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英美文學作品賞析中人文素養的提升論文

學問君 人氣:6.48K

論英美文學作品賞析中人文素養的提升

論英美文學作品賞析中人文素養的提升論文

現如今,大學生接觸英美文學作品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和便捷化,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下,很多經典的英美文學作品被翻拍成為電影、電視劇或者舞臺劇,其中包括中文版的,也包括英文版的,甚至是改編的。但是這種快餐式的文學作品賞析形式只是停留在作品表面內容的瞭解上,並沒有深入到語言文字藝術以及作者思想內涵的鑑賞上,對於大學生的思想素養的提升並沒有起到很大的實質性作用。因此,只有透過接觸最原汁原味的英美文學作品,引導逐字逐句地去分析和體會作者的字詞用意,去領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懷,喚起作者的思想共鳴,纔能有效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1、瞭解文化差異,轉變思維習慣,強化思想內涵

在賞析英美文學作品時,最大的問題就是因爲文化差異而導致的理解性錯誤,以及慣有的中國式思維模式,導致在對文學作品的揣摩、理解和分析上出現想當然的錯誤。英美文學作品最大的特點是在人物性格特點的刻畫上與中國文學相差甚遠,主要體現在用詞上,所以,大學生要準確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思想內涵,需要準確分析和揣摩每一個詞語所蘊藏的深刻含義,以及要表達的準確意思,並且掌握與其它詞語的差別,反覆揣摩,反覆分析,才能精準的'把握作者的用詞內涵。文化差異是嚴重阻礙學生準確理解英美文學作品的重要因素,所以大學生首先要掌握中西方文化差異,轉變思維習慣,用英語式思維去理解和體會英美文學作品,才能準確抓住英美文學作品的精髓,培養和提升思想素養。

2、提高審美能力,強化情感認知,提升人文素養

喚起讀者的情感認知是英美文學作品賞析中的重要內容。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不斷強化自身的審美能力,不斷去發現文學作品中的語言美、意境美,以及作者的浪漫主義情懷等等。語言和語境是文學作品寫作中的重要內容,作者需要透過語言傳遞情感,表達思想,所以對於字詞的使用都非常謹慎和用心良苦,每個字詞後面都帶有作者既定的寫作意圖和情感表達,需要讀者細細品讀和分析,才能準確把握。每個作者都有自己的寫作風格,所使用的修辭手法也各有不同,或幽默風趣,或浪漫動人,把握住作者的寫作風格和寫作特點,有利於讀者更加容易讀懂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所要表達的情感思想。因此,在英美文學作品賞析中,提高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強化大學生的情感認知,可以有效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

3、發現社會價值,喚起思想共鳴,提升人文素養

隨着英美文學作品的不斷髮展和轉變,很多偉大的文學家開始了具有社會意義和深遠價值的文學作品創造,比如在歐洲文藝復興的影響下,出現了很多以女性形象爲代表的文學作品,改變了傳統的受壓迫的女性形象,塑造了在當時社會背景下追求獨立自主、敢愛敢恨的女性形象,包括女性的社會價值、思想觀念、文化思維和內在情感等等方面的轉變。在當時複雜的社會大環境下,首先呈現出女性形象的轉變,對於推動英美文學和世界文學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比如作品《簡·愛》雖然描繪的是一位英國女子在各種磨難中不斷追求自由與尊嚴,堅持自我,最終獲得幸福的故事,但整部作品反映的卻是當時社會不平等以及隨着社會發展,女性不甘忍受社會壓迫,追求幸福生活的社會變化。作品所刻畫的簡·愛的人物形象是與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所要求的女性形象不同的,所以簡.愛的追求幸福的過程異常艱辛,需要與當時的社會觀念進行挑戰,需要與父權、男權思想進行鬥爭,但正是作者所刻畫的這樣的人物形象喚起了更多讀者的共鳴,開啓了當時女性社會價值觀念的重大轉變。這樣的文學作品對於當今社會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同樣具有相當大的推動作用,敢於突破思想禁錮和陳舊觀念,敢愛敢恨,勇於追求獨立自主的人生,因此,在英美文學作品賞析上,要善於透過現象發現本質,透過社會背景發現其社會價值,喚起大學生的思想共鳴,不斷提升和強化人文素養建設。

綜上所述,英美文學作品透過刻畫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來展現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價值觀念和思想特徵,而透過品讀和賞析文學作品,可以有效喚起讀者的思想共鳴和情感認同,不斷昇華讀者的思想素養。因此,在高校英語教學中,英美文學課程教學顯得尤爲重要,它是大學生人文素養提升的重要途徑,高校英語教師應充分利用好英美文學課程,不斷健全和優化教學模式,有目的性、有針對性的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這也是高校培育高素質實用型人才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