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我國傳統教育倫理的特點與轉型思考

學問君 人氣:3.16W

從歷史發展角度來看,我國傳統教育倫理在特定時期對維護教育事業正常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傳統教育倫理特點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借鑑。

我國傳統教育倫理的特點與轉型思考

教育歸根到底是一項道德事業,因爲它本身是一種責任、一種愛。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一項活動,透過培養人來爲社會服務,是人與人心靈上最微妙的碰撞。

一、我國傳統教育倫理的特點分析

教育倫理是社會教育活動在人們教育觀念中的倫理道德和倫理反映,是一種行爲規範、是一種活動實踐精神、是一種道德的特殊反映。教育是帶有目的性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受到人和社會發展的雙重製約。人們在教育活動中產生的教育關係既反映出價值要求,同時也產生了一些內部和外部的衝突,爲了調和和解決這些矛盾,繼續維持教育活動的健康有序發展,促進人類社會的全面發展,必須提出一些行爲規範來規範教育活動中的行爲。包括不同羣體之間的關係,在整個教育活動中,包括有教育者與被教育者、教育者之間、被教育者之間、與領導者和家長之間的各種關係,這些關係都需要行爲規範來約束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該做什麼和什麼行爲不恰當。而這種規範除過規則引導和限制,更多的是教育參與者的自律,教育倫理規範只有透過轉化形成個人良心才能保證教育活動的有序進行。自覺地認知和實踐精神確定了教育主體的精神態度和價值取向,是提高教育道德落腳點,也是整個社會倫理道德的一部分。

我國的教育倫理經過歷朝歷代的教育者不斷地繼承和發展,形成了以儒家教育倫理爲核心的傳統教育倫理思想體系。其中,社會教育倫理體現在“有教無類、尊師重教”,學校的教育倫理體現在“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家庭教育倫理體現在“子不教、父之過”以及“一家不治何以治天下”等方面。這些豐富全面的教育倫理思想構成了我國教育倫理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我國傳統教育倫理特點可以概括爲以下幾點:

第一,重教輕學,注重教師的中心地位,忽視學生的作用。教育活動的直接場所是教師,重教輕學主要體現在課堂中,表現爲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接受。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爲領導者和指揮者,教師被推倒統帥地位,與學生之間的關係不是相互尊重的平等關係,而是過分強調老師的權威性,不利於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第二,重視社會價值,輕視個體價值。我國傳統教育倫理雖然也關注個性發展,但是較爲重視統一性的培養。由於生產力水平較低,教育資源的缺乏,直接導致統治階級透過教育控制個體個性發展,使得被教育者的個性化和創造性被抹殺,強調個體對社會的絕對服從,使人們逐漸失去創造性,失去想象力,失去成爲一個獨特的人的能力。

第三,教育中倫理關係的政治化。傳統教育中強調教育是爲政治服務的,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直接表現的是一種政治關係,因此在教育活動中的倫理關係也印上了濃厚的政治印記。在這種教育結果下,人與人的關係呈現出,個人利益服從於集體利益,最終被收歸統治階級囊中。教育爲政治服務成爲首要的任務和目標,所以在教育活動中,要以將學生培養成適應社會倫理規範的人爲目標。

從歷史發展角度來看,我國傳統教育倫理在特定時期對維護教育事業正常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從而培養出一代代優秀人才,傳承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和不斷前進。

二、社會轉型期教育倫理問題

我國的教育倫理既有豐富的理論資源,又不乏實踐活動,但是現實中的教育倫理仍舊受到了很大的挑戰。

(一)民主化進程中的教育權威問題

現代教育轉型的大勢所趨是教育生活的民主化。在傳統教育中,家族、地域的限制和灌輸式的教育方式佔了絕對的主體地位,教育權威的獲得靠的是一種身份的存在,即教師獲得學生的尊重是因爲他擁有教師這個身份,教育中毫無教育民主可言,完全抹殺了學生的創造力、個性和獨特人格的發展。但是隨着社會民主化的發展,教育權威如何從身份帶來的存在性轉變爲由教育活動所帶來的合理性存在,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儒家的教育模式在當今社會失誤了教育權威的作用,當今社會的教育活動要求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的複雜性,尊重學生的文化差異和個性差異,多了交流,多了溝通嗎,以一種更加開放和更加自由的模式進行傳道、授業、解惑,而不是單純的利用教育者的身份主宰教育活動。

面對多元化的文化背景,教育的“同一性”現狀逐漸淡化,收到多元文化的衝擊,開放的發展環境使得學校和社會的界限日益淡化,教育權威由外在的學校教育權利轉化爲本身的內化發展。

功利主義和短視主義衝擊着主流的教育思想,在教育生活和領域中,商品化的教育理念到來,一些“重利輕義”、“一切向錢看”的思想擡頭,理想的教育權威受到挑戰。受市場經濟中利益導向的價值觀的影響,部分老師將所從事的教育事業看做是獲取利益的手段,將教學活動看做是與被教育者之間的交換活動,把師生關係看作是冷漠的、無感情存在的商品關係。這樣扭曲的價值理念會導致教育活動與金錢利益互相牽扯,從而導致師生情感冷漠,關係商品化,缺乏情義。

