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文學作品中的音樂傳達效果研究

學問君 人氣:8.43K

文學是人類尋找精神家園、建構精神家園的一種認識世界、把握世界的方式。音樂是藝術的一種,藝術裝點生活,美化生活,給生活帶來無限樂趣,音樂對此的貢獻不可忽略。以下是本站小編爲您蒐集整理的文學作品中的音樂傳達效果研究論文,歡迎閱讀借鑑。

文學作品中的音樂傳達效果研究

摘要:文學與音樂長期以來是人類文明的標誌。在進入21世紀,知識結構在發生着迅猛的變化,文學與音樂在社會文化發展中的作用也更加凸顯,這就意味着無論是對傳統音樂的研究還是對現代音樂的研究,都必須針對它們依附與文學載體的這種作用力進行一下研究。本文從現代音樂與傳統音樂的傳達效果兩個方面,比較了音樂在文學作品的傳達效果,並提出了具體一些創新思考。

關鍵詞:文學;音樂傳達;戲曲;搖滾樂

文學作品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凸顯形式多以: 故事、思考、哲學和音樂爲線索展開她的敘事,同時文學作品中音樂與其他幾個元素是共生的,而且這種關係要建立在人類的創造與發展之上,更要透過音樂的內涵發展,音樂獨特的傳播效果與傳播途徑來體現文學的內涵,文學的價值以及文學的社會功能。以下是筆者簡單談幾點在工作實踐中的思考,僅供廣大老師參考,並給予指正。

1. 文學作品中的音樂傳達效果

“文學與音樂,一直伴隨着人類從遠古進入高度文明的現代社會。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在人類的童年時代,史前藝術的軌跡中,詩、樂、舞都是相互融合、渾然一體的。在後來的發展中,文學與音樂逐漸從原始的三位一體(語言、歌唱、舞蹈)中分離了出來,成爲具有各自特點的兩門藝術。在具有更大獨立性的基礎上,二者在更高的程度上重新綜合,結合的方式不斷豐富,表現的手法相互影響,擴大了它們的藝術表現力,豐富了它們的內涵,促進了各自的繁榮與發展。”① 基於這種情況,我們不妨從文學作品中音樂的傳達效果來做一個簡單的探討。第一,傳統音樂的傳播效果使文學具有民間性的傳播。

必須意識到所謂的民間性傳播是建立在文學作品的生活性,生動性,適合與民間大衆的欣賞與傳播的。我們在電視劇《漢武大帝》中可以看到透過一曲《長恨歌》,本是爲陳皇后寫的一首詩歌,但是這首詩歌在民間經過藝人的加工,就以歌謠的形式出現了,後來漸漸演變成一個曲種,成爲後人音樂傳達的一種,可見這種民間的音樂傳播形式對文學作品的藝術再現,同時也完全深化了文學與音樂的共生關係;第二,傳統音樂的傳播效果具備一種深層次的藝術策動。在此我們就必須聯想到《水滸傳》中,宋江、燕青等人借用李師師的唱腔在向政權傳達的一種獻媚,在更大程度上理解,文學作品的本身是具備了傳播的概率,但是透過音樂形式的體現,這種效果恰恰又非常直接地將受衆定位與它所需要的層次;第三現代音樂對文學作品的推手作用。

現代音樂形式的多樣性是直接融會與文學的發展中的,無論是影視劇還是小說詩歌,很多文學作品不僅貫穿着音樂的傳播效果,而且在一定意義上,音樂已經成爲電視、電影語言的一種,在接受層次上,人們更習慣透過音樂的'方式來改變對文學作品的鑑賞方式,當然,電影音樂在電影藝術作品中的功能、作用,主要體現在:電影音樂具有抒發情感的功能,具有參與敘事的功能,具有展現環境的作用,具有創造節奏的功能,從而引導觀衆深入理解和體味人物內心的活動,進入審美抒情境界,從而得到豐富的美的享受,使文學的傳播效果更加廣泛;第四現代音樂的多元發展爲文學作品創造了新的元素。新的音樂形式有音樂劇,搖滾樂等等,而更多的創作者則是透過文學的影響與因的傳播人羣針對性對文學受衆進行整合,在更廣泛的背景下,文學強化了文學的藝術性,同時將音樂的效果體現的更加客觀。

