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離散數學的過程性評價探索

學問君 人氣:6.24K

在離散數學課程中採用過程性評價能夠更爲全面地評價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離散數學過程性評價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檢視。

離散數學的過程性評價探索

摘要:針對離散數學多采用一次終結性閉卷考試評價方式的不足,結合離散數學的課程特點,文章提出過程性評價的具體方案,即採用階段性考試、討論課、課堂表現、自主學習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做出綜合評價。

關鍵詞:過程性評價;討論課;積極性;自主學習

引言

離散數學是計算機專業必備的數學基礎課程,對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歸納構造能力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理解和掌握好該課程的內容對於學生在計算機學科及相關領域的良好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門課程具有概念多、理論性強、高度抽象等特點,如何提高離散數學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是一個值得研究和探討的重要問題。筆者將結合教學實踐,對該課程的評價方式進行探討。

1 離散數學課程的教學評價現狀

離散數學課程通常採用的評價方式是一次終結性閉卷考試。這種評價方式的缺點是容易導致學生平時鬆、考前忙、考後忘、用時慌的情況,導致我們不能很好地實現開設該課程的目標;而且它制約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提高,不利於培養有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學生;再者,期末一次終結性的考試無法及時反饋教師的教學效果及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利於師生進行交流,不利於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和學習方法做出及時的調整,容易造成教與學的脫節。筆者針對上述種種弊端,結合離散數學本身的特徵和當前的教學狀況,對離散數學課程的教學評價體系進行了改革探索和嘗試,在教學實踐中採用了過程性的評價方式。

2 過程性評價的教改實踐

過程性評價是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的一種考評方式。過程性評價採取目標與過程並重的價值取向,對學習的動機、效果、過程以及與學習密切相關的非智力因素進行全面評價。筆者所在的教研團隊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改變了過去對離散數學課程採用一次終結性考試這種單一量化評價方法的狀況,探索促進學生髮展的多種評價方式,嘗試建立多元多次常態化的知識和能力的過程性考覈評價體系。我們的過程性評價具體實踐方案包括平時作業、階段性測驗、課堂表現、討論課以及透過QQ羣、Blackboard教學平臺自主學習的多元化評價內容。下面就各項較有特色的評價內容,結合我們的實際做一些分析和探討。

2.1 階段性測驗

縱觀中外多種離散數學教材,不論是耿素雲、屈婉玲、張立昂編著的已被國內多所高校選作教材的經典中文教材《離散數學》,還是在國際上廣泛使用、在同類教材中具有相當權威性的、Susanna S.E編寫的Discrete Mathematicswith Applications,教材內容大致相似,都包括數理邏輯、集合論、代數系統和圖論4個相對獨立的方面。鑑於離散數學課程內容的這一組成特點,我們對上述4部分內容按授課進度分階段進行測驗,以此取代期末的一次終結性考試。也就是說,總共進行4次相對獨立的單元測試,測試內容分別涉及數理邏輯、集合論、代數系統和圖論,每次測試選取4-5道凝練各部分核心內容的題目。然後根據授課時間的長短分配各次測試成績所佔的比重。具體來說,離散數學是每週3個學時,共計54個學時的課程,上述4部分內容的課時分配及各階段測驗成績所佔比重如表1所示。實踐表明,這種形成性評價的做法能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質量和結果,幫助學生調整學習狀態,並且有利於教師及時矯正學生獲得的課程評價。

