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如何當好一年級的班主任

學問君 人氣:2.77W

小學班主任特別是1年級的班主任,是1個複合性角色。當孩子們需要關心愛護時,班主任應該是1位慈母,給予他們細心的體貼和溫暖;當孩子們有了缺點,班主任又該是1位嚴師,嚴肅地指出他的不足,並幫助他限期改正。於是,我認爲班主任工作是1項既艱鉅而又辛苦的工作。說其艱鉅,是指學生的成長,發展以至能否成爲合格人才,班主任起着關鍵性的作用,說其辛苦,是指每天除了對學生的學習負責以外,還要關心他們的身體、紀律、衛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情況。儘管這樣,我也樂意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默默無聞的耕耘。下面我就談幾點做法和體會。

如何當好一年級的班主任

1、常規習慣,常抓不懈

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的養成不是1節課、1兩天說說就行的,它必須貫穿在整個管理過程中。於是我制定出詳細的班規,要求學生對照執行,使學生做到有規可循,有章可依,並分項由專人負責,做好記錄,及時公佈情況。由於低年級學生自覺性和自控力都比較差,避免不了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因此這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過急。於是,我經常利用班會、晨會、課前、課下等1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對學生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的及時教育,給他們講明道理及危害性,從而使學生做到自覺遵守紀律。

2、細處關愛,親近學生

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1個班主任要做好本職工作,首先要做到愛學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工作中,我努力做到於細微處見真情,真誠的關心孩子,熱心的幫助孩子。我深信,愛是1種傳遞,當教師真誠的付出愛時,收穫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愛!感受孩子們的心靈之語,便是我最快樂的1件事!”7、8歲的孩子們整天在媽懷裏撒嬌,都不討厭媽媽,爲什麼?因爲媽媽疼他們,愛他們。毫不吝惜地把1切獻給他們,所以孩子們也深深的愛自己的媽媽。我常想,1個低年級的班主任要帶好這些孩子,首先要當個好媽媽,要像他們的媽媽1樣愛他們,要拿出自己的愛心去“哄”他們,“騙”他們。

如新入學的兒童愛玩,我就和他們1起做遊戲,1起跳繩,1起踢毽子。我幫他們梳頭、剪指甲、繫鞋帶等。這樣,孩子們跟我親熱起來了。我還採用各種方法來激勵孩子們的積極性,每天表現最好的小朋友我會抱抱他、親親他。雖然這些舉動在成人眼裏是那麼的微不足道,可是在孩子的心中卻產生了巨大的漣漪。經常有家長和我說,自己的孩子回家以後是那麼激動、興奮,還說下次還想得到這種獎勵。

3、具體要求,指導到位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對事物的認知是整體性的,能熟知輪廓,但不注重細節。我在任1年級班主任開始,就常聽1些家長說:“我家的孩子聽不懂大人說的話。”我在工作中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如果不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在教師沒講清或學生沒聽明白的情況下,就讓學生去完成某項任務,學生們只能是瞪着眼睛看着你,不知道應該怎樣做,或者其行爲往往事與願違。這樣做的結果,不但使學生產生挫敗感,而且不利於他們掌握做事情的技能。爲此,我常常思考,怎樣才能讓學生聽懂老師的要求並根據要求去出色地完成任務呢?

我認爲,首先要蹲下來,以孩子的視角觀察事物,用孩子能聽懂的話和他們交流。其次,要注重細節教育,把該做的事指導到位。比如洗抹布,我透過觀察發現,小孩子洗抹布的方法是,把抹布扔到水裏,涮1下,1捏就行了,抹布根本沒洗乾淨,因此,用這樣的抹布擦過的地方還是那麼髒。爲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爲孩子小、什麼也不懂嗎?是孩子有意糊弄嗎?我認爲都不是。這只是兒童心理髮展特點使然。因爲他們很想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很想把事情做好,但是,不知道怎樣才能做好。針對這種情況,我專門找1個時間,教他們洗抹布。我先打來1盆水,然後教他們怎樣搓,怎麼擰,告訴他們只有擰出的水清了纔算乾淨。這樣的身教非常成功。現在再看看他們洗抹布,1個個可認真了,都洗得特別乾淨。同樣的道理,打掃衛生、物品擺放等工作,只要把要求的細節說到位,小孩子就能聽得懂、做得到。再來說說我怎樣使學生學會收作業吧。選好課代表後,我先教他們怎樣收:左手1組,右手1組,從前到後1次完成兩個小組,又快又齊。然後,教他們怎樣擺放,1組正,1組反,組組分明,便於批改,便於發放。學生透過觀察、模仿很快就領悟了要領,這樣,哪1個孩子還能做錯呢?

