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醫學本科生對醫學心理學教育現狀的調查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1.2W

醫學心理學作爲醫生處理醫際與醫患關係的重要學科,早已爲廣大專家學者廣泛重視。一方面,作爲理解病人心理活動的重要知識手段,醫學心理學在幫助醫生進一步地理解處理醫患關係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另一方面,作爲一名社會人,合理得當地處理人際關係亦是十分必要,醫學心理學也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基於此,醫學院校的心理學教育成爲培養醫學生的關鍵一步。文章透過對正在學習“醫學心理學”的醫學院學生進行走訪調查,對醫學生醫學心理學的教學現狀進行分析並結合現狀提出改進措施。

醫學本科生對醫學心理學教育現狀的調查研究論文

1 方 法

調查問卷的調查對象爲中國醫科大學正在進行醫學心理學學習的大四年級學生,包括臨牀醫學專業、醫學影像學專業等醫學相關專業。問卷由15道選擇題構成,涉及內容包括對“醫學心理學”課程的態度、對該課程設定的意見、對任課老師的評價,以及對該課程內容的掌握情況。問卷共發出115份,收回有效問卷109份。將數據錄入SPSS 13.0 統計分析。

2 結 果

2.1 學生對待該課程的態度

調查結果顯示,有大到半數同學對待該課程態度較好,在其中有13人很重視醫學心理學課程,認爲其爲醫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但其中也有一部分同學因爲該課程內容較爲抽象,認爲心理學理論是“僞科學”而放棄學習。有超過60%的同學因課程中穿插有心理學電影欣賞部分及微表情、夢的解析等有趣的小知識而對該課程印象較深,僅少數同學對該課程沒有印象。

2.2 學生對該課程的掌握程度及收穫

調查問卷設定了三道有關課程具體內容的問題,約13%的同學可以完全掌握,將近半數同學可以部分掌握,但仍有30%同學表示完全沒有聽過。10%以上的同學認爲該課程的意義大於其他基礎醫學課程,是作爲醫學生日後工作生活的重要知識,30%的同學則認爲其與其他考查課學科並無太大區別。超過半數同學認爲學習課程後能得到一定收穫,有30%同學僅僅對心理分析、心理學冷知識有印象,極少數同學沒有任何收穫。

2.3 學生對該課程設定的意見

學生對該課程設定的總體印象幾乎爲設定合理、課程單調、課程內容誇張荒謬各佔1/3,僅極個別同學認爲課程設定很不合理。對於上課時間的設定也各持己見,認爲在大一所有醫學課程學習之前上、在大二學習了一部分醫學課程之後上、在大學醫學課程全部學習結束之後上,以及貫穿於所有醫學課程之中四種意見幾乎各佔相同比例,其中在所有醫學課程之前學習略多於其他。對於課程的考覈方式,超過半數同學認爲授課方式很重要,要多增加與患者溝通及醫學生日常交際方式的學習,僅少於5%的同學認爲考覈形式過於單一,達不到督促學生學習的目的。75%以上的同學認爲授課老師負責投入,僅極個別同學認爲老師講授不滿意。

2.4 學生平時對心理學的應用

透過對學生生活中應用中醫學的情況調查,60%的同學表示平時僅在心理學微表情等有趣的小知識時有幫助,22%的同學表示看一些心理學小電影和書籍。極少部分同學經常研究心理學專業文獻,或查閱心理學雜誌。

3 分 析

3.1 學生對於該課程態度較爲積極,較之前有明顯改觀

有超過半數同學對於該課程有認真對待的態度,在其中也有一部分認爲該課程超過其他醫學課程極爲重要而特別重視。與以往文獻報道中比較可見,或由於近年來醫學心理學課程的規範以及社會輿論對於醫患關係的重視,醫學生對於醫學心理學的重視有了明顯的提升。心理學電影欣賞及微表情、夢的解析等小知識往往是學生興趣所在,也是學生能留有較深印象的部分。但該課程目前採用開卷考試的形式也使得一些以考試爲目的的學生對該課程缺乏認真的態度。