2.2 課堂表現

課堂表現主要包括學生的課堂參與以及課堂學習狀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理解教學內容的最佳方法就是參與。我們把課堂參與這一隨機評價列入過程性評價體系當中,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水平,創建一個積極的、師生相互支援的學習環境。一方面我們針對課程內容精心設計了不同層次、富有啓發性的問題,來檢查學生課前預習、課堂學習以及課後複習的效果,進而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智力。比如,先讓學生參與到蘇格拉底三段論、哥尼斯堡七橋問題、迷宮問題、地圖染色問題等這類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再引出相應的理論,對於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很有幫助。用一個個具體的例子引導學生構造出鴿籠原理、握手原理等數學原理,能夠培養學生的歸納構造能力。另一方面,爲了量化課堂表現的評價,我們在學期初就讓學生自由組合成7~8人的小組,每次上課時都請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集中入座,小組每一個成員輪流記錄本組成員回答教師問題、向教師提問或者主動闡明自己觀點的情況,並給這些表現評分。同時,教師透過語言表揚、眼神鼓勵以及記錄等方式隨機對學生進行評價,及時給學生肯定和鼓勵。教師還會不定期查閱各小組記錄,對沒有參與或者參與不多的學生給予更多關注,主動向他們提問,鼓勵、引導他們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課堂表現的最終評價以學生之間的互評爲基礎,教師再進行適當調整。實踐證明,這些做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參與的程度和學習的積極性。

2.3 討論課

討論課是指教師把一些疑難問題、熱點問題或者與實際緊密結合的問題佈置給學生,指導學生蒐集、查閱、篩選相關資料,組織學生們進行探討,以期達到消化吸收所學的理論知識、增強實踐技能的一種知識獲取方法。這種方法能夠給學生留出自由想象的空間,讓他們有發表個人見解的機會,對於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思維能力、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大有裨益。離散數學是一門在計算機科學中有着廣泛應用背景的數學課程。把討論課納入該課程的評價中能夠反映出一次終結性評價容易忽視的方面,而這些方面的內容對於學生的發展往往十分重要,比如:口頭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學知識的能力以及應用數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如何在離散數學課程中設定討論課以及如何對學生在討論課的表現進行評價呢?可以從離散數學課程的4部分內容出發,設定相應的討論議題供授課教師根據課時安排和學生興趣來選擇。在講授數理邏輯時,選取福爾摩斯推理偵探小說中的例子作爲討論議題,讓學生把故事中的關鍵事件用形式邏輯符號表示出來,並要求他們利用所學的推理原則做出有效推理,得出正確結論,使學生體會到學以致用的快樂。再如,集合論中對無窮數的理解是一個難點,也可以把它作爲討論的議題,讓學生們蒐集不同的資料、舉出恰當的例子來解釋可數無窮的.涵義,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學習代數系統時,我們引入密碼學中的公鑰密碼系統(特別是RSA公鑰密碼系統)或者當今熱門的雲結構來討論,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讓他們瞭解到當今科技的發展動態。至於圖論,這部分內容因其有極廣泛的應用,這些各種各樣的應用實例都可以適時的選爲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討論話題,比如:城市道路的設計模型、全國大型物流集散地的選定等。在選定討論課議題之後,分小組進行,學生在各個小組組長的帶領和組織下完成討論課課下各環節,包括查閱、採集和篩選資料,選定演講人員和內容,製作演講稿等準備環節。課堂上,各小組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派一名或多名成員上講臺演講,向全體學生和教師講述小組討論的成果。期間,學生和教師都可以提問,並請演講者或者演講者所在的小組成員作答。討論課的評價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組長根據本小組成員在整個討論課活動中的表現,特別是課前準備中所作的貢獻給每人評分,並且附上評分的依據和理由,這主要考覈個人課外的學習情況;二是由各組組長和教師對每個小組在演講和問答環節中的表現做出評分。討論課最終的評價是以小組的總體得分爲基準,結合組長給成員的評分對每一位學生評分。   2.4 自主學習

