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中學化學探究式教學模式分析論文

學問君 人氣:8.55K

摘要:探究式教學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中學階段化學課程知識點多,構成複雜,合理應用探究式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針對探究式教學的特點,提出了合理選擇教學內容,積極構建教學情境,創造良好實操氛圍,明確探究教學價值的應用策略。

中學化學探究式教學模式分析論文

關鍵詞:探究法教學;中學化學;教學方法

我國的中學教學長期以來偏重於理論教導,而忽略了對於實際知識的掌握與運用。探究式教學方法主張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摒棄了傳統的講課、筆記、背書等低效率的授課流程,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學習過程而非考試結果上,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更加細膩深刻地理解課堂知識,同時還能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與動力,使學生把被動的知識記憶變成了主動的實踐探究。不僅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選擇適當的教學探究內容

合理地選擇探究課題是做好探究教學的第一步。教師在選擇探究課題時,首先要把握好課題的難度與課本的關聯程度,課題的難度過大,學生難以得到結論,這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題過於簡單,很難達到讓學生思考、討論的效果。因此,適合的難度對於課題的選擇是一個重要的標準。除此之外,探究課題的選擇與課本的相關程度也非常重要。教師的課題選擇不應超出課本範圍,保持在合理範圍內的課題選擇,可以使學生直切問題,在最短的時間內瞭解、掌握某一具體內容。其次,選擇的課題是否可以體現出學生的主導地位。過於困難且無從下手的課題使得學生無法自主地進行探究,從而必須依靠教師等外力的`介入,這樣一來,探究式教學便失去了意義。所以,合理的課題必須體現學生的主導地位,可以讓學生在不斷探索中獲取學習的樂趣。

二、充分運用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學化學的教學中,爲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進行課堂教學。比如將相關的化學知識進行綜合提問,難度分批次排列,學生回答的越多得到的獎勵也就越多。獎勵可以是一個筆記本,或者是一支鋼筆,或者是班級中的個人量化分。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實驗等一系列手法來引起學生的興趣,爲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比如,在學習活躍性金屬時,教師可將一塊金屬鈉放在水中,瞬間產生的化學反應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此時,教師則可以再向學生進行講解,將學生引入課堂的教學中來。

三、建立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實際操作

探究式的化學教學應體現學生的主導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可以在愉快寬鬆的氣氛中進行學習。教師應當轉變自己的身份,把課堂的主導權交給學生,鼓勵他們進行討論與探索。當然,這並不意味着教師可以完全放任不管,而是要在必要的時候從旁加以指導與監督。教師作爲教學的引導者,一定要注意課程的進行過程,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多參與課題的思考,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的良好習慣。這樣有助於學生搞清楚問題的來龍去脈,發現問題的本質,從而促進思維能力的提升。比如,在講物體溶解的時候,讓學生自己思考:爲什麼有的物質可以被融化,例如水油脂和酒精,但是有的東西卻無法被融化,例如紙。透過這一類問題,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並以此爲課題,讓學生進行探索與討論,以期達到相關知識的鞏固與接受程度的提高的目的。

四、讓學生明白探究的價值,做到有的放矢

課堂既是教學的出發點,又是教學的根本所在,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時常將問題與實際相結合,在討論問題的同時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探究式教學的深層意義與培養目標。除了要讓學生明白教學的目的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要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的應用,培養學生的探索與思考能力。比如,在學習“膠體”一章時,教師可以講解膠體特性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如血液透析就是利用了膠體滲析的原理,幫助腎臟有問題的病人完成血液淨化的過程。透過這種案例與實際應用的講解,讓學生懂得化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五、結語

透過改變教學模式,讓學生充分融入課堂、主導課堂,是當下中學教學的主流趨勢。結合新課標對學習目標與考試的規定,教師在合理的範圍內開展課題討論,讓學生透過自己的思考與探究得到學習知識的途徑,並且在新的模式下,透過探究式學習體驗到中學化學的無限樂趣。

參考文獻:

[1]鄭有生.中學化學實驗教學模式:探究法的建立與應用[J].景德鎮高專學報,2003(2):66-67.

[2]李俊偉.中學化學“實驗探究法”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研究[J].石油教育,2003(1):53-54,56.

[3]張翼.新課程標準條件下中學化學探究式教學模式探析[J].綿陽師範學院學報,2011(5):137-141.

[4]蘇勤,李財英.科學探究學習模式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思考與運用[J].烏魯木齊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7(3):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