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基於三多教學模式的英語教學管理探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2.47W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和創新“多模態、多媒體、多環境”的新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下的教學管理執行機制。透過嘗試改變傳統教學管理模式,重塑教學管理人員助學、助教的角色,以期適應“三多”教學模式,創新大學英語教學管理方法。

基於三多教學模式的英語教學管理探究論文

關鍵詞:“三多”教學模式;教學管理;助學;助教

現代教育技術的迅猛發展,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輔助的課堂教學和基於網絡的自主學習模式正在日臻成熟完善,資訊化時代爲外語教學提供了全新的學習方式和前所未有的豐富資源。將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應用於大學英語教學,不僅僅使教學手段實現了現代化、多樣化和便捷化,而且也促使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發生改變。進行大學英語數字化課程建設、大力推進最新資訊技術與外語課程的融合,繼續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特別是資訊技術在外語教學的支援作用是大學英語教學必然的發展趨勢。這就給教師提出新的挑戰的同時,也使教學管理人員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教學管理要適應教學模式的各環節,跟上新技術發展,不斷提高使用資訊技術的意識、知識和能力,瞭解和掌握在具體的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過程中,融入併合理使用資訊技術元素的“多模態、多媒體、多環境”教學模式,掌握新的教學模式利用的網絡教學平臺,爲師生在線與面授互動提供技術保障服務,以打破“承襲”“教化”式教學方式,以期實現教育終極目標: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全人”教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是“教”與“學”和教學管理“三位一體”的改革。從計算機輔助英語教學到基於網絡資源的自主學習,以及MOOCs(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和反轉課堂的探索與實踐,無一不需要教學管理機制的配套和完善,爲此“三多”教學模式下的創新教學管理模式勢在必行。本研究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從教學管理人員深入教與學的方方面面,獲取一手資料,透過對學生在多環境下,利用多媒體教育手段,動用多感官參與學習的體驗進行調查、訪談等定性分析研究,同時基於網絡資源平臺後臺管理的數據,科學設計和改變傳統教學管理模式,提出可行性大學英語教學管理的若干途徑。

大學英語“三多”教學模式下教學管理助學角色的發揮

大學英語“三多”教學模式,是基於教材、PPT、網絡資源、平臺互動等教學資源和手段的集成型教學模式,新的教學環境、手段和教學方法使得教學管理的跟進和革新成爲必然。

1.創設有效的網絡學習監督指導機制

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轉型和重心重構,是“三多”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實現條件下的主要內容。配套的教學管理要爲師生角色的轉變提供服務,使教師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或灌輸者轉向組織者、合作者、幫助者;使學生從傳統的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向主動的、建構的、協作的、交流的學習者。作爲教學管理人員,首先在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前提下,利用網絡學習的平臺,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監督指導機制,創設學生網絡學習指導監督模組,可以讓每位教師實時瞭解自己的學生是北京教育BEIJINGEDUCATION722016.01高教督導與教科研大學教學否完成預習、課堂需掌握知識情況,以及對作業完成情況、完成作業時間、正確率等情況的實時監督;科學合理地設定實時和非實時任課教師網絡在線答疑模組,評閱關注查詢每一位教師在大學英語教學組織和實踐中,利用輔助管理平臺留言和資源上傳功能發佈單元學習任務及相關主題學習資源情況、學生完成情況、師生透過學生成績查詢功能實時監控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的情況,高層管理還可以藉助這一監督指導平臺檢視教師是否關注到學生中遇到的問題,是否及時地組織互動式討論,激活學生的認知需求和對已有知識、經驗的遷移,做到師生、生生、人機互動,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1]

2.創新測評機制,完善評估體系

創新測評機制,完善評估體系。構建交互式量規化評估體系。針對傳統教學模式“重終結性評估,輕形成性評價”的問題,教學管理人員與教師聯動,創建階段性與終結性相結合的交互式量規化評估體系。創建了根據課程單元教學目標、主題學習任務、模組技能訓練、短期目標、長期目標、學生進步率等設計形成性和終結性評估體系。形成性評價體系注重課前網絡自主學習、課堂互動、語言應用能力課後實踐展示等教學過程的監管。網絡自主學習跟蹤評價系統含入學分級測試、單元測試、每個期中階段性測試,課中互動和課後實踐展示,運用資訊化教學評價的量規實用工具,採用自評、互評、教師評定、學習檔案、學習自查表等形式評價課堂各種語言實踐活動。

