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新課標下個性化閱讀教學淺析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2.76W

摘要:新課標(修改稿)》中指出:“閱讀是蒐集處理資訊、認知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應該引導學生鑽研文字,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

新課標下個性化閱讀教學淺析的論文

關鍵詞:個性化閱讀;自主探究;質疑

一、探究作者獨特的創作個性

文學長廊裏的任何一部作品,從題材的選擇、主題的提煉到體裁的運用,從對生活的思考方式到感情的表達習慣,從審美趣味到語言特色,無不顯示出各自獨特的特點。不管哪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感情和個性的凝結。無不打上作家的創作個性的烙印,而這些不同的特點呈現出作者各自不同的創作個性。如魯迅語言的犀利、激情、冷峻;郭沫若的狂熱、汪洋恣肆;朱自清的柔麗、含蓄;郁達夫的沉鬱憂傷;巴金的溫暖親切;老舍的細膩生動……作家的個性,無論如何總是在他的作品中保持着的,學生只有體察到這些個性特色,他們才能從探究中認同、理解、明白文章的創作是和自己人生相聯繫的,其個性才能在多次的反覆訓練中逐漸地培養並豐富起來,並在有所感悟的同時,自己的個性才能得以豐富。

二、注重學生在閱讀中的自主探究

葉聖陶先生認爲:“語文老師不是隻給學生講書的。”這就是說,學生作爲閱讀的主體,他們的閱讀活動只能透過他們自己的閱讀實踐去完成,別人誰也代替不了。自主探究,還學生一片寧靜的空間。讓學生用心去感悟、融合、揣摩和感悟文字,學生的凝神靜思不是枯死的沉寂,恰是爲形成討論的高潮而醞釀、蓄勢。只有讓學生凝神獨思,深刻的思想纔會在學生的腦中產生,學生的思維才能得以激發、個性的解讀才能生成。閱讀教學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要把閱讀活動變爲學生自我探究、自我體驗的活動。

三、鼓勵學生在閱讀中質疑

質疑,實際上從問“是什麼”到問“爲什麼”,體現了由淺入深的探究過程。閱讀教學面對的不是零度空間,閱讀教學的空間極其廣闊、深遠而且是多有差異、千變萬化的。閱讀主體在讀書進程中以積極思維方式對文字材料發掘意義的不確定性和空白越多,其思維越活躍,想象越豐富,創造性越大。進而從多方面體會其博大精深,得出其獨創性見解,閱讀個性才能真正體現,閱讀質量和效率也纔能有效提高。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發現問題,引發自我思維,這是閱讀活動的最高境界。

四、加強學生在閱讀中的小組交流

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經常組織有針對性的討論,允許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激發學生透過討論來發現問題,提出各自的看法。透過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交流,發現他人思考方法、理解問題的獨特之處,尋找自己的不足及原因,並獲得調整思路、修正知識、改進方法的啓示,達到集思廣益、相互啓發、取長補短及加深對課文內容理解的目的。在學生討論之中,教師要注意調控學生,適時“煽風點火”,引發思考,同時又不要說出自己的見解,以免束縛學生的思維。。

五、拒絕“唯一答案”,期待豐富多彩

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喜歡“人云亦云”,不敢提出或不能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這顯然就不利於個性化閱讀。教學重點在於提倡自由學習,教學內容在於提倡表現“我”、尊重“我”、弘揚“我”,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把學生培養成爲創造型人才。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思路去思考和理解,去參與討論和辯論,在充分表達獨到見解的基礎上,明是非,分主次,求同異,達到培養個性、發展創新能力的目的。教師不必一種模式,一個標準來規範學生的.人知,也不必對所有問題都“講深講透”來做“終極性”的分析結論。

六、注重對學生的答案在閱讀中的延時評價

實施個性化閱讀,教師要引入人性化的評價手段語文課堂應該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共生並存,和諧統一。實現個性化的閱讀,就需要我們能自覺地跳出唯成績是瞻的窠臼,將人性化的評價手段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這些有利於學生髮展的評價方式,既爲學生準確理解文字內容提供了情感上的支援,也爲那些異彩紛呈的答案的存在預留了廣闊的空間。

七、培養閱讀個性的審美素質

具有較高審美素質是個性閱讀走向成功的標誌。審美是閱讀主體對讀物進行品評鑑賞的多層次的思維活動。學生可以在閱讀中不斷淨化精神世界,提高明辨是非、真假、善惡、美醜的能力。從作品分析鑑賞中領悟其塑造形象的內在美、精神美、個性美,由此受到感染教育,明確前進方向,得到向上力量。只有具備以上審美素質,閱讀主體在潛移默化的薰陶中才能提高思想認識水平,形成內在美的氣質修養,也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人文精神、個性閱讀、語文素質的提高。實踐證明,個性化閱讀教學能讓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培養了學生閱讀的主動性,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和信心,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黎永江.淺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讀書文摘,2014,(04).

[2]杜儒虎.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調查及改革研究[D].南京師範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