種活與不活的疊加態。我們只有在揭開蓋子的一瞬間,才能確切地知道雌貓是死是活。此時,貓的波函數由疊加態立即收縮到某一個本徵態。由此推廣而言,可以得到一個結論,世界存在(於一個穩定狀態)有賴於觀察者(我們)的觀察(或測量)。量子派後來有一個被哄傳得很廣的論調說:“當我們不觀察時,月亮是不存在的”。準確來說,因爲月亮也是由不確定的粒子組成的,所以如果我們轉過頭不去看月亮,那一大堆粒子就開始按照波函數彌散開去。於是乎,月亮的邊緣開始顯得模糊而不確定,它逐漸“融化”,變成概率波擴散到周圍的空間裏去。當然這麼大一個月亮完全融化成空間中的概率是需要很長很長時間的,不過問題的實質是:要是不觀察月亮,它就從確定的狀態變成無數不確定的疊加。不觀察它時,一個確定的,客觀的月亮是不存在的。但只要一回頭,一輪明月便又高懸空中,似乎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樣。這樣也挑戰了唯物論的理論基礎,即世界萬物的客觀存在並不以人的主觀意識爲轉移。或許將來,物理學的發展也可能促成哲學進一步的進步。我期待這一天的到來。參考書目:《Socrates to Sartre》北大本科教材 《宇宙學新疆域》[美]艾薩克·阿西莫夫 著 《生命是什麼》E.薛定諤 著論文出處(作者):
馬哲論文:科學同哲學之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