透過對學生日常行爲的教育、管理和約束,使學生的觀察力、生活技能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學校的各項活動中給大家留下了反應迅速、能力超常的印象。現在,班級日常管理的各項工作如晨讀的組織、好人好事和中隊活動的記錄都由學生負責,管理效果特別好。

4、示範帶頭,直觀引導

大教育家烏申斯基曾有過這樣1段話:“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學生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低年級的學生對學校、老師、同學都感到陌生,對1切都充滿新鮮感,對學校、對老師也很好奇,他們第1個想知道的就是自己的班主任是誰,她(他)是1個怎樣的老師,而且這時他們會留心觀察班主任的每1個動作、每1個眼神、每1種表情,會細心傾聽班主任的每1句話,他們對班主任有着1種特殊的信任和依賴情感。班主任的自身素質,道德修養,班主任的1言1行,1舉1動,無形之中會成爲全班幾10個孩子的榜樣。因此,在班級工作中我時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從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範,潛移默化的影響着我的學生。凡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自己做到,而且做得更好。要求學生講衛生,不隨便亂扔垃圾,自己就做到隨手撿拾垃圾。要求學生上課不遲到,自己就做到每節課提前到教室。要求學生做操規範,自己做操就先要做到認真。在我的帶動下,我們班的大多數學生都能做到講衛生不遲到,個個講文明守紀律。

5、及時表揚,延遲批評

德國美學家黑格爾說:“不應該使孩子們的注意力長久地集中在1些過失上,對此,儘可能委婉地提醒1下就夠了。最重要的是要在學生身上激發出對自身力量和自身榮譽的信念。”教過低年級的老師都知道:孩子小,事兒多,1上課就“告狀”。當老師的又不能不公平處理,這樣耽誤的時間太多,而且學生因爲受了批評,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自己的過失上,情緒受影響,低落的情緒體驗使智力活動水平明顯下降,課堂吸收效率變低。針對這1情況,我的處理辦法是:①要求學生下課“告狀”,課上帶着好的情緒聽課。這樣,課前的小矛盾、小問題沒有誰會記到40分鐘以後,“告狀”的機率就低了,課堂的利用率提高了。②延遲批評,既培養學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又給予其改正和返回的機會。我把批評留在每1天快要放學的時候,這時學生往往已經在負疚的情緒中反思了自己的行爲,老師只要加以指導,就能很好的解決問題。

說到表揚,那就要及時、準確。因爲“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例如,學生早上值日時,當我看到1個表現特別好的,就會當衆說:“某某某同學真能幹。”還摸摸頭、拍拍背,用肢體語言鼓勵學生。如果看哪個同學主動做好事,並且講究方法,則更要表揚:“瞧,某某同學的觀察力多敏銳呀,老師剛把小黑板放在地上,他就看出來需要擦。瞧,擦得多幹淨,大家都要學習他呀!”這樣表揚後,班裏課間擦黑板、倒垃圾等活大家都搶着幹,誰也不袖手旁觀,都積極主動地參與管理和爲班級服務。結果,班裏越來越整潔,孩子們也越來越懂事理。

6、抓住優點,激勵成長

每個學生都有潛力,能否發揮他們的潛力關鍵就在於老師能否幫助他們樹立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我班的朱競豫,開學1段時間後,我發現他對學習興趣不大,上課常開小差。怎樣使他克服這些毛病呢?於是,我細心觀察,希望找到他的閃光點。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日常勞動中,我發現他非常積極,且不怕吃苦。從閃光點着手,在班上我表揚了他。課後,我找他談心,從他勞動中不怕吃苦的閃光點去引導他學習上也應該這樣,相信他是能做到。現在,這個孩子已邁出了前進的步伐。

又如我班的.唐宗澤,這個孩子的學習態度很差,起初的幾次作業馬虎得難以入目。學習不好,紀律不好,所有的科任老師都不喜歡他。他的母親曾對我說:“我的兒子就是這樣,你對他要嚴格些,對他別太客氣。”我微笑着點點頭。我想,嚴格,在教育中,往往有兩種截然相反的做法,我應當選擇哪1種呢?有1次寫作本交上來了,我批閱着他的作文,字型不端正,作業不清潔……可是,認真看了幾遍後發現他寫的作文語句通順,還能用上1些恰當的詞語。看着這篇作文,我彷彿看到了他那顆要求上進的心。我於是在他的作文字上蓋上了醒目的“優”並寫上了“寫得很好!加油!”。在課堂上,我把他的小日記作爲範文向全班宣讀,讓他的閃光點在同學面前得到肯定,看着他那帶着淚花的雙眼,我相信他已經開始進步了。自此以後,我常找他談心,經常鼓勵他,幫助他走上正確的軌道。是啊,真正自暴自棄的學生是沒有的,只要我們──老師,不拋棄學生,學生是不會自我拋棄的。現在,我清楚地意識到,與其說是我的鼓勵使唐宗澤獲得了進步,倒不如說是唐宗澤的進步鼓勵了我,使我對教育轉變那些暫時後進的學生充滿了信心!“讓孩子永遠生活在希望之中”我相信它所起的巨大作用是不可抵擋的。