3.課堂延伸常態化仿真實訓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交際能力,交際的本質是互動。在以輸入爲中心的第一課堂教學之外,強化語言學習的重要手段就是創設實際生活的高保真實訓環境。課外仿真語言實訓主要是透過網絡自主學習“第二課堂”和英語口語“第二課堂”。網絡自主學習“第二課堂”和口語“第二課堂”是大學英語課堂的延伸,依據學校教學大綱,結合課程建設,教學內容、教學計劃、教學學時等全面考慮,統籌安排,形成融多媒體課堂教學、多環境課外口語訓練、網絡自主學習爲一體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教師要做好活動的內容和活動方式等設計,教學管理人員則要圍繞主題,做好如下助學服務:首先,要做好學生各種英語活動,包括各種語言賽事的組織工作。要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充分調動學生、社團學生幹部和優秀參賽選手的帶頭和示範作用。其次,確保活動場所以及所有多媒體設施的通暢執行和嫺熟操作,幫助學生在活動或者賽事前做好一切準備:確認活動場地座次、指導登入平臺、操作系統、檢查語音設備、耳機耳麥以及做好應急處置等項服務。作爲教學管理人員還要根據需要負責從平臺後臺關注網絡自主學習“第二課堂”,幫助跟蹤學生自主學習學時、學習進度、自主學習量規等方面的情況,爲有效學習提供診斷和評估的數據。課外仿真語言實訓的另外有效手段就是組織學生赴目標語國家進行有科目針對性的培訓。教學管理人員需要爲出國培訓的學生做好一切諮詢和後勤保障工作。教學管理人員還可以圍繞“第二課堂”實踐教學工作,組織學生展開交流英語角,外教面對面,英語演講,協助組織開展有特色的“中西文化節”、外語學習經驗交流會等活動,教學管理人員既是聯絡員,又是學生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傾聽者和顧問,從而有助於以上一切活動的順利開展,驅動學生學習動機,培養自我意識和自我認同感,打造特色校園文化品牌。

大學英語“三多”教學模式下教學管理助教功能

教育以人爲本,教師是主體。教師素質是提高教學質量、搞好大學英語課程建設與發展的'關鍵。教學管理的本質是服務教師的教學科研工作,爲提升師資隊伍建設整體水平做好腳手架。“三多”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具有互動活動,且互動呈現具有複雜的、多層面、多角度的特點,要求教師參與互動時要考慮到包括心理、社會、技術、物理空間、語言、文化等因素。總之,把“全人”教育理念貫穿於每一個環節,實施新技術、新理念、新角色的“三新教育”。[2]

1.完善教學質量監控手段

教學管理在助教方面的職能體現在教學管理人員的溝通橋樑作用。一方面協助校、部二級督導組,聘請和協助成立專家指導委員會,由學術造詣高的專家和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對教學檔案、聽課、學生座談會及問卷等內容的檢查,對教學過程實施監控,對教學效果予以評估;另一方面協助教師角色轉換: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或灌輸者轉向組織者、合作者、幫助者。教學管理人員在爲教師提供服務的同時,觀察教師在角色轉換過程中存在的優缺點,歸納總結經驗,應用於實際教學中,檢驗其效果,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網絡學習;基於網絡平臺後臺創設專門的教師網絡學習指導監督模組,統計數據、反饋數據、進行分析,以便教師更好地指導幫助學生進行網絡學習,爲教學領導及時準確瞭解學生學習情況,把握大學英語教學近況,及時與教師溝通,修正教學重點提供依據。

