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中職專業教學改革探索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2.73W

新世紀,我國把發展職業教育作爲重要的國家戰略之一,國家爲發展中職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因而當前的職業教育面臨着最好的發展機遇、最佳的外部條件,如果仍走老路顯然是不可取的。因此,我們必須堅持以服務爲宗旨,以就業爲導向,圍繞提高職業教育質量這個核心,結合實際,採取措施,實現職業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續的發展。爲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必須對那些當前不是很合理的中職技工學校的教學模式和內容做一定的改革與探索。經過近年來幾輪大規模的電網改造,整體的電網結構、設備等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爲電力企業的發展打下了基礎。隨着統一堅強智能電網規劃的逐步實施,電力行業技術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電力企業對人才和人力資源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來自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的統計分析顯示,全國電力行業138萬名職工中,僅有進階技師1630名,技師2.3萬名,兩者之和不足職工總數的2%,遠遠低於發達國家30%的水平。調查中還發現,目前技術性職業崗位仍處於不飽和狀態。由此充分說明,電力行業對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電力專業技能型人才基本上不會爲崗位需求所束縛,唯一要提高的就是自己的競爭力。因此,作爲向電力行業輸送技術和技能型人才的電力類中職技工院校應順應電力行業的技術發展和職業崗位需求,及時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才能保證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專業競爭力。

關於中職專業教學改革探索的論文

一、“發電廠及變電站電氣設備”(中職)專業簡介

我校“發電廠及變電站電氣設備”(中職)專業的.爲應屆初中畢業生,基本學制是3年。培養目標是適應電力行業、及其他電力建設、安裝、維修等單位及電力用戶,服務生產第一線需要的、掌握電氣設備執行與維護等職業崗位所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具備電氣操作、電氣設備執行與維護等相關技能的技能型人才。我校還要求學生獲得國家或重慶市有關部門規定的中級變配電室值班電工、電氣值班員、變電站值班員、變電檢修工、繼電保護工或其他上崗資格證書。1.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方向:(1)企業自備電廠、企業供配電:電氣操作、執行、檢修、維護等。(2)電力工程施工單位:電廠、電站、線路的安裝、施工、調試。(3)電氣設備生產製造企業:電氣設備裝配、檢測、調試;電氣類產品的營銷,技術服務工作。(4)工礦企業、小區物業、大型建築、事業單位,以變配電值班、供電系統執行維護爲主要崗位的電氣執行。2.本專業培養模式:採用“2+1”模式,即兩年教學加一年頂崗實習。第一年主要開展文化課和專業基礎課教學,其中部分課程要開展實驗或綜合訓練。第二年主要開展專業課教學和專業實訓教學。第三年組織實習,同時根據當年用人市場資訊和需求情況,對部分學生組織有針對性的崗前技能培訓,也有少部分由學校和用人企業共同組織到相關企業開展崗前培訓。第二年和第三年教學進程中還要安排電氣執行相關專業中級工、進階工職業技能鑑定培訓及考試、進網電工作業許可證培訓及考試。

二、本專業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以我校本專業爲例,歸納畢業生及用人單位反饋資訊,本專業教學質量整體認可度高,但仍然存在下列問題。1.公共基礎文化課的設定門類和學時都略顯不足,不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可持續發展。中職人才培養越來越關注人的綜合職業能力和文化素養,熟練的單一技能已無法適應就業、轉崗和學歷提升的需要。2.課程設定重複,部分內容在不同課程中被反覆講授,如中性點的接地執行方式,但都不完整。3.部分課程的教材跟不上技術更新的步伐,如電氣設備執行與維護課程、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課程。部分教材難度太大,且難度大的部分並不適用,如電機學、電力系統執行、高電壓技術課程理論及計算部分。4.我校經過示範和骨幹建設已建成和更新了很多專業課教學資源庫和實驗實訓基地,原有課程設定未及時更新,未充分利用各種資訊化資源和實習實訓資源,導致學生對設備不認識、操作不熟悉。5.中職學生大多厭學,缺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原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深度、難度和趣味性方面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不適應。6.職業技能鑑定宣傳力度不夠,部分畢業生在校期間不明白職業資格證書的內涵及適用範圍。

三、本專業教學改革建議

(一)構建更爲科學、全面的公共基礎課程體系

中等職業教育的定位是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大量技能型人才與高素質勞動者,在對學生進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識教育的同時,根據職業崗位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實施職業知識與職業技能教育。專業教育有較高的文化起點,紮實的文化和科學知識基礎是學生的能力、素質、科學世界觀發展的必要基礎。基礎越紮實,形成的發展後勁的“能級”越高。科學文化知識基礎也爲專業理論和技能的學習作了必要的鋪墊。因此,建議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制訂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的意見(教職成廳[2012]5號)》中對課程結構的要求,結合電力類新型技術技能人才職業素質培養的目標,將思政教育與人文素質、職業道德緊密結合,搭建貫穿三年的更爲科學、全面的公共基礎課程體系,使得畢業生達到相當於高中畢業生的文化水平,能取得計算機及英語相應證書,有利於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溝通,便於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的銜接,爲人才“立交橋”的構建鋪墊基礎。