7、因人而異,把握火候

當老師的都知道,在每個班裏,都有所謂聽話的孩子和淘氣的孩子。那些聽話的孩子,不用我們多說,只要你的1個眼神,1個動作,他就心領神會,能認真的按照你的要求去做;而那些淘氣的孩子呢,經常給你唱反調。劉學鋼就是這樣1個學生。

劉學鋼發育有點遲緩,平時遇事就喜歡問爲什麼,有點犟脾氣。1天早晨剛上課,我就發現他隨手把垃圾丟在自己桌子底下。我當時很生氣,但在課堂我也不因此耽誤上課,就輕聲提醒他,把垃圾撿起來,下課扔到垃圾桶裏。他當時也按要求做了,誰知下課後又扔到地上。我忍無可忍就大聲訓斥他,沒想到的事,他竟然10分不滿地瞪了我1眼,氣哼哼地拾起垃圾就扔到教室門口。我1看他的犟脾氣又來了,來硬的是不行了,馬上換了1副表情,說:“劉學鋼是個講衛生的好孩子,是吧?你會把垃圾撿起來的。”說完我就拉着他的手,同他1起走到教室門口。1邊走他還1邊問:“爲什麼要把垃圾扔到垃圾桶?扔到門口會怎樣?”我就耐心給他解釋。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然把別的同學扔的垃圾也撿了起來,嘴裏還在說:“這是誰扔的垃圾?這麼不講衛生,污染環境。”聽到他說的話,我欣慰地笑了。

總之,小學班主任工作是1項很繁雜的工作,每個班主任都有過酸甜苦辣,特別是小學低年級的班主任,既是老師,又是保姆,要帶好1班孩子,教育好1班人,確實不容易。但小學低年級又是學生剛跨入校門,接受人生觀世界觀的起始階段,因而,小學低年級班主任的工作是10分重要而光榮的。我覺得只要自己充滿愛心,關心和愛護他們,並嚴格地要求和教育他們,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嚴結合,細緻入微,1定會到達令人滿意的效果。

1、訓練學生會坐、立、行

坐,就是上課的時候怎麼樣坐,現在1般都是讓學生把兩條小胳膊重疊着平放在桌子上。不過1定要注意,不要讓他們隨便自己拿筆什麼的,不讓寫的時候絕對不能私自去拿東西。也不要把下巴壓在桌子上的胳膊上,扒在桌子上。這樣坐累的時候可以讓他們靠在椅子背上,雙手放在雙腿上,但是時間不能長,時間長了,他們會偷偷從書桌裏拿東西玩。(包括舉手的資勢)

立,就是上課時候回答問題站的姿勢,包括眼睛要往裏看,回答問題的時候手要放在哪裏。其他站姿,就是體育課上要訓練的了,不用班主任操心了。

行,就是訓練學生排隊,找自己班級的隊伍,站隊要快速、安靜、不擁擠。走路的時候要穩穩當當,不能亂打亂鬧。要注意自己前後都是誰,互相照顧,互相關愛。在走廊裏要右側行走,腳步要輕,上樓梯不要扶扶手,1級1級上,不能推擠打鬧。

2、培養學生能聽、說、看

這裏所說的聽、說、看與語文課要求的聽、說、讀、寫有相似之處,但也有很大的不同。

聽,是訓練學生聽別人說的態度,要認真,要能夠聽進去,準備地聽。不能夠貌似認真,實則什麼都沒聽進去。

說,是指學生說話要完整,聲音要響亮,口齒要清楚。樂於與別人說話,樂於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特別是在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1定不要打消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生回答錯誤的時候,要用婉轉的語言告訴他。

看,是說學生上課的注意力要集中,不能溜號。小孩子的有意注意時間短,因此,在有限的時間內1定要讓學生注意力特別集中,這樣才能使學生更有效地掌握學習內容。

3、注意動靜結合

1年級剛入學的兒童,他們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1定要抓住他們好動、好奇的心理,利用各種活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4肢、腦、眼、口相互配合,提高學生效率。

孩子在注意力集中了1定的時間以後,就要溜號了,這時候,想辦法把他們的注意力再轉回到學習上來,比如:我們可以在他們讀的時候,讓他們配合上手和腳的動作,邊讀邊拍手呀,邊讀邊跺腳啊,總之這個時候不要讓他們手腳有可乘之機,隨便亂動。這樣,手腳和大腦和眼、口1齊動起來,注意力又集中起來了,而且,也使學生的協調能力有所提高了。1舉幾得,何樂而不爲呢!.

