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文化哲學意蘊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1.66W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包含着嚴密的科學論證部分,也包含着深厚的人文關懷部分,但長期以來,學者們大多側重於研究和闡述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科學性部分,而較少關注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人文性部分。本文運用文化哲學方法重構了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商品經濟基本條件、商品經濟基本矛盾和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三個重要理論觀點,展現了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流淌着的深厚的人文底蘊。

關於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文化哲學意蘊的論文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部分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以下簡稱“原理”)中處於“承上啓下”的樞紐性地位,它既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方法的實際運用,又是共產主義理論得以確立的科學依據,因此,運用對立統一的辯證法原則來說明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蘊藏的“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人文精神就顯得非常必要了。

一、商品經濟的基本條件

在馬克思看來,人區別於動物之處在於人有屬於人自身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與物質世界不同,它是一個不可量化的整體;當生活世界的整體性內核被外在的商品生產交換系統不斷地分割、衡量時,生活世界同商品經濟系統之間的矛盾就不斷積累、不斷激化。從勞動和生活世界的關係上看,勞動創造了生活世界,源初的勞動創造了源初的生活世界。原始勞動是社會分工尚未出現時的源初的勞動,源初的勞動具有整體性,由它創造出來的原始社會也是整體性的社會。從存在論上看,人類社會恰恰是在“源初勞動”所創建的“源初社會”的基礎上不斷髮展演進而來的,而這個“源初社會”就是存在論意義上的“源初生活世界”,因此,源初生活世界同源初勞動相互發明、同時出現,共同構成了生活世界的存在論內核。

作爲商品經濟出現條件的社會分工和私有制是以源始勞動和生產資料公有制的消解爲代價產生出來的。源始勞動和分工勞動分別同源始生活世界和私有制相適應,它們分別代表着不同的時代,“源始時代”的人的勞動和生活都是整體性的,它存在的社會前提是源始勞動和生產資料公有制,“物化時代”的人的勞動和生活都是碎片化的,它存在的社會前提是分工勞動和生產資料私有制。商品經濟出現於原始社會末期,經過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發展,到了資本主義時代便成爲了統治性的經濟形式,而主宰這一經濟形式的階層就是資產者階層。資產者階層透過商品經濟形式促進了資本主義再生產的發展,以便生產出更多的剩餘價值,而剩餘價值的不斷資本化又再生產了商品經濟的存在條件,即再生產出了更加細化的社會分工和更大規模的生產資料私有制,從而使“物化時代”的基礎更加鞏固。質言之,私有制商品經濟透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斷地再生產出自身的存在條件,鞏固着“物化時代”存在基礎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削弱着“源始時代”的存在基礎,即整體性勞動和生產資料公有制。

商品經濟的兩個存在條件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而不斷髮展,它們的發展進一步遮蔽了源始勞動和源始生活世界。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導致了整體性的 “源始勞動”愈發被遮蔽,這表現爲勞動不斷的商品化和碎片化上;同時,生產資料私有制程度越來越高導致了統一的“源初生活世界”愈發被遮蔽,這表現爲生活世界的物化程度越來越高。在商品經濟條件下,與勞動的商品化和碎片化的物化方式相類似,人類生活也在不斷物化,一個由資產者所主宰的人類世界必然是一個喪失了整體性源始生活世界的純粹物質化的世界,它的物質性的一個集中表現是以可計算、可交換的物化特徵爲主要標誌的商品生產和交換系統來支配整個人類生活。

