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對外開放

學問君 人氣:2.29W

導語:在經濟全球化爲中國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中國也承受着來自全球背景的巨大壓力,中國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同樣也面臨着多方面的挑戰。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對外開放

隨着人類邁入21世紀,國際經濟格局也發生了變革,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日益明顯。中國自加入WTO以來,與世界其他大國的經濟交往加深,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之中。在這場潮流中,趨利避害,將使中國的對外開放步入一個新的階段。

一、關於經濟全球化的概述

經濟全球化是在經濟社會化和經濟國際化的基礎上形成的。經濟全球化得以實現,有賴於經濟的跨國發展,而經濟的跨國發展可以追溯到16世紀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擴張活動,隨着時間的推移,跨國經濟的發展得以加強,於二戰後,真正意義的經濟全球化開始了。20世紀80年代,經濟全球化引起國際的廣泛關注,進入90年代,經濟全球化成爲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經濟全球化的定義在不同的機構有不同的理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定義爲:“全球化是跨國商品與服務交易及國際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由此可見,經濟全球化在商品生產、服務交易、技術交流與市場共享等方面均有所表現[1]。

二、經濟全球化爲中國對外開放帶來的機遇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日益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潮流之中,中國是吸引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大量引進了外國的資金、技術、商品。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同時也是中國經濟深受經濟全球化影響的過程,而中國要在21世紀取得更大的經濟上的成就,就要正確認識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的影響。對於中國來說,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我國對外貿易快速發展。“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着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中國對外經濟聯繫日益密切和加深,成爲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和改革的重要因素。”中國對外貿易的數額佔我國經濟增長的.比重逐漸加大,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2]。

2.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加快。作爲發展中國家,完成產業結構的升級,需要引進大量的資金和技術,而處於改革開放中的中國,產業結構升級所需要的技術,已非國內的供給能力可以實現的,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了機遇,大量的國外先進技術,有力地支撐了我國的產業結構的升級。3.我國市場化改革步伐加快。經濟全球化能夠有效地削減限制生產要素在全球流動的各種障礙和限制商品自由流動的貿易壁壘,從客觀上擴大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市場範圍。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也是中國市場化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

三、經濟全球化爲中國對外開放帶來的挑戰

在經濟全球化爲中國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中國也承受着來自全球背景的巨大壓力,中國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同樣也面臨着多方面的挑戰。

1.國際輿論環境的挑戰。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崛起,是西方霸權主義者不願意看到的,他們時不時地製造不利於中國的言論,以達到阻止中國發展的目的。中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發展,已經受到了這種論調的制約。

2.產業安全環境的挑戰。中國藉助外國先進技術加速產業結構的升級,從表面上看,實現了工業化,但這其中也包含着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潛伏着新的結構不合理的危機,若是任由經濟全球化進行市場調節而不進行政策引導,我國的產業結構會固定化和低層次化,產業安全將受到很大影響。

3.經濟體制改革的挑戰。建立一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一個長期的探索過程,經濟全球化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瞭解世界上各種經濟體制的優點和缺點,從而爲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提供更多的借鑑。但同時,中國在選擇的時候也會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影響,如何在衆多道路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是一大挑戰。

四、結語

對外開放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國策。進行對外開放戰略的適時調整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順利推進對外開放的關鍵:首先,對外而言,一是要學會利用世貿組織的原則,“在遭遇國外反傾銷訴訟時,我國企業首先應該勇於應訴,保護自己的正當經濟權益”。二是要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遊戲規則”的制定,扭轉其對發展中國家的不利影響。其次,對內而言,一是要建立起強大的國家經濟安全防範體系,保證產業發展有一個安全的環境。二是要加強國內市場體系的建設,駕馭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接軌過程,加快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進程。中國已經邁入了新的歷史時期,我們需要以更加正確而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我們相信新時期的對外開放政策將指導中國的經濟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邁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