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小學英語師資培訓體系的構建論文

學問君 人氣:2.96W

摘 要:在新課程教育理念的引領下,在探索創新的實踐中,高質量的小學英語教學需要我們在師資隊伍的建設方面做出更多的開拓與改革。透過構建完善的師資培訓體系,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從而提升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淺談小學英語師資培訓體系的構建論文

關鍵詞:高素質教師隊伍;構建新型師資培訓模式

一、現階段我國小學英語教師的狀況

(一)整體學歷層次低

據調查表明,目前我國小學英語師資水平參差不齊,學歷普遍偏低,大部分爲中專學歷;而且相當一部分教師爲其他學科的轉崗教師,或透過短期培訓後上崗的教師。

(二)城鄉英語師資水平發展不平衡

城市地區與農村地區相比較而言,城市的經濟建設發展快,國際間的各項交流頻繁,有更加廣闊的視野,教學條件及相關教育設施完善;而農村地區,經濟落後,資訊閉塞,教學條件落後。

(三)缺乏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及教研能力

大部分英語教師將關注點放在了教學的具體案例之中。在乎“怎麼去教”,而不是“爲什麼這樣教?”教師只忙於某一活動或遊戲的效仿,常常不去深究奏效活動背後的理論依據。由於教育教學理論的貧乏,教師無法展開相關的教育教學研究,無法將教學實踐推向更高的層次。

二、師資培訓的意義與目的

(一)師資培訓是教師終生學習的需要處在知識不斷更新的資訊時代中,所有的腳步都在不斷地前行。毫無疑問,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教師教育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是促進教師終身發展的重要因素。教師培訓爲教師終身學習提供了重要途徑。

(二)師資培訓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新課改的高要求使廣大小學英語教師面臨巨大的挑戰。隨着2005年義務教育階段起始年級學生全部進入新課程,新課程師資培訓的任務越發顯得重要和緊迫。

(三)師資培訓是構建高素質教師隊伍的需要

根據教育部有關指導意見的精神,在“創新、集成、跨越”原則的指導下,構建教師終身學習體系,完善教師培訓等方面的建設,爲教師終身性的發展,提高教師綜合素質,推進教師教育改革提供了一個載體。

(四)師資培訓是創造性使用教材的需要

師訓課程設計與教師教學實際緊密相結合,爲教材的研究與實施“三維”教學目標奠定了有利的基礎。師資培訓的建構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爲最終目的。爲教師走進教材,瞭解教材,分析教材,吃透教材,運用教材,發展教材提供了紮實廣闊的平臺。

三、師資培訓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一)指導思想

1.按照繼續教育的要求,借鑑各地中小學英語教師培訓模式建構的理論和實踐,以現代教育與教學理論爲指導,以培訓實踐爲依託,形成以主體教師培訓模式爲核心(第一層次),以教材培訓(第二層次)和課題研討的分類培訓模式(第三層次)爲基礎的綜合整體性教師培訓模式體系。

2.從教師的需求出發,強調以教師爲主題的課堂教學模式,尊重受培訓者的主體地位,把教師的需求作爲培訓的出發點。

3.教師需要有課例的專業引領。“在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怎樣的專業指導對教師的幫助最大?”在一項問卷調查的統計結果中顯示,教師們較多地認爲:課改專家與經驗豐富教師共同指導課堂教學,經驗豐富教師在教材教法方面的指導以及同事之間對教學實際問題的切磋交流這些方法非常有效。很少一部分認爲:與同事共同閱讀理論材料並相互交流和單純學習教學理論知識這兩項非常有效。受教師歡迎的指導方式均涉及實踐課例,從中不難得出一個結論:教師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師培訓。

4.教師的需求在教學實踐中提升。由於學習的革命性變化和創新教育課程內容,教師培訓模式要由簡單傳授爲主的模式轉變爲反思性的多種模式。教師學習具有如下特點:(1)工作和學習逐漸融合爲一,教師工作的同時就是在學習新知識。

(2)由於資訊的更新快速的不斷加快,學習必須是持續的、終身的。(3)由於資訊技術的廣泛應用,善於選擇並有效利用資訊的能力更爲重要。

(二)培訓原則

有利於師資培訓的許多傳統教師培訓原則都應該予以繼承和發展,並從促進教師全面發展的高度加以豐富,賦予其新的內容。只有全面推行師資培訓才能夠保證這些培訓原則真正得以實施。爲更加有效地實施師資培訓,在繼承傳統教師培訓的精華的基礎上,小學英語教師培訓還應注重以下五項培訓原則。

1.國際化原則

加強同爲EFL環境的交流與合作。開拓研發更新、更好的英語教學方法。借鑑、利用英語爲母語的國家的教學方法,結合中國實際情況加以創新。打通英語師資培訓的國際途徑,激活英語教育交流的思路,爲廣大英語教師提供拓寬視野的機會,獲取EFL環境下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