我們重視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爲學生自主學習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多種渠道。每次開學初,我們都將製作更新好的離散數學教學大綱、教學進度表和電子教案公佈在學校的Blackboard網絡教學平臺,學生可以隨時下載,很方便地進行預習和複習。透過該平臺我們製作了各種有特色的模組來記錄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和結果,其中包括模擬測試、學習博客以及討論區等。同時我們爲選課學生建立QQ羣,學生們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QQ羣上討論。這樣既方便師生交流,也方便學生與學生交流,形成一個很好的交流渠道。平時教師也可以接收學生反饋的意見,及時對教學進行調整和改進。對自主學習的考覈與評價,我們主要是藉助Blackboard網絡教學平臺自帶的統計功能來實現的。Blackboard網絡教學平臺可以直接提供每位學生參加模擬測試的次數及成績,也可以記錄學生參與討論的次數。我們按每次有效測驗或每次參與討論計1分、滿分10分的方式給出自主學習這部分的評價。以上這些渠道和方式,可將學生引導到深層次的學習方向上來,讓他們有意識地進行學習,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自發地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從而有利於真正提高學習的質量和效果。

離散數學的過程性評價由平時作業、課堂表現、討論課、階段性測驗、自主學習多個部分有機組成,相輔相成。平時作業能夠使學生及時複習課堂講授的內容,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課堂內容;課堂表現能夠考查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程度;在當今科技整合的時代,討論課能夠指引學生找到學習新知識的方法,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這對於計算機學科及相關領域的從業人員來說非常重要;階段性測驗能夠促進學生及時總結學習成果,幫助他們檢測學習效果;自主學習倡導學生利用多元化的渠道進行學習。最終我們結合課程的特點和開設課程的目標,按表2所示的過程性評價成績構成來構建整個過程的量化評價。

3 過程性評價方案實施的效果

在離散數學課程中,實施上述過程性評價方案,以此來取代一次終結性閉卷考試的做法,是筆者近年來在深圳大學進行的一項教學改革實驗,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每學期授課結束後學校要組織學生對任課教師進行測評,測評內容包括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方面,各項內容的測評成績均以95分爲最高分封頂。這項工作是在學生知道成績之前完成的,並且教師在評定學生最終成績之後才能查詢測評分數,所以測評結果與學生成績是相對獨立的,能夠真實地反映出學生對教學質量的認可程度。表3所示爲過程性評價實施前後、學生對同一位教師講授離散數學課程的教學測評比較。

從表2中學生給出的測評可以看出,採用過程性評價的離散數學課程在深圳大學全校課程的相對排名從63.64%的中游水平上升到17.09%的前列,說明採用的過程性評價方案及其實施得到了學生們的肯定。

另一方面,我們對過程性評價方案實施前後學生的測試成績進行了對比分析,從學生的成績分佈中可以看出,過程性評價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改善學習效果都有積極作用。表4所示爲同一位教師在過程性評價實施前後、其教授的知識儲備相似的學生在難度相當的離散數學測試題中取得的成績分佈比較。

從表4所示成績分佈可以看出過程性評價實施後學生的測試成績得到了普遍提高,取得85分及以上成績的學生人數大幅增加,這說明採用的過程性評價方案及其實施有利於提高學生成績、改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過程性評價方案實施後,不論是學生對教師的評價還是學生自身的學習成績,都有了顯著的提升,說明了對離散數學課程實施過程性評價的方案,在實際教學中確實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改革效果。

4 結語

在離散數學課程中採用過程性評價能夠更爲全面地評價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我們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去判斷學生的學習狀況,而學習過程中的評價又反過來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生參與評價,不僅增進了師生之間的關係,而且使得學生能夠換角度去思考學習問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當然,在實踐中我們也體會到過程性評價有它的侷限性。過程性評價自始至終貫穿於教與學的全過程,評價工作細小瑣碎,這容易使個別學生不堪其煩,也給教師增添了許多負擔。如何提高評價的技術、簡化評價的工具,使其在實際中高效可行仍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努力。

參考文獻:

[1]高凌飈.關於過程性評價的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04(10):15-19.

[2]巫麗芸.討論課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以高校“經濟地理學”課程爲例[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0(6):72-75.

[3]吳濤.計算機圖形學教學改革探討[J].福建電腦,2007(5):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