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打造相互理解的數學課堂的優秀論文1500字

學問君 人氣:2.24W

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新教材爲師生的發展提供了平臺,教材不再是教育的目的和結果,而是把教材作爲可以利用的工具和手段,以媒介搭建起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在師生平等相待的情境中,師生共同面對的不僅是知識和教材,而是更爲廣泛的現實生活。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是透過教師的主導作用來實行的,教學中教師的激發作用、啓迪作用、組織作用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前提,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師生建立了一種充分理解和尊重,那麼,學生的學習效果將大大提升。

打造相互理解的數學課堂的優秀論文1500字

做數學課堂的引導者

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在教學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體會他們的切身感受,理解他們的處境。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熱愛學生。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一直在倡導“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常常是“主演加導演”。在教師的主導下,學生只能被動學習。學生要成爲學習的主人,教師必須從“主導者”成爲“組織者”、“引導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從創設生動具體的情境入手,組織師生共同參與的學習活動,以縮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字之間的距離。

在走進課堂前,每個學生的頭腦中都充滿着各自不同的先前經驗和積累,他們有對問題的看法和理解,也想表達、訴說。他們有一種交往的'需要,很想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跟老師交談。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觀念,積極創設貼近學生生活、讓他們有話可說的問題,讓他們有充分發表自己看法和真實想法的機會,變“一言堂”爲“羣言堂”。當然,教師作爲教學的組織者也不能“放羊”,在學生說得不全、理解不夠的地方,也要進行必要的引導。

教學方法應貼近學生

新課程中,教師要當好一名引導者,其執教水平也非常重要。

數學知識不是獨立於學生之外的“外來物”而是在學生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之中,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相關聯的內容。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適當引入他們喜歡的活動,如講故事、做遊戲、表演等,使他們產生樂學、好學的動力,從而增強學生探究的慾望。

教學中,教師在課前應該認真瞭解學生的思想實際、現有的認知水平,尤其是與新知識有聯繫的現有水平;瞭解他們心中所想、心中所感、心中之惑。在吃準、吃透教材和學生的基礎上設計教學方案。備教學目標,更要備學習目標;備教法,更要備學法;備教路,更要備學路;備教師的活動,更要備學生的活動。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

數學教學要求數學教師知道教什麼和怎樣教。教什麼,即教學生學什麼和教學生怎樣學;怎樣教、即教學中教師應是教學的嚮導,同時要關注學生的主體參與,達到師生互動。德國一位學者有過一句精闢的比喻:將15克鹽放在你的面前,無論如何你難以下嚥。但當將15克鹽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湯中,你早就在享用佳餚時,將15克鹽全部吸收了。情境之於知識,猶如湯之於鹽。鹽需溶入湯中,才能被吸收;知識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顯示出活力和美感。

建立科學的評價方式

以往的評價,主體是學校領導或教師,評價者居主導地位、決定一切,而學生則處在被動的被審視與被選擇的地位,往往產生恐懼、消極、應付、粉飾、作假、反抗等心理和行爲,使評價失去了真實性,成爲學生髮展的障礙。

而新課程提倡的發展性評價強調主體多元化,不僅學校領導、教師是評價主體,專家、家長也是主體,就是學生本人也是評價主體。所有相關人員,都要透過評價對照自己,發現問題,改進、完善自己,提示、建議別人,從而實現評價角色的互換,使評價者與被評價者站在平等地位上。這樣,評價就從管理工作的外在手段變成了促進學生髮展的內在需求。

提高自身素質,投身新課改,作爲當代新形勢下的教師要不斷加強業務、理論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質,以新理念、新觀念,來適應社會的發展,培養駕馭課堂的能力,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及時汲取營養,豐富自身的素質,提高自身能力,力爭在新課改中有所作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