2.多元化原則

不斷汲取各家之所長,不斷豐富師資培訓課程,不斷優化師資培訓模式。在培訓課程設定、培訓模式等多方面不斷注入全新的理念與內容。緊跟時代步伐,把握教學前沿脈動。以多元綜合的教師培訓,培養理念新、技能強的英語教師。

3.教師主體化原則

師資培訓以教師爲主體,注重教師的參與性;以教師活動爲主線,注重教師的自我感受,自我提升和自我反思。在實踐一反思一研究一實踐的鏈條中,讓受訓教師感受到專業素質、綜合能力以及思維方式的不斷飛躍。

4.普及性原則

師資培訓,歸根到底是廣大一線英語教師的培訓。它不是精英教師的培訓,它是面向每一位教師的實實在在的崗位培訓。因此師資培訓的廣度與頻度決定着師資培訓的含金量。師資培訓應着眼於每一位教師的發展,關心每一位教師成長,解決每一位教師不斷面臨的問題。 .

5.理論實踐相結合原則

師資培訓的方式多種多樣,如:短期課程培訓、教學觀摩、專題研討等等,這些培訓使教師逐漸掌握更先進的教育理論、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將理論指導與實踐操作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四、師資培訓特點

(一)階梯性

教師培訓內容的制定,教師培訓模式的選擇取決於受訓主體。針對不同的受訓教師,採用不同的受訓模式,確定更爲合理的培訓目標將使培訓效果事半功倍。英語教師培訓根據教師的梯隊分佈,將培訓分層推進。如:

1.教師崗前培訓,着重針對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的新教師。以教材、案例爲中心,以基本教法知識爲輔助幫助教師更快掌握英語教學技能。

2.教齡在三至五年間,此部分教師已掌握了基本教育理論,具有一定的教育教研水平,已經具有了相當的教學實踐經驗,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因此,培訓內容以激活教師間的教研網絡爲主體,爲教師間的交流提供更廣闊的平臺。教師透過對案例的提出與分析,共同進步,促進資訊交流。同時配以相關理論指導,使研討效果錦上添花。

3.以骨幹教師爲主,骨幹教師的培訓重點在於將教師的一線教學成果進行分析與研究,形成科學完善的研究項目;爲教師確立教研課題,使教師成爲研究型教師。英語教師培訓以師訓內容、師訓目標以及師訓主體的三維目標確立完善的培訓計劃。使教師的活動層次相互協調,促進教師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地有所發展。

(二)交流性

教師之間的相互聽課和指導能使教師將在培訓中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日常課堂上。關注受訓主體,注重受訓教師與教師培訓人員的'交流與互動,注重培訓中教師與教師的溝通與資訊交流。在培訓中爲教師提供案例交流研討的環節。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掌握師訓內容。

(三)跟蹤性

無論是教師在培訓中所獲得的理論,還是在課例中獲得的方法都要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進行全過程反思,不斷將知識內化、提升。在一項調查中顯示“聽課、評課的方式對教師訓後工作實踐幫助很大”。教師認爲:專家、優秀教師和自己合作備課,聽課、評課,研究改進;聽優秀教師示範課並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參加討論,這兩種方式比較好。認爲與和自己水平相當的教師相互聽課討論;專家和優秀教師聽自己的課並點評相對進步較小;顯然,教師需要的是跟蹤式的培訓模式。

五、師資培訓的措施和方法

單一的模式往往不能滿足所有培訓和發展的需要,在培訓模式日益多樣化的今天,爲了儘量避免培訓模式和期望結果之間的落差,應同時採用幾種不同的師資培訓模式。

(一)專家引領

聘請專家傳授最先進的教學方法,指導教師教學實踐:幫助教師更好地提高教育理論修養,爲日常教學起到至關重要的導航作用。

(二)教材介紹

全方位詮釋教材,多角度剖析教材:幫助教師迅速瞭解教材結構體系,理解教材編寫理念。

(三)採用請出來,走回去的方法

在教師中間選拔優秀教師擔任培訓者工作,將好的案例和方法與教師們進行共同探討與交流,同時教師又把自己的好方法帶回到教學一線中。

(四)案例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教與學兩方直接參與,共同對案例或疑難問題進行討論的教學方法。案例討論能促進理論到實踐的轉移;同時每一位教師在分析過程中,找尋自己的影子,不斷進行反思與交流。

(五)網絡教研

網絡和校內教師合作和校際間的教師合作,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形式之一。當教師互相交流觀點時,大量非正式資訊網就形成了,從而進一步鼓勵教師組織自己的專業發展活動。

1.完善教研管理網

分級教學管理:從校、區、市層層推進,形成級級有管理、層層有聯絡的教學研究管理網絡。

2.密切國際間教研交流

依託於國外的教育機構,定期送教師出國進修,拓展教師視野,增強國際間的教育合作與交流。

3.充分發揮教學出版物的作用

讓各種教育教學出版物成爲教師交流的新天地,利用它快捷、實效的特性使其成爲教師身邊的即時師訓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