二、商品經濟基本矛盾

人的現代性困境可以在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和“資本拜物教”學說中被直觀到。根據私有制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學說,商品自身矛盾的解決是人的勞動的矛盾得以解決的先決條件,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只有靠商品交換的方式才能夠解決。在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人們的全部生活都置於“商品生產交換系統”之中,商品生產者的心情好壞、生活怎樣、幸福與否都與商品能否交換息息相關。商品交換出去,則私人勞動受到社會承認成爲了社會勞動,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得到解決,於是心情喜悅、生活幸福;商品沒有交換出去,則私人勞動沒有得到社會的承認無法轉化爲社會勞動,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沒有得到解決,於是心情沮喪、生活得不到改善。正因爲作爲物的運動的商品交換對人的生活產生了決定性影響,人們纔像敬畏神明一樣敬畏商品。“商品拜物教”的社會意識所折射出的社會存在的狀況是生活在物的運動中的人已經喪失了主體性地位,完全處於商品的支配之下。

在資本主義時代,人的物化程度進一步加深,“商品拜物教”的更高形式“資本拜物教”出現了,資本代替人的抽象勞動成爲了商品價值創造的來源。在“資本拜物教”中,馬克思指出了那些徹底“物化”的資產者階層已經無法看到的“人的勞動的特殊作用”,他們完全抹殺了“人的價值創造者的地位”而將實物和貨幣形式的物化勞動,即資本當做是“價值”創造的源泉。這種顛倒表現爲資產者刻意地混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界限,“勞動的價值和勞動力的價值”的界限上。從階級分析的角度來看,資產者的階級利益決定了能夠創造商品價值的是“物”(資本)而不是“人”(抽象勞動)的政治經濟學立場,由此導致的後果不僅僅是人的主體地位完全被遮蔽,而且也在理論上阻斷了一個“人自由全面發展”的新時代產生的可能性。一句話,“商品拜物教”和“資本拜物教”觀念成爲“物化時代”一種普遍的社會意識,它既反映出了“物化時代”的一般特點,也反映出了人的現代性困境的政治經濟學根源。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全面客觀地分析了處於“物的依賴關係”階段的基本特點,從積極的方面來看,商品按照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量進行等價交換的價值規律,一方面要求消除一切等級特權、非經濟的血緣、地緣上的依附關係,形成人人平等的法律關係,“人的依賴紐帶、血統差別、教育差別等等,事實上都被打破了,被粉碎了”;另一方面要求每個人都自覺地發揮主體的能動性和創造性的潛力,不斷增強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這在客觀上推動了社會各領域的發展。從消極的方面來看,商品經濟的執行是透過商品生產和交換系統的執行來完成的,因此以該系統爲中介而展開的人的主體性必然是物化的主體性,一方面,人的勞動只有透過這個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系統才能夠得到評價,從而導致非商品性勞動無法得到評價,另一方面,在“商品經濟基本矛盾”中表現出來的形式和內容的錯位關係,導致了“表面勞動”的泛化。

在“商品經濟基本矛盾”中,馬克思認爲,商品經濟條件下“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只有依靠“商品交換”(商品自身矛盾的解決)才能得到解決。這一規律說明了人的勞動必須始終圍繞着商品的最終交換來展開,或者說“私人勞動被社會承認”的難題必須透過商品交換的完成來解決。商品交換在勞動矛盾關係的解決中佔有的重要地位,使得商品對人產生了異化的關係,人與商品的異化關係隨着私有制商品經濟的不斷髮展而變得愈加明顯。這一點,在商品經濟尚不發達的條件下表現的尤爲明顯。

三、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人的活勞動是人的本質力量的體現,也是物化勞動的根源,因此活勞動的性質決定着物化勞動世界的性質;全面的活勞動產生全面的物化勞動世界,片面的活勞動產生片面的物化勞動世界。從歷時態的角度看,人的活勞動先後經歷了從源始統一到分裂對立再到迴歸統一的正反合的辯證過程。在原始社會早期,不存在分工和交換,勞動是整體和全面的`勞動,由此產生的物化勞動歸全體勞動者共同所有,即生產資料公有制。在原始社會末期,社會分工已經出現,活勞動變成了分工之後片面的活勞動,勞動產品由不同的所有者所有,即生產資料私有制。社會分工和生產資料私有制構成了商品經濟得以確立的基本條件,商品交換在基礎上確立起來,於是商品經濟形式在自然經濟的土壤中不斷髮展壯大,從奴隸社會開始經過封建社會直到資本主義時期,商品經濟形式終於成爲了統治性的經濟形式,追求剩餘價值的規律是資本主義的絕對規律。商品經濟的兩個基本條件,即社會分工和生產資料私有制,都在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到了最高階段,與此相適應,活勞動的分化和物化程度也都達到了最高階段。