3.2 學生對於該課程掌握程度有待提高

從調查中對於該課程核心內容的抽查來看,僅極少數同學可以完全掌握,相當一部分則僅僅有印象。一方面,很大程度上由於該課程考覈標準較爲容易,學生一般不會利用課下時間複習或鞏固,從而導致知識的掌握程度較欠缺;另一方面,由於課程的性質,學生的興趣點往往在於心理小實驗上,其更側重於實驗現象而對於其深層次的心理學知識則掌握不熟。

3.3 學生對於課程設定意見不一

“醫學心理學”雖有較長的歷史,但我國課程的規範化卻時間不長,課程設定方面較難滿足所有人的需求。較爲集中的意見還是在於教學形式的設定上應更加豐富多樣,反映出來的問題多爲實驗分析部分,形式合理但執行力不足而導致課堂效果受到很大影響。授課教師往往更注重理論的講解,而對於現象與理論相聯繫的重視不足,缺乏對學生理解知識規範的指導,而對於一些態度不認真的同學則更缺乏約束力,都直接或間接導致了學生對於實驗的理解停留在“聽故事”階段。另外,對於考覈形式,學生也樂於因該課程簡單的考覈而減輕總體課業的負擔。課堂要求不嚴,考覈簡單都缺乏了對學生學習該課程的約束力,但對於學生而言,實際上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因而總體上並無較多反對意見。

3.4 該課程對學生及醫學心理學價值觀的形成影響不大

對比學生學習前及學習後對醫學心理學態度的變化不難發現,學生的心理學運用並無實際意義上的改變,對於社會上輿論關注的熱門醫患關係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關注度,有一部分同學無法給出醫學心理學的理解看法。一方面,對於一部分優秀的當代大學生尤其是醫學生而言,對醫學心理學的關注早已形成習慣,其在該課程的學習之前早已掌握一定的醫學心理學知識;另一方面,由於課程的設定上存在不足,使得學生從該課程的收穫有較大侷限性。

4 解決措施

目前,學生對於該課程的態度與積極性都有較大改觀,改變醫學心理學教育現狀的關鍵則在於讓該課程的設定更具科學性與合理性。

4.1 改變課程時間的設定

學生對於該課程的授課時間各持己見,因此讓該課程的'授課時間更具彈性化是解決的關鍵。首先,在入學教育階段增加一定的醫學心理學教育,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早期的醫學實驗有更多心理學方面的認識,也便於在當時醫學新生有較大熱情時讓其在日後的學習生活中合理學習運用心理學知識;其次,在保留目前大四年級學習“醫學心理學”主要知識的基礎上,在其他醫學課程中增加相關的醫學心理學部分,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並形成完整的教學體系。

4.2 適當提高考覈標準

在不增加學生實際負擔的基礎上達到促進學生掌握知識的目的,首先,要減少基礎知識的考查而增加對學生心理學運用的考查;其次,可以將課堂中學生對實驗理解程度表現以一定比例計入最後的總成績。基礎知識考查的減少,避免了學生因大量機械記憶基礎知識增加負擔,重點考查學生的認識理解,也可以督促學生重視課堂內容的學習。將課堂的表現計入總成績也可以約束學生的課堂行爲,對課堂效果的提高有很大作用,從而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多樣化課堂。

4.3 豐富課堂形式

雖然目前的教學形式已不再是完全以老師講解爲主,但其還存在有形式單調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心理實驗也被普遍反映過於形式化,缺乏真正的意義。首先,以教師與學生活動各佔一半的比例安排課堂內容是較爲合理的。教師應以最簡明的方式用半節課時間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其餘時間則交給學生自由討論或向教師提問。其次,要求學生彙報學習情況是很重要的也是目前尚缺乏的。不僅約束學生自主學習與思考的過程,也讓教師能夠了解學生對於知識的掌握程度。另外,應給予對醫學心理學興趣較大且平時表現優秀知識掌握較好的同學向全班展示的機會,可以是心理學小實驗,也可以是自己的理論知識的理解,從而豐富課堂,真正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

5 結 論

隨着社會輿論對醫患關係關注的進一步增強,醫學心理學的運用越發受到人們尤其是醫學生的重視,而在本科學習中,科學有效地完善其課程設定,更加多樣化的課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達到啓蒙的作用,使學生對於醫學英語的學習方式得到進一步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