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飄忽的法治――清末民初中國的變法思想與法治

學問君 人氣:5.62K
飄忽的法治――清末民初中國的變法思想與法治
〖《比較法》編者提按: 這是一篇匠心獨具、專心良苦、文心可鑑,嚴厲認真、負責的厚實之作。說匠心獨具,是由於它與時下很多法治的咆哮與宣教不同,試圖從更深的層面和更有覆蓋面的緯度闡釋法治的文化基礎,指出了中國固有變法思想與近法治內涵的差異與關聯,其華夷之辨說和變法法治之辨說,其法治之原理與"中體西用"之新說,其變道之治與守道之治的`論說,頗見功底見地,品位與深度獨到。說專心良苦,是說它既闡明瞭實現法治的大勢與必然,但也發現了追尋法治的困頓與艱難;既要突破傳統,又要顧看國情;既要追求理想,又要面對現實,並試圖從歷史的經驗和文化的傳統中探究癥結所在,並發現一條在我們這裏切實可行的新的體用結合的法治路徑。說文心可鑑,是說它始終透露出文化人那種對民生國運的深切關懷和責任心,傳承着自古以來中國士子文人心繫天下安危國家盛衰的思想脈絡。說它嚴厲認真,科學負責,是說它固然大膽立論,但卻思考縝密,史料充分,每每小心求證,逐一論從史出。其主旨不在理想如何,而在如何理想;不在動之以情,而在曉之以理;不在誇誇其談,而在切實可行。與時下很多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高談闊論相比,顯然意趣不同,赫然在更高境界。憂思關懷中國之命運,欲知中國法治何以飄忽,要想明辨變道治道或毀道守道之要義,當讀此處所述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