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教育借鑑傳統的重要性

學問君 人氣:2.62W

集體超負荷勤奮不正常

淺談教育借鑑傳統的重要性

勤奮刻苦,一直都是傳統美德之一,不管是古代還是今天,莫不如一。特別是在啓蒙教育上,教孩子養成勤奮刻苦的習慣,都是基本教育的內容之一。

傳統社會中的啓蒙教育,大多都由私人教育完成,這種教育之中,許許多多勤奮讀書的人都被樹立成學習的典範和榜樣,比如胤恭囊螢、孫康映雪、匡衡鑿壁等。

其實,論到勤奮刻苦,今天的孩子遠比古人更加刻苦,更加勤奮,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佈了《中國少年兒童十年發展狀況研究報告(1999年至2010年)》,報告顯示,中小學生睡眠時間不足,在學習日,中小學生平均睡眠時間爲7小時37分鐘,比國家規定的最低時間9小時少了1小時23分鐘;而在週末,中小學生平均睡眠時間也只有7小時49分鐘,比國家規定最低時間9小時少了1小時11分鐘。

這種超負荷的勤奮看起來很美,但是我們必須明白的是,這種集體的刻苦是不正常的。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社會,都有勤奮學習的人,古往今來沒有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整個社會形成了一個壓迫性的體制,去逼迫孩子不得不勤奮,不得不刻苦。不管這個孩子未來會做什麼,想做什麼,不管是上智下愚,不管是賢不肖,都同樣地被迫加入到了知識競賽的大潮之中,所有的孩子競爭同一個目標,這是教育史上從未有過的。

啓蒙教育應重點育“人”

中小學教育,其實是一種啓蒙教育,是人生之初認識自我、認識世界的過程。不管是傳統教育還是現代教育,啓蒙都應該是培養孩子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過程。

傳統教育之中,大量的蒙學典籍和理論中,都有一個共同的觀點,對於啓蒙階段的學生來說,教育他們怎麼做一個人纔是啓蒙教育的重點。朱子《大學·章句序》中說,“人生八歲,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學,而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學校之教、大小之節所以分也。”

什麼是“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其實就是待人接物的基本方法,爲人處世的基本規範,也就是怎麼樣做一個人。至於想學知識,則需要心智稍長之後,可以自我選擇,是大學之教,在傳統社會,就是“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了。

現代教育中的基本理論也是一樣的,除了教會孩子做人的基本常識,倫理道德的規範、待人接物的禮儀之外,還要教會他作爲一個國民的常識。

追求知識到底爲了什麼

然而在今天,我們的啓蒙教育完全陷入到對知識的盲目追求中,考覈體系逼迫孩子,用全部的精力和時間去追求知識的儲備和積累,卻忽略了啓蒙教育的根本目的——怎麼做人。

這是一種嚴重的偏差,從來沒有任何時代的`教育如同現在一般。這不僅僅是教育的問題,教育的不良背後,是我們的整個社會都發生了不良變化,目標變得單一化,學校追求升學率,社會上的人們追求財富。所有人的生活都單一化了。

教育目的單一化的結果是什麼?教育本身被卷面考試所主導,不關心孩子的成長。教學科目繁多,安排不合理。學生則在這種只追求知識的教育中,承受着巨大的壓力,學了一肚子知識,但是真正對未來有用的有多少?實踐證明,這些知識在我們日後工作和生活中,真正用到的或還能想得起來的很少,當初學到的知識在應付完考試後,都還給了課本和老師

比如,數理化在中學教育中佔的比例很重了,這些知識在以後能用到多少呢?相比之下,可能更有用的歷史、地理、哲學、法律、國民常識等,反而成了副科。

這其實是一種悖逆,傳統教育教人怎麼做君子,現代教育教人怎麼做國民,但是現實的教育是教人做科學家等各種“家”。在中小學,最聰明的孩子都去學數理化了,學不動數理化的,纔去學文科。其實真正合理的是,最聰明的孩子都應該學歷史、哲學、法律、地理等,然後纔去學數理化,現在卻被我們弄顛倒了。

價值觀決定教育

當今啓蒙教育的悖逆,帶來的是整體的壓力,非獨孩子、家長、學校,乃至社會都不輕鬆。更加無奈的是,所有人都認爲不對,但卻又不得不投入到知識競賽的大潮中去。

目前,還沒有一個顯而易見的辦法能改變這種局面,因爲需要的是徹底的改變,目的要變,內容要變,方法也要變,這種改變是等不來的,它需要整個社會觀念的變化,價值觀的變化作爲背景,纔有可能帶來教育體系的變化。

很多人都發現了這個問題,也在試圖做一些努力,借鑑傳統啓蒙教育的理論,推動學生讀經。傳統的啓蒙理論確實可以借鑑,傳統蒙學教育的優點是不試圖給孩子灌輸太多的知識,缺點則是強加灌輸特定人生觀和世界觀。

更高層次的傳統教育,比如書院教育等,則有更多可以借鑑的,比如強調教學相長,強調人生觀、世界觀的培養等。

實際上,也有極少數的人開始試圖擺脫當今教育的藩籬,讓孩子徹底離開教育體系,接受另外一種教育。

而另外一些家長選擇讓孩子讀經、接受傳統教育的方式,則可能效果不大,因爲它無法離開現有的教育體系,知識追求、升學率追求仍在,這時候讓孩子讀經,可能反倒會增加負擔,而不是改變現狀。

TAGS:淺談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