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柔性因素在預算管理中的應用

學問君 人氣:1.98W

論文關 鍵 詞:預算管理 應用 預算編制方法 管理方式 企業文化  以人爲本 勵精圖治 管理風格

論柔性因素在預算管理中的應用

    論文摘要:柔性因素是指以人爲本、充滿人情味的管理方式,管理者勵精圖治、清明公正的管理風格,具有柔性特徵的預算指標和預算編制方法,合乎道德、講求整體觀念的企業文化等企業所擁有的無形資源。預算作爲一種管理方式,不僅是一套制度的強制推行,還涉及柔性因素,其對預算的成功實施往往起着關鍵的作用。這些因素如同一股無形的力量可以統一思想、集中力量、匡正偏差,如同潤滑油有效地減少摩擦,增進和諧。良好的預算管理應是“軟硬兼施”、“剛柔並濟”,而大多數企業的慣用做法是一味嚴格制度強化執行,常常忽視柔性因素,結果卻適得其反。企業在分析反思預算的利弊時很有必要提高對柔性因素的重視,加強對柔性因素的建設和培養。

    一、預算管理的負面作用

    (一)預算鬆弛近年來預算管理成爲管理領域的時尚,是否實施預算管理往往成爲管理水平提升的一種象徵。不少企業急於實施預算管理而由上至下單向強制推行,忽視預算管理與企業文化的整合和員工的認同,使得預算成爲凌駕於員工頭上讓員工疲於應付的“數字遊戲”oJensen (2003)認爲預算過程是付錢讓人說謊,預算導致分部負責人和預算管理人員相互博弈,互相隱瞞真實資訊。具體而言即預算執行者在參與預算編制時低估收人、高估成本,誇大完成預算的難度,從而產生預算鬆弛問題。預算鬆弛會導致企業資源不合理地在各部門之間分配,使得預算的管理控制功能大打折扣。

    (二)短視行爲企業考覈大都與預算指標掛鉤,而員工所作的工作無法全部用預算指標來衡量。如果用預算指標的完成情況作爲業績衡量的唯一準繩,很容易使員工感到無形貢獻的部分沒有得到認可從而將注意力集中於預算指標的達成,儘量減少或杜絕做未納人考覈範圍或難以量化的事項,而這部分無形貢獻對企業的整體利益和長期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長此以往的後果便是短視行爲的盛行和企業發展潛力的挫傷。

    (三)剛性束縛SWOT環境分析強調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機會與威脅是並存的,如何抓住機會消除威脅作出最有利於企業的決策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變。預算由於其剛性約束顯然在這方面顯得捉襟見肘。Hope & Fraser(2002)指出預算程序太侷促也太昂貴;預算無法適應新的競爭環境且不能滿足公司負責人和分部經理的需要。缺乏彈性的預算管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無疑會成爲企業發展的束縛,也成爲預算管理招致非議的一大原因。

    二、預算管理中柔性因素培養對策

    (一)以人爲本的預算制定方式企業資源主要是人、財、物、資訊四種要素,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人的因素。能否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對任何制度或程序的實施起關鍵作用。預算管理中發揮人的積極作用,管理者應改變命令與服從這種對員工缺乏信賴的單向管理方式,適當放權鼓勵員工參與到預算的制定中來,積極採納員工的合理化建議。透過構建一種公開、透明的參與機制,在企業中營造一種和諧融洽的氛圍,從根本上增強企業活力。

    由於資訊不對稱,由上而下制定的預算可能嚴重脫離實際而達成率低,面對硬性考覈要求執行者可能產生牴觸情緒從而隱瞞或歪曲真實情況。各級預算執行人員掌握了充分的一手資訊,對於預算目標的設定最有發言權。讓員工參與到預算目標的`制定中來,由他們提出應該完成多少工作、實現多少收人、支出多少費用,哪些方面可以開源、節流,是否還有提高效益的潛力和途徑等。這樣制定的預算緊扣現實更具可執行性和科學性,員工自然更有動力將預算付諸行動。另外,提供員工參與預算制定的機會充分表達了對員工的尊重和信任,員工不再是預算指標的被動接受者,而是指標的參與制定者。這不僅調動與激發了員工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從而提高效率,還有效地避免人爲懈怠和舞弊等因素導致的不良後果,保證預算執行的質量。

    (二)高層管理者的重視任何決策的推行高層管理者的重視程度和執行決心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從當前的預算管理實踐來看,不少企業推行預算管理只是迫於壓力或流於形式,管理層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相關制度和組織機構不健全,預算管理大都由財務部門負責實施,更談不上嚴密的事前計劃、事中監控、事後分析。流於形式的預算管理程序從思想上向員工傳遞管理者對預算管理不夠重視的資訊,這直接影響員工對預算管理的態度和執行效果;還容易形成制度上的諸多漏洞,讓預算執行者有機可乘,使預算管理淪爲上下級博弈的“數字遊戲”。

    要體現對預算管理的重視,高層管理者首先要確立預算管理的核心地位,在企業中營造適宜的氛圍。一方面高層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抓住適當的時機透過言行向員工傳遞預算管理的重要性,並藉助企業的宣傳媒介在企業上下營造良好的預算氛圍,讓員工在思想上樹立對預算管理認真負責的態度;另一方面在機構建設上可以成立專門的預算管理委員會吸收高層領導加人,加強對預算管理工作的支援和指導,使其成爲預算管理的有力推動者;在制度建設上透過建立一整套嚴密的預算制定、執行、調整分析、考覈的制度體系,更加有力地傳遞管理者貫徹預算管理的決心,使預算管理真正成爲推動企業健康運轉的管理體系。

    (三)柔性的預算指標預算是基於事前假設的計劃,實際的市場環境不可能和假設完全吻合。在應對變化的環境時,傳統的預算管理過於強調預算的剛性和“控制”功能,使管理不能隨着客觀形勢的變化而變化,從而“捆綁住了經理們的手腳”,使他們由於預算的約束而無法施展拳腳。這會使企業錯失有利的時機或避免不必要的損失。著名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曾經形象地指出:預算中的經營指標不是列車時刻表。環境瞬息萬變,一成不變的預算只會成爲企業前進的束縛。只有具有柔性特徵的預算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才能充分發揮預算的管理控制功能。

    編制彈性預算是增加預算柔性常用的方法之一。彈性預算根據成本性態和本量利關係分析用公式法或水平法編制出一定業務量範圍內的預算,實際業務量在該範圍內都能找出與之對應的數值進行成本控制。要擴大彈性預算的適用範圍可以假設不同的情況編制幾套預算,如美國一些公司編制A,B,C三套預算,分別代表激進、基本、保守三種水平。如果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變化較大使實際業務量在原預算適用的業務量範圍之外,用原預算編制框架計算出的數據進行控制管理則難以達到預算管理的目標,還可能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這需要根據新的業務量進行分析並對相關數據進行調整,保證預算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彈性預算有效地化解了預算的剛性,提高了預算的適應性和生存能力,但當環境發生很大的變化時僅透過擴大預算業務量的範圍或調整數據也難以準確反映新的成本發生情況,這時需要對彈性預算的編制方法進行創新。如採用更加科學的方法對成本性態進行劃分,使其能更合理地反映各項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