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議如何適應中學語文新課程的改革

學問君 人氣:9.43K

【論文關鍵詞】語文 新課程 改革 創新 以人爲本

淺議如何適應中學語文新課程的改革

【論文摘要】課程在學校教育中處於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標、價值主要透過課程來體現和實施。語文作爲最基礎的一門課程,必然成爲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如何適應語文新課程的改革,作爲我們在一線的語文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新課程的改革實驗中去。轉變教學行爲和評價方式是我們語文教師首先明確的一個事實。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素養是學習、生活、工作的基礎,是學生髮展的基礎。作爲一門最基礎的學科,語文的改革是發展史必不可少的。所以,語文的改革和發展要緊跟時代的需要,爲社會的發展,人才的培養髮揮作用。從我讀書到現在教書的十幾年中,語文課程改革,我認爲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1. 適應語文新課程的改革,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
  理念的轉變是適應語文新課改的根本前提。語文新課改不僅僅只是單一的教材改革,還有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評價方式的改革等等。面對語文新課程改革,語文教師要儘快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確立適應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只有這樣才能結合自己的工作展開新課程的探索與研究。?
  
  語文教師應該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現代教育以培養創新人才爲主題,因此要求我們教師自身必須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激烈競爭的年代,創新的能力,絕處逢生的能力、面對挫折的耐力等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必備素質。思想開闊、視野開闊,有豐富的創造性和銳意進取的改革精神。我們不能光教會學生如何讀書,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適應當前日新月異、迅猛發展的社會。教師的教育觀念、理念、思維方式、培養人才模式都應具有創新意識。如教師在上初一語文《山中訪友》這篇課文時,教師首先要精心設計一個好的導語,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跟着進入課文內容。接着老師提問:"山中友是指人還是物?如果要你寫出這樣一個題目你會如何選材?作者爲什麼把山中的一些自然景物看成自己的一些好友?學了這篇課文你的思維方式是否得到轉變?"然後帶學生在校園中觀察學校的一草一木、角角落落,並問,"三年以後,你再次漫步在校園中,你會覺得學校的一切都是你的朋友嗎?"教師透過這種方式上課提問,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進入意境,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語文教材有廣泛的社會內容,教學時要把文章的思想內容和語言形式有機地統一起來,使學生學有成效。語文教師除需具有很強的理解語言能力外,還需具有豐富的社會科學知識,才能準確地把握思想內容。教育是用已有的知識去爲未來培養人才,教師必須繼承和借鑑前人所創造的知識,然後纔有可能更好的履行傳道的職責,但是知識絕不是一個靜止的狀態,它不斷豐富和發展,每時每刻都在發生量和質的變化,所以教師桶中的水必須是流動的水,是和知識河相連,保持其更新、更替、更換的狀態。否則,一桶死水,因其不流動而終會走向腐化。因此,要求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精神,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和學生共同學習,相互促進,教學相長。教師擁有又專又博的知識、敏捷的思維能力和良好的語言素養,才能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掌握知識和本領,達到培養人才的目的。?
  教師要有敬業精神。把教育當做職業還是事業?這是當前教師應該明確的問題。記得有位校長曾經說過,"不要把教書當做養家餬口的職業,要把它當做一生奮鬥的事業。"語文教師的勞動既繁重又艱苦,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如果沒有敬業精神,就會得過且過,年年拿着老教案去上課,出工不出力。這樣的教育行爲,是不能適應當前教育發展的。所以作爲一名現代中學語文教師,面對着一張張渴望得到知識的臉,我們必須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工作,爲祖國的教育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21世紀的教師應當積極適應社會發展,教育發展的需要,不僅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還要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實現自身的持續發展,教師從教之日,就是重新學習之時。所以,教師要樹立繼續教育、終身學習的理念,除了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樹立先進的教育思想觀念,提高人文藝術修養外,還要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只有這樣,現代語文教師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纔是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
  2. 適應語文新課程改革,教師的教學行爲要趨向人文化,以人爲本。?
  "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理念。現在很多學校都提出"以人爲本",以學生的發展爲本,"一切爲了學生,爲了一切學生,爲了學生的一切"口號。傳統教育有"三個中心論",那就是以教師爲中心,以課堂爲中心,以書本知識爲中心。整個一堂課,都是按照老師設計好的框架展開的。學生只是像"道具"一樣,被動地配合。學圍繞教轉。教師是知識的佔有者和傳授者,所謂教學就是教師將自己擁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教學關係成爲: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抄;我給,你收。在這樣的課堂上,"雙邊活動"變成了"單邊活動",教代替了學,學生是被教會,而不是自己學會,更不用說會學了。?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語文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行爲必須根本轉變,這樣才能主動適應並投入新課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實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目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新課程的要求,從教育思想到教學行爲,都要有一系列的轉變。?

2.1 由教師權威的教授向師生平等關係的人文關懷轉變。傳統教學中,教師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學生無條件地接受教師的一切灌輸,學生有一種觀念:老師是厲害的,要聽老師的話,否則就不是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