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論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結合

學問君 人氣:2.58W

隨着學生年齡的不斷增長和自我意識的增強,逐漸對傳統道德教育產生厭倦甚至是難以接受。下面是本站小編蒐集整理的淺論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結合論文,和大家一起分享。

淺論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結合

摘要:在教育實踐中,教師要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這兩門學科有機結合,探究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繫和區別,解決其在整合過程中將出現的種種問題,採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徑,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並促進其心理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的協調發展,使他們能適應複雜多變的環境,促使中職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關鍵詞:有機結合;必要性;途徑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高層次、高技能、高素質的操作型和應用型人才,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實現這一培養目標的重要保障。學生的德育教育是中職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必須把德育和心理健康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二者有機結合,相輔相成,貫穿到學校教育當中,發揮最大效用,實現共同育人的目標。

一、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二者關係

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區別又有密切聯繫,二者皆爲素質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從素質教育的層面來看,它們二者是並列關係,不是隸屬關係,而是一種“交集” 的關係。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也應該是雙向互動的結合,雙向互動結合纔是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關係的最終的“歸宿”。

二、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結合的必要性

(一)二者有機結合有利於德育目標的順利實現

學校德育教育的目標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重點是學生的思想道德問題,着力於提高學生的品德素質。德育內容偏重於認識社會、學習社會規則,只注意滿足社會需要,而忽視受教育者的個體心理需求。隨着學生年齡的不斷增長和自我意識的增強,逐漸對傳統道德教育產生厭倦甚至是難以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符合中職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注重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關注個人心理平衡,而且可以透過激發學生的自信心,不斷增強他們克服困難、承受挫折的能力,更好地適應學習和社會生活環境,提升個人的價值感和成就感。因此,學校可以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再結合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以道德規範教育約束學生行爲,這樣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二者有機結合有利於轉變師生的觀念認識

德育工作者應該更新教育觀念,不要再侷限於傳統的思想道德教育,應該充分尊重學生在品德形成中的主體地位,少點說教和灌輸,多點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爲有效實施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可以從心理健康教育中移植一些方法到德育工作中去,用以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比如,充分發揮學校心理諮詢室的作用,爲學生創建心理健康檔案卡,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德育教師要適時地進行“一對一”地溝通交流。

(三)二者結合有利於改進傳統的德育教學方法

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學生接觸到有關心理的知識,會感到新鮮有趣,特別是透過師生或學生之間的談心,心理諮詢與心理反饋等活動,貼近學生心靈。教師與學生多進行適時的思想溝通,有助於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也可讓學生在課外活動時間學做心理健康操,多舉行一些分角色的模擬活動,適當地讓學生進行心理宣泄。這樣有利於德育工作的開展,可從多方面彌補德育工作中的不足和弊端,提高德育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三、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的有效途徑

學校是學生學習與生活的主要場所,要促進學生成才,首要的因素就是要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品質和思想道德。學校教育除了發揮主導作用之外,還要密切與家庭聯繫、社會配合,形成一股合力,共同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綜合素質型人才。

(一)學校環境

1.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