2.建立健全科研促進教學的激勵機制

教學研究與科學研究相得益彰。鼓勵教師圍繞教學質量的提高積極開展科學研究是教學管理的又一重大職責。在資源爆炸的時代,教學管理人員可以根據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方向建立數據庫,定期並及時更新和擴充,儘可能地將獲取到的資源進行分類整理,並及時反饋給教師,爲教師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做好服務工作。配合教研室,開展各種特色教研活動,使教師投身科研,積累能力,提高學術修養。收集學科研究的新動向,收集國內外學術會議的時間地點,以及參加各類會議的條件,爲教師掌握教學研究前沿知識當好資訊員。凝心聚力也是教學管理人員職責所在。團隊的力量是巨大的。爲了促進教師在教學和研究工作中進行富有成效的合作,不斷適應新的教學模式,教學管理人員可以爲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提供服務,做好“中轉站”和“加油站”的工作。此外,協助負責人開拓多種渠道培養,使師資隊伍良性發展,發揮好資深教師的傳幫帶作用。

3.創設多維學術交流渠道和教師業務培訓機制

教學管理人員應該是教師的貼心人,傳遞正能量,鼓勵教師提高學歷層次,爲優秀教師到國內外高校訪學、深造、參加國內著名高校組織的各類高水平學術研討班和國際學術會議,以及加強與國外同類高水平高校的校際溝通與協作做好服務工作,以期提高大學英語教師的整體素質,使師資隊伍進一步優化。協助部門與國外大學建立合作關係,實現《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第十六章第四十八條)對外語人才培養提出的要求,即外語教學要適應國家經濟、社會對外開放的要求,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與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協助實施教師業務國外培訓機制,選派教師赴美國、英國等國留學、訪學、短期培訓和交流,幫助國外學習回來的教師營造爲其他外語教師傳遞國外先進的外語教學新理念和方法的機會和平臺。同時,協助部門柔性引進國內外知名教授擔任特聘或兼職教授,引領青年教師成才,爲外語教學改革注入活力和新鮮血液。正是基於廣泛學術交流和合作,做到了以科研促教學、以教改助教學,構築、夯實教學功底的同時,創新和驅動了師生外語教學和學習的內在動力。北京印刷學院應用“多模態、多媒體、多環境”下的教學管理制度的創建與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得學校外語教學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課程建設、評估手段、激勵手段、課內外教學氛圍,以及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英語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力、學生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透過率、交際能力等方面都有明顯改變,向着良性上升通道發展。[3]學校教學管理創新既是人類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也驅動着高校發展。可以說,高校的發展史實質上也是高校教學管理機制的創新史。世界已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或稱資訊時代),當今世界經濟資訊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如何培養大批具有較高英語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適應國際交流需要的各類人才,是擺在我國高等教育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更是每一位大學英語教師和教學管理工作者不斷探索的新課題。傳統的校園、教師、教材、教室的單一的“第一課堂教學”模式已經被延伸到課外“第二課堂”、延伸到校內外、國內外,由網絡自主、遠程同步共享教學模式取代,彌補了傳統教育環境的不足,打破了由於自然環境差異、地區經濟發展狀況差異等不平衡造成的教育資源上的不平等,打破教師和學生師徒角色不同對資源獲取的約束力,把最好的資源進行數字化而實現無界共享,爲實現真正以學生爲中心、不受時空限制的教育目的提供了環境。爲此,教學管理人員的教學被賦予了雙重角色,既要協助教師成爲學生學習的評估者、指導者、管理者、資訊提供者、學習參與者、課後學習監督者等角色,又要幫助學生遵循“學”的自身規律,正確指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安排學習進度和學習方式,自由獲取和利用資源,幫助學生能夠逐步提升自學能力,有困難時,爲其提供啓發性的幫助,使學生自己能夠解決困難,構建助學、助教和教學管理“三位”一體的大學英語管理模式,爲“全人”教育鋪路架橋。

參考文獻:

[1]司顯柱.多元互動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建構—建構主義視域[J].外語學刊,2011(1).

[2]黃玉榮“.三多”外語生態環境下教師助學支援服務設計研究[J].2013(12).

[3]張舍茹.多模態教學與學習內化律相關性實證研究[J].中國外語,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