(二)課程設定和教學實施應因材施教,更注重培養職業能力

1.形成講、練、操融爲一體的課程結構。如建議設定“電工基礎及測量”課,將原電工理論課與電工測量實訓融爲一體;將“計算機基礎”理論課與實際操作交互進行,淡化理論課與實踐課的界限,將二者緊密聯繫起來。2.整合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綜合課程。建議增加“電氣執行技術”課學時,因爲本門課程是在學生學完專業課後進行的一次“崗位大練兵”,是本專業所覆蓋的所有崗位上所需的知識、技能的大綜合,包括常規操作、事故處理、事故分析等。透過理論講解、認識實習、仿真操作,把觀察、思維、操作結合起來,促進他們把知識轉化爲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綜合素質。3.改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偏多、偏難、偏深的現狀。如“電機技術”課和“電力系統”課應適量刪減學時,做到少而精,注重實用性,突出職教特色。4.增減一些課程。如爲適應微機監控、無人值班等新技術的要求開設“電力系統綜合自動化”課程;刪掉傳統的“畢業設計”與“課程設計”,以技能訓練與技能考覈取而代之。5.課程內容科學篩選、及時更新。按就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篩選課程內容。課程內容建議弱化電力系統執行課程計算部分、高電壓技術課程理論部分,刪除電氣設備執行與維護課程不再使用的部分設備,增加新設備類型,簡化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原理與執行課程計算部分,增加微機保護內容等。

(三)充分應用資訊化技術,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由於電力類專業的特殊性、高電壓大電流的危險性,執行中電氣設備不可以隨意觸碰和操作,大大制約了學生動手能力地培養與技能水平地提升。學生不能進入真實電力行業執行環境,即便到了頂崗實習階段,也只能遠觀不能靠近,更不能動手實作,導致本專業課程學習與現場脫離,學生學習興趣低。隨着數字化時代的來臨,資訊化技術在職業教育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發展。建議調整本專業課程設定,充分利用我校已建成的資訊化資源,如變電執行仿真實訓室、電氣檢修仿真實訓室等,最大限度實現一體化教學。其優勢在於:(1)構建虛擬教學情境、解決教學做一體化實施中安全性與學生操作性的矛盾。(2)虛擬工作職場,學生可以角色扮演與參與,培養學生職業意識與職業能力。(3)教學過程中的直觀性、形象性、具體性和趣味性,可提升學生學習熱情和興趣。

(四)專業實訓室等教學設施建設

專業實訓室的建設除符合一般的教學要求外,還要儘可能適應情境化教學的需要;教學工位要符合課程內容和學生人數的要求,要具有職業技能訓練的必備條件;要具有安全、衛生、規範的勞動環境和條件。根據課程設定,建議本專業擴建電氣設備安裝檢修實訓基地及變電執行三維仿真實訓室。

(五)考覈制度與方法建議

爲了適應以就業爲導向,突出技能培養的新的教育形勢,必須改革學業考覈制度與方法。改革考覈制度與方法的核心在於建立全面的題庫,並且可以公開,以達到引導學生把握學習重點和學習方向的目的。考覈形式上,基礎、文化課考覈宜採用傳統的集中書面考試,專業課和專業技能的考覈更宜使用過程考覈和項目操作考覈。

(六)加強職業資格宣傳,提高職業技能鑑定培訓質量

根據《勞動法》和《職業教育法》的有關規定,對從事技術複雜、通用性廣、涉及國家財產、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費者利益的職業(工種)的勞動者,必須經過培訓,並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後,方可就業上崗。電工電氣方面的職業屬於就業准入的職業範圍。因此,對該專業學生應從日常管理和專業課教學兩方面都應該加強職業資格的宣傳和教育,讓學生意識到職業資格證書的重要性。由於中職學生學習自覺性差,因此在本專業的課程體系中應安排專門的職業技能鑑定培訓課程,保證良好的培訓質量,使學生畢業前能取得電氣執行相關專業中級工職業資格證書和進網電工作業許可證書。

四、結束語

本專業適應面廣,學生髮展潛力大,教學改革應充分考慮學生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按照學生職業能力逐步提升的規律,培養學生從中職新生遞進到具備初級職業知識的學生,再到具備中級職業能力的學生,最後成長爲進階技術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