(二)市場社會中的教師地位問題

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多元化的社會文化對學校和教育者帶來了很大的衝擊,使得一些教育者的思想產生波動,隨之帶來的就是他們思想的變化。這些矛盾體現在,現實與理想的衝突,個人價值與集體價值的衝突,所以新聞報道中屢屢出現學校內師德失範的案例。因此,在市場經濟發展迅速的當今社會,教師必須適應新要求,確立教師倫理道德的基本地位。

以儒家文化和儒家倫理道德爲核心的傳統倫理綱常中,教師天然的地位帶來了一定的權威性,師生關係存在一定的等級差異,在市場經濟社會中,“倫”由以一種“身份”爲核心的客觀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轉化爲人們相互之間自願締結的“契約”關係,在教育活動中,教師和學生的關係也變得平等。因此,教師應該摒棄所謂的權威地位,和學生之間建立平等友愛的關係,要獲得學生髮自內心的尊重,必須要做到和學生和諧相處,建立新型的良師益友關係。在教育活動中,教師的道德情操和理想信念直接影響着學生,教師以愛學生爲出發點,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學生也會感受到老師的愛,自然的親近老師、信任老師、和老師共同完成教育活動,完成教育功能。

教師的精神面貌,教師的“德”和“得”的統一,對被教育者有着直接的示範性效果。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所付出的創造性的勞動會得到相應的回報,這是市場經濟社會種人們“利得”的正當性。過去的教師是爲了學生不顧家庭,但是教師不是上帝,他們和普通人一樣面臨着各方面的生活壓力,有着自己的生活追求,應該保證和理解教師“得”的正當性。但是,不能夠否認,當前不少老師心態浮躁,責任心不強。因此,在實現教育目標的過程中,教師只有將教育活動作爲教育活動來實踐,才能贏得受教育者的信賴和尊重,也能確立自己的地位。

(三)多元文化中教師的自我實現問題

如今,教師自我實現成爲一個醒目的問題,這種新的困擾成爲一個教師羣體的困擾,成爲整個社會需要共同完成的使命。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教師達到了自我價值實現的目標,獲益的除過本人,還有學生、校方和整個社會。歸根到底,這是一種多重的價值實現,這種多重價值實現會更好的.促進教育倫理的重建。

三、對教育倫理轉型的思考

本文認爲,針對目前存在的挑戰和弊端,更好的建立我國教育倫理的秩序,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一)重新詮釋教育角色,建立教育德性

在中國現代化這樣一個新的背景下,要求對教育角色做出重新詮釋。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角色正發生着與以往不同的深刻的變化,教師的角色變成了教育活動中的組織和引導者,學生轉變爲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在教育活動中,教師更像一個節目主持人,就像一個金牌節目主持人他透過人格魅力和淵博的知識獲得觀衆的喜愛,一個優秀的教師,愛崗敬業、愛生如子、博古通今,便會贏得學生喜愛與崇拜,學生會發自內心地樂意參與其課堂活動,並會潛移默化地受到教師人格因素的積極向上的影響。教師必須明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育者應該從教師主宰的講臺上退下來,當一名學習活動的主持人,將探索與發現的大舞臺讓給學生。這是對教師的主觀要求,更是學生自主發展、自由發展和全面發展的客觀要求。

(二)重新處理經濟倫理價值和人道倫理價值之間的關係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整個社會應該重建相適應的教育倫理新理念。教育應該是透過傳承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來推動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接受來自社會對教育的監督和評價。隨着市場經濟對人才的要求,學校應該培養全面的人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學校中,要做到以人爲本,樹立市場意識,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服務意識,處理好市場基金和人道倫理之間的關係。

(三)將文化意識貫注到教育活動中

教師作爲人類文化薪火的傳承者,應有意識的將文化傳承灌注到人的“人化”過程中,貫注到教育活動中,自覺的講一種文化生命和文化意識貫注到以人爲本的教育活動中。教師的教育倫理體現在教師對自身價值的提高,包括業務能力和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另一方面體現在對學生的教育,在教育活動中,將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引導學生繼承和發展其中的精華部分,將教育活動更好的發展爲文化教育活動。使得學生的文化人格得到進一步全面的發展。更爲重要的一點,教育者有責任在繼承傳統文化中合理部分的同時也要對現有的文化進行反思,創造新的文化。

總之,我國的教育事業的發展,離不開教育倫理道德的建設和規範,只有重建教育倫理秩序,才能促進教育事業欣欣向榮,促進科教興國構想的有序、迅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糜海波.育倫理實踐效益的反思和優化[M].人大複印資料教育學,2010.

[2]丁春平,馬毅鬆.中國傳統倫理教育與現代思想政治教育[J].高等農業教育,2007(5).

[3]高煥祥.文教育:理念與實踐.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4]樊浩,田海平.育倫理[M].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5]葉華.教師的教育倫理問題[J].現代教育,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