資本主義制度的形成和確立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推動商品經濟向前發展的過程,但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的生產目的將阻礙商品經濟的發展。在資本主義制度發展的初期,商品經濟系統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之間存在着一致性,資產者追求剩餘價值的絕對目的客觀上推動着商品經濟系統的發展和完善。但當商品經濟系統已經不斷完善,尤其是社會化大生產出現之後,發達的商品經濟系統同資本主義生產目的之間的相互背反的矛盾愈發明顯,這表現在下述悖論上:商品經濟系統維護自身正常執行就要求“生產消費系統”必須要滿足某些基本執行條件的要求,而資本主義追求剩餘價值的絕對規律必然要破壞這些基本的執行條件。這表現爲由資本積累和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而造成的生產的相對過剩和人口的相對過剩、週期性的經濟和社會危機;經濟危機的規模和社會危害隨着資本積累和資本有機構成的不斷提高而不斷加深,最終導致資本主義制度的瓦解。

根據對立統一原理,人們同時生活在兩個不同維度的世界中,一個是瑣碎的物質性世界,一個是整體的本真性世界,它們並不是兩個世界而是同一個世界包含着的兩個矛盾方面,這兩個矛盾方面相互作用推動着世界的發展。在私有制商品經濟條件下,這兩個世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加以表現,例如,從勞動的角度可表現爲私人勞動的世界和社會勞動的世界(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從商品的角度可表現爲使用價值世界和價值世界(商品的矛盾)。資本主義制度和商品經濟之間也存在矛盾,即資本的宰制性力量與商品生產交換系統的屬人性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從人文精神的角度,可以表述爲高度物化的社會生活與高度隱蔽的人類自由全面發展的“本真生活”之間的矛盾(資產者階級和無產者階級之間的矛盾)。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物化生活與本真生活之間的矛盾如何推動資本主義制度發展演進的。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是生產剩餘價值,於是隨着剩餘價值資本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資產者階層實力不斷擴大,他們對商品世界的實際控制權也越來越大;這樣,龐大商品世界的執行就不得不遵照着資產者的意志執行,即朝着生產更多剩餘價值的方向執行。同時,高度社會化的商品經濟系統與人的各方面的生活需求已經高度融合、無法分離;這樣,原本處於人的整體生活領域之外的商品經濟系統便開始按照自己的意志重新塑造人的生活領域,這種控制是透過塑造一種片面地追求物質生活的“資本人格”來完成的。換言之,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商品的生產和交換系統,而商品的生產交換系統又是依照資本增值的意志建立起來的,因此,商品的生產交換系統也就不可能按照人的整體發展的方向運動,最終資本的強權不僅決定了商品經濟系統的資本導向,而且也塑造了人的資本人格。

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本真要求”並沒有隨着物化生活和資本人格的出現而泯滅,它透過兩大矛盾的運動重新孕育出來。這兩大矛盾,一個是物化世界自身的矛盾,即物質財富不斷豐富而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的矛盾,一個是從物化世界與本真世界的矛盾,即物化生活與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本真性之間的矛盾。上述兩大矛盾運動使得社會階級矛盾不斷積累、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本真性不斷被遮蔽,於是這個由資產者所統治和主宰的商品生產交換系統出現重大危機,不斷加深的經濟危機又導致了資產者階級政治統治的危機,最終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本真性將透過由階級矛盾導致的全面的社會革命而得以重新開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