4、注意和家長配合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在班級管理中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1言興邦,1言喪邦,家長的話,在孩子的心目中有很大的作用。所以班主任1定要把家長爭取過來,讓他們幫你說話,配合你教育好孩子。這樣,你在家長中有威信,自然也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起了形象,孩子也會相信你,喜歡你,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1年級的班主任,面對的是從幼兒向小學過渡的兒童,這個幼小銜接的過程很是不容易,1定要有耐心、有愛心,對孩子要和風細雨,對孩子心靈倍加呵護,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孩子在你的雨露下成長起來。

近幾年來,隨着入學年齡的提前,獨生子女家庭的增多,1年級班主任工作的擔子越來越重了。每年,我都接手1批剛從幼兒園畢業的小娃娃,1年後,又把他們1個1個地送上2年級,這其中既有成功的喜悅和自豪,又有失敗的苦惱和自責。正反兩方面的經驗,使我越來越成熟,我深刻認識到,要做好小學1年級的班主任工作,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抓住教育的契機,定好第1面的調

每年新學期開始的第1個月,爲了把握住教育的最佳機會,我總是先做好3件事。第1、和學生見好第1面。首先,我開誠佈公地把自己的姓名、經歷、興趣和愛好介紹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就象媽媽1樣和藹可信;其次讓他們1個個地上講臺來進行自我介紹,透過介紹,瞭解他們的家庭生活、周圍環境、個人交往和興趣、愛好等情況,這樣,在較短的時間裏,我就對學生有了1個基本的、也是全面的瞭解,學生也消除了對我的陌生感和害怕的心理,和他們交上好朋友。2、留心觀察學生,逐個瞭解他們的思想、學習情況和心理、性格特點,對每個學生的情況儘可能做到全面瞭解,心中有數。3、加強常規教育。如:上課要認真聽講;小朋友之間要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就象親兄弟、親姐妹1樣;用別人的東西要先爭得主人同意;……等等讓學生1上學就知道哪些事應該做,哪些事不應該做。明確學生頭腦當中的是非觀念。

2、爲人師表,做媽媽式的好老師

1年級的孩子年齡小,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都很差,班主任老師除了要教給他們知識以外,更多的是教給他們1些做人的道理,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在這裏,老師的言傳身教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例如:每天早上,我總是趕在孩子們前面走進教室,和他們1起打掃衛生,看到地上的廢紙,我總是第1個撿起來,在我的帶動下,同學們都能自覺做好值日,當好“衛生小衛士”;每天放學,我總是幫學生穿好衣服送他們回家;每當學生生病或受傷的時候,我總是毫不猶豫地陪着他們上醫院,像媽媽1樣照顧他們……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健康地成長爲1個懂得關心和幫助別人的人,1個有愛心的人。

3、多給孩子1點寬容,相信他們也是1種教育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生命既是1種強大的生命力,同時也是1種脆弱的極易損傷的珍品,有時只消1句冷酷無情的話,就足以扯斷1根纖細的生命線。”小學生的心是稚弱的,如果老師說話不考慮後果,不講求方法,就極易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至於影響他的1生。所以小學生更需要理解、需要寬容。新時代的少年兒童,他們富有幻想,敢於實踐,常常有1些近乎離奇的想法和做法,另外,1年級的小學生自制能力較差,是非觀念不10分清楚,容易幹傻事,犯錯誤。對此,班主任老師要能理解,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1羣單純的孩子呢?當他們犯錯誤時,班主任老師不能只是簡單地批評,甚至訓斥體罰,應該對他們犯錯誤的具體情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教育,相信他們才能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從而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學生1旦認識和改正錯誤,就要寬容,要鼓勵他們再接再勵,這樣做,容易加深學生與班主任的感情交融,取得事半功培的教育效果。例:新生剛入學不久,我沒收了5輛玩具小汽車放在講桌上,下午放學的時候不見了兩輛,第2天又丟了兩輛,講臺上只剩下1輛小汽車。其實我1分析就知道是誰拿走的,可是如果我直接挑明的話,恐怕拿車的同學迫於害怕的心理不會承認是他拿的,相反還會給他造成1種心理負擔。於是,我在班上說:“小朋友的東西都放在桌子上,老師不能隨便去拿,我要用的話,必須向小朋友去借,你同意了,我才能用。同樣,老師的東西放在講桌上小朋友也不能隨便拿,你要用的話,必須向我借,我同意了,你才能拿。對嗎?”“對。”聲音特別洪亮。我接着說:“今天,老師桌子上的玩具小汽車被1個同學拿去玩了,沒有告訴我,我希望你玩完了及時還給我,如果你覺得自己做錯了的話,請在今天下午放學前把小汽車放到講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