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ERP系統下的平衡計分卡的實施研究

學問君 人氣:2.32W
ERP系統下的平衡計分卡的實施研究
[摘 要] ERP系統整合企業的所有資源,使用資訊技術來對企業的業務流程進行了重新定義,建立了以顧客和員工爲核心的治理理念;平衡計分卡把公司的長期戰略和短期行動聯繫起來,是一種在產品、程序、顧客和市場開發等關鍵領域有助於企業取得突破性進展的績效考覈體系。 假如在企業組織建立公道的ERP平衡計分卡系統可以反映企業的資訊化戰略以及將戰略與員工的業績相結合,並可以將企業的策略轉化爲一系列相互聯繫的指標;明確結果指標和產生這些結果的執行動因間的因果關係。本文將平衡計分卡績效考覈體系與ERP系統實施結合起來,幫助企業改善經營治理決策,終極建立長遠的戰略競爭上風。  [關鍵詞] 績效考覈體系;ERP系統;平衡計分卡體系
    
   一、ERP與績效考覈
  
  ERP即企業資源計劃, ERP系統整合了企業內部和外部的所有資源,並使用資訊技術來對企業的業務流程進行了重新定義,用新經濟時代的“流程制”取代了傳統的治理模式,建立以顧客和員工爲核心的治理理念。
  ERP藉助現代資訊技術,使企業的大量基礎數據共享,以資訊代替庫存,最大限度地降低庫存本錢和風險,並藉助計算機對這些基礎數據進行查詢和統計分析,進步決策的速度和正確率,體現了事先猜測與計劃、事中控制、事後統計與分析的治理思想。在知識經濟時代,ERP系統更多地突出了開源性。以往的ERP系統基本上都是以生產製造及銷售過程(供給鏈)的資訊爲中心的。因此,長期以來一直把與製造資源有關的資源作爲企業的核心資源來進行治理。但近年來,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源,開始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關注,被視爲企業資源之本。在這種情況下,將人力資源治理作爲一個獨立的模組,加進到了ERP的系統中來,和ERP中的財務、生產系統組成了一個高效的、具有高度集成性的企業資源系統。ERP系統能夠更有效地進步人力資源、時間資源等的使用效率,進步了決策的正確率。
  企業實施ERP首先需要做企業治理診斷,解決方案的確定,大量的職員培訓,同一思想,業務流程的重組等工作,它將徹底改變原有的治理思想,也涉及企業內部很多員工的個人利益,它要求企業的一把手親身負責項目的實施。
  在通常的ERP中,一般有決策支援系統模組,也有人稱之爲領導查詢模組,這些系統或者模組是一種資訊的彙總或者簡單的總結。平衡計分卡就是一種決策方法應用,它誇大把企業戰略目標轉換成企業內部行動,使得企業各個層次的行動與戰略目標一致,並用一系列的績效指標加以考覈。
  公司成功地實施了和業務全面掛鉤的ERP系統,能夠靈活地存取數據並天生報告,由客戶靈活控制。該系統使進階治理層能夠定期檢查公司的戰略並且能夠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戰略和目標。由於外部環境因素(客戶、競爭和合作夥伴)隨時在變化,企業要具有靈活應變能力,及時調整戰略和目標以迎接市場的新挑戰。
  
  二、ERP與平衡計分卡結合
  
  平衡計分卡體系主要透過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相結合,將業績評價與企業戰略發展聯繫起來,設計出一套能使進階治理者快速而且全面瞭解公司經營狀況的指標體系,從平衡計分卡中,治理者能夠看到並分析影響企業主體業績的各種關鍵因素,而不單單是短期的財務結果。它有助於治理者對整個業務活動的發展過程始終保持關注,並確保現在的實際經營業績與公司的長期戰略保持一致。
  平衡計分卡由4個部分組成:財務、客戶、內部經營過程、學習與成長。所以,使用平衡計分卡時,治理者可以從顧客角度、內部角度、創新和學習角度、財務角度4個重要方面來觀察企業。而且,根據這4個不同角度,這種業績評價系統包括以下4個方面的指標:第一,外部評價指標(如股東和客戶對企業的評價)和內部評價指標(如內部經營過程,新技術學習、創新與成長等方面指標);第二,成果評價指標(如財務指標中的利潤、市場佔有率等)和導致成果出現的驅動因素評價指標(如新產品開發投資、員工培訓和設備更新等);第三,客觀評價指標(如利潤、員工活動率、客戶抱怨次數等)和主觀評價指標(客戶滿足程度、員工忠誠度等);第四,短期評價指標(如利潤指標)和長期評價指標(如客戶滿足度、員工培訓本錢和次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