透過上述比較,我們不難發現,文學作品中的音樂傳達效果是確實存在的,而且透過文學透過音樂傳播的所有形式,打破了文學發展的一切“清規戒律”在廣泛的層次上實現了文學價值體系的進一步昇華。而這幾種傳播效果的相互比較,首先要是將文學與音樂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其次是要把文學與音樂的藝術性同合成爲藝術特徵,使其在民間或者在社會層面上更具有張力,再有就是文學與音樂的傳達效果的對象在理論是不同的,恰恰是這種融合在多元的發展中使文學與音樂拓展了其發展內涵,逐漸將文學與音樂的藝術體系建立的更加完善。

2. 文學作品與音樂傳達效果的關係分析

“音樂和文學是兩種不同的藝術門類,但是二者有着千絲萬縷的緊密聯繫,從石到今,二者相互影響,對藝術的進步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在中國文藝史上,音樂與文學的結緣是最早的。從上古的謳歌吟呼到有文字記錄的《詩經》時代,詩與音樂乃至舞蹈的三位一體是早期藝術的一個顯著特徵,從《詩經》、《楚辭》、漢樂府、清商樂,到唐詩、宋詞、散曲、雜劇以及戲曲,都體現着在中國文化傳統裏,音樂與文學密不可分的關係。”②其實無論哪種音樂形式還是哪種文學形式,都在記錄着音樂與文學的一個共生狀態。以下筆者從傳統文學作品與現代文學作品中音樂傳達效果的幾個層次與關係做一些分析。

2.1多元音樂形式的傳播效果塑造了文學的持續性

我們所熟知的《禮記》、《樂府》甚至《離騷》等古典文學作品在一定意義上我們可以理解成是文學作品,而後來經過民間的傳播,這種文學形式在經過藝術加工與改造後,逐漸地形成了獨特的藝術特徵,而活躍在民間更加廣泛的戲曲,彈唱等形式不僅豐富了文學作品本身的內涵,而且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是符合人民的意願的, 同時音樂形式的多樣化發展,不僅使人們對文學的熱衷與審視達到了一個高潮,更重要的是這種傳播效果更加普遍,使民衆能夠接近,而不向文學作品那樣高高在上。恰恰是這種民意的取向使文學得到了更長遠的發展張力,同時也實現了音樂的繼承和豐富。

2.2音樂傳播的藝術效果與文學價值的有機結合

文學的價值是不能脫離爲民衆服務的本質的,而音樂的基礎恰恰是民衆,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是很關鍵的,我們知道戲曲作爲一種音樂形式,將很多的文學作品展現在了民衆面前,諸如我們所熟悉的《打金枝》、《狸貓換太子》、《楊家將》等文學作品,更多的受衆並不是透過文學作品去獲取這些資訊的,戲曲在傳播這些文學作品方面作用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於那些缺乏閱讀條件,不具有閱讀素養的人,戲曲傳播確實是一個好的途徑。從另外一方面講,音樂的本身也需要更多生活化的東西支撐,而文學作品恰恰補充了音樂創作這樣一個缺憾。

3. 文學作品與音樂的傳達效果論述

文學藝術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應該是一定的社會生活早人類頭腦中能動反應的產物. 高爾基說“文學是語言的藝術”。作者透過語言文字的組織傳達對社會人生的思考與認識,傳達作家的思想,文學可以更直接的表達思想與情感,透過語言這個中介,作者可以更直接地傳達出他的內心世界。在更高的層次上說,文學是人生的構成部分,它始終與人的生命、生活、生存、生產等人生的主要內容,與人的價值世界、意義世界、心靈世界、精神世界等緊密的聯繫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