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試論教育理想生成的基礎:適應與超越

學問君 人氣:4.26K


  論文摘要:從人的本質出發,人既是現實存在物,又是價值存在物,是“是”與“應是”的統一;從教育活動的本質出發,教育世界既是一個事實的世界,又是一個價值的世界,其對個體及社會表現出適應與超越的統一。教育這種適應與超越正是教育理想得以生成的根基。

試論教育理想生成的基礎:適應與超越

論文關鍵詞:教育;適應;超越

正如生存與發展是人類社會兩大永恆的主題一樣,無論是面對社會還是個體,教育也總有兩種追求或作爲,即適應與超越,只是在不同時代、不同時期,適應與超越表現的程度不同或各有側重而已。
  面對個體,教育的理想追求是在適應個體身心發展的基礎上,將個體遺傳的“可能”變爲“現實”,一方面培養適應社會要求、能在“現世”中學會生存的人,滿足個體的功利性需要;另一方面引導個體超越自我現狀,爲受教育者構建一種理想的有意義的生活,滿足個體發展的需要,使受教育者不斷地走向完善與崇高。面對社會,教育的理想追求是,既滿足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對教育提出的種種要求,發揮教育服務於社會現實需要的工具職能;又能與社會現實保持適當的距離,保持自己相對獨立的地位,發揮其對社會的價值引導功能,成爲理想社會的能動的建構力量。教育的這種適應與超越,正是教育理想得以生成的基礎。因此,如何理解教育的適應與超越,如何使教育在適應與超越之間、工具合理性與價值合理性之間保持適度的張力等,依然是構建當代體現時代精神的新的教育理想所迫切需要探索及解決的問題。

教育作爲一種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其對個體及社會的適應與超越,是人的本質特徵的反映。人的本質是什麼?從哲學人類學的角度看,人是未完成的。當代人類學家格倫(ArnoldGehlen)認爲人是一種在生物學意義上未完成、未確定的動物,與其他動物最根本的區別是人在生物學上的“非專門化”及“匱乏性”的特點。動物的生理結構和功能是“專門化的”,其生理上的機能要比人類專門化或特定化得多,庀們的每一種器官只適應於每一種特定的生理需要。正如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所說“驢子寧願需要草料而不要黃金”。而人的生理結構和功能是非專門化的,他並沒有因爲要適應某種特定的環境而形成某種特定的生理結構和功能,其天生的適應能力更差。從這一點來說,人是有缺陷的,即人顯示出生物學上的匱乏性或缺陷。也正是由於這一點,後天的習得與教育對人來說,既是可能的,又是十分必要的。不借助教育,作爲一個自然的人,是不能在環境中生存下去的。教育的使命首先是立足於人的先天的生物自然屬性的基礎上.去彌補人的生物上的匱乏性的缺陷,使人適應環境得以生存。這可以理解爲教育對人的一種“適應”,即自然適應性。許多教育家,如亞里士多德、誇美紐斯、盧梭、裴斯塔洛齊等,無不強調了教育的這種自然適應性。
  人的生物意義上未完成性,是人的缺陷,而恰恰又因爲人在生物學上的非專門化、非特定化的特點,又使得人得以面 對一個開放的世界,也使得人得以從自然性向社會文化性轉變。動物的生理結構是專門化的,而恰恰是這種專門化,限制了動物生活的時空,使動物“生活在一個或多或少由它們的天生結構完全決定的世界中,這是一個封閉的世界,它的種種可能性彷彿已由動物自己的結構安排好了”…。因此,動物適應環境世界的整個系統模式是相對固定的,它可以改變自身去適應環境,但它不會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更不能創造環境。而人不同,人的生物上的非專門化,使人不需要依賴“設計”好的自然本能的指令來從事固定不變的生活,而是可能超越自然本能的限制,自動的、自由的`和創造的來適應外部世界。蘭德曼說過“人的生活並不遵循一個預先建立的過程,而大自然似乎只做完一半就讓人上路了。
  而大自然把另一半留給人自己來完成”。弗洛姆也說過“人是所有動物中最無能的,但這種生物學意義上的軟弱性正是人之力量的基礎,也是人所獨有的特徵之發展的基本原因”。由此可知,人所生活的世界與動物完全不同,它不只是如動物那樣生活在“給定”的“事實”世界中,人還生活在“理想”的可能的世界中。作爲一種未定性的生命存在,人最典型地體現了人既是其所“是”又是“未是”的統一,“是”與“應是”統一,這正是人之爲人的類本質之所在。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的職責正是藉助利用人的本能並超越人的本能,使人得以從自然人發展爲文化人,引導人在超越的層次上生存,幫助人構建並實現其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