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考研>

教育公共基礎筆試試題

學問君 人氣:2.33W

關於教育公共基礎筆試試題,我們本站求職網專家爲您整理了下面相關的大綱,請您參考:

教育公共基礎筆試試題

一、教育與教育學

(一)1、教育的概念 2、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響)3、教育的形態(○1非制度化形態和制度化形態,○2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3原始社會教育、古代社會教育、近代社會的教育)4、教育的本質(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5、教育的基本規律(○1教育內部關係規律,○2教育外部關係規律)

(二)1、教育發展的歷史階段(原始社會教育、古代社會教育、近代社會教育)2、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趨勢(教育的終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手段和技術的多元化)

(三)教育學的產生和發展

二、教育的功能

(一)1、教育功能的含義:(指的是教育活動和系統對社會發展和個體發展所產生的各種影響和作用)

2、教育功能的類型:(個體功能與社會功能、正向功能與負向功能、顯性功能與隱性功能)

3、教育的社會功能:(經濟功能、政治功能、人口功能、文化功能、對社會發展的負向功能)

4、教育的個體功能

(1)個體功能的含義(2)個體發展的影響因素:(遺傳、環境、教育、個體主觀能動性和實踐活動)

(3)教育個體功能表現爲(a、教育促進個體社會化b、教育促進個體個性化的功能)

5、教育功能的限制(教育對個體發展的負向功能、教育對社會發展的負向功能)

(二)影響教育功能發揮的因素

三、教育的目的

(一)1、教育目的的含義、

2、教育目的的功能:(導向作用、激勵作用、評價作用)

(二)1、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1、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制約着教育目的的確立,○2、社會生產力制約着教育目的的確立,○3、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制約着教育目的的確立,○4、教育目的的確定還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特點和需要)2、教育目的確立中的價值取向(○1、個體本位的價值取向,○2、社會本位的價值取向)

(三)1、我國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基本思想。

2、我國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內容:(德、智、體、美、勞動技術)---“5育”

四、教師與學生

(一)教師的定義。(對教師定義的理解:(1)、教師職業是一種專業性職業,教師是專業人員,(2)、教師是教育者,教師職業是促進個體社會化的職業)

2、教師的角色:傳道者角色、授業解惑者角色、示範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與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3、教師的基本素質:

(1)、對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1熱愛教育工作,○2熱愛學生,○3自身的道德修養;

(2)、對教師專業知識的要求:○1精深的專業知識,○2廣博的文化修養,○3豐富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3)、對教師專業技能的要求:○1教師要有課程開發的能力,○2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影響教師教育活動成效的直接因素,○3組織管理能力,○4學術研究和教學研究的能力。

4、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及途徑

(1)教師的專業發展的內涵:

(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要經歷四個階段:○1適應階段、○2成長階段、○3成熟階段、○4專業化階段)

(2)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內容:○1專業知識、○2專業技能,○3專業情意

(3)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的途徑:○1教師自身要有專業發展的觀念和意識,○2學習教師專業發展的一般理論, ○3、制定自我生涯發展規劃,其步驟:a 認識自我及所處的時間和空間環境,b 審視發展機會,確定發展目標,c 制定行動策略並按目標逐步執行,d 評價發展計劃。○4積極參加在職學習和培訓,○5進行教育研究,○6進行經常化、系統化的教學反思,○7在參加課程改革和課程開發中獲得專業發展

(二)1、學生的定義

2、學生的本質特點

(1)學生是社會的人,又是自然的人,(2)學生是未成熟的人,又是具有發展潛力的人,(3)學生是接受教育的人,又是自覺能動的人

3、學生髮展的規律

答(1)發展的不平衡性:學生髮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生理成熟與心理成熟的不平衡和發展速度的不平衡。其中生理成熟以性機能的成熟爲標誌,而心理成熟以獨立思考的能力、比較穩定的自我意識和個性的形成爲標誌。這兩方面的成熟是不同步的,一般來說,生理成熟要早於心理成熟。另外,學生髮展的速度在整個發展進程中也不是勻速前進的,而呈現出加速與平緩交替的發展狀態,體現出發展過程中量變與質變的統一。 (2)發展的順序性:學生身心發展是按照某種固定的順序展開的。如身體發展遵循着從上到下、從中間到四周、從骨骼到肌肉的順序發展;心理髮展則按照從機械記憶到意義記憶、從具體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順序發展。 (3)發展的階段性:學生髮展的不平衡性和順序性必然導致不同的發展階段。學生髮展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一個階段的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質的飛躍,跨入到另一階段。而在不同發展階段,儘管學生都表現出個體差異,但還有許多共同的特徵。這些特徵構成了某一年齡階段學生普遍具有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質的特徵,這就是年齡特徵。(4)發展的個別差異:學生的發展除了共同的年齡特徵外,還存在着個別差異。這些差異是由不同的遺傳、環境和教育等因素造成的。(5)互補性

(三)良好的師生關係

1、教育過程中的教師與學生 (1)學生中心論(代表人物:法國教育家盧梭和英國教育家杜威) (2)教師中心論(代表人物: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和蘇聯教育家凱洛夫)

2、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係 (1)、師生在教育內容的教學上構成了授受關係,(2)、師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關係,(3)、師生關係在社會道德上是相互促進的關係。

3、師生關係的影響因素

(1)教師方面:○1教師對學生的態度,○2教師的領導方式,○3教師的智慧,○4教師的人格因素

(2)學生方面:學生受師生關係影響的主要因素是學生對教師的態度

(3)環境方面:影響師生關係的環境主要是學校的人際環境和課堂的組織環境(教室的佈置、座位的排列、學生

的人數等,主要是探討的是師生交往的空間和交往頻率對師生關係的影響)

五、課程

(一)1、課程的含義:廣義的課程是指學生在校期間所學內容的綜合及其進程安排。狹義的課程指一門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