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在美術教學中如何巧用多媒體論文

學問君 人氣:1.07W

摘要: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一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更要體現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單純的美術教學已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多媒體的運用,能把老師的講轉化爲引導學生主動的學,多媒體課件透過展示文字、圖片、動畫、視頻、音頻等,使美術教學內容圖文並茂、形象直觀,讓抽象的說教變爲形象的演示,使枯燥呆板的教學模式變得豐富多彩。所以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既能開闊學生視野又能提高教學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美術教學中如何巧用多媒體論文

關鍵詞:多媒體 教學 情境 趣味

一、運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

我們上課前必須設計一些使學生感到新鮮有趣、有吸引力的多媒體課件來創設趣味情境,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投入到本課學習中,並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使用文字、語言、動作等表達方式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有時爲了教學的直觀,教師會藉助實物、模型、掛圖等教學輔助工具來演示和闡述所講內容。但我們知道,這些教具都有一定的侷限性,而多媒體教學課件則彌補了它們的不足。因此,美術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學習現代多媒體技術,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設計、製作多媒體課件,把豐富的網絡資源應用到美術教學中去。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應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特有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使每位學生都享受到學習成功的樂趣。

二、營造課堂教學氛圍

美術課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是實現形象教學、寓教於樂的最好選擇,它能清晰形象地顯示美術的圖畫,變模糊爲直觀感受,使學生在歡樂愉悅的形式和氣氛中去理解知識、得到知識、運用知識。對於語言難以描述又無法讓學生親自實踐的內容,多媒體課件就可以設計一個簡單快捷的學生反饋知識的方式,在電腦上實際操作排列圖案,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一目瞭然,能取得任何手段都難以達到的效果。如《汽車造型》這一課,我在多媒體上模擬各種汽車形態,讓學生自己參與,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汽車的認識,而且在討論中想象能力既全面又各有新意,整堂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是在一個愉悅的氛圍裏超水平完成了作業。很明顯,傳統的教學方法難以將這豐富的資訊表達清楚,而利用多媒體教學卻正好能夠表現這些豐富的資訊。

一是可以透過中西人物畫作品的比較,讓學生感受出中西方人物畫不同的造型手法;二是透過一系列很有代表性的故事,讓學生了解到“神”與“形”不同的辯證關係,提高學生內在的美術修養。

三、重點解難

由於課程內容的多樣化、學生生活經驗及閱歷不夠豐富等原因,不知從何入手,許多教師喜歡滿堂灌,直接把現成的、習得的鑑賞知識和盤地端給學生,導致整個教學過程機械化,學生缺少了一個思考的空間。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抓住作品中最感人的地方,啓發學生帶着問題去思考、去學習,可以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如:爲了讓學生感受到西方美術的高貴與典雅,首先把文藝復興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給學生,再加上教師繪聲繪色地對作品背景加以解說,學生各抒己見的議論,課堂教學異彩紛呈、井然有序。

四、情境體驗

電教媒體有色彩豐富的畫面、生動可感的聲音,有利於創設特定的情境,學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彷彿觸手可及,引發了他們極大的興趣,喚起了他們探索的慾望,學習便成了輕鬆愉快、主動求索的過程。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21世紀,社會科學技術高速發展,對學生具有創新能力的要求比過去任何歷史時期都強烈。歷史的航船進入了新世紀,人們稱之爲資訊時代——多媒體時代。電腦多媒體教學,是課堂教學中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讓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動手能力有更快的飛躍。

美術在新的理念下有了新的教學模式,因此得到了社會的'進一步重視。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一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更要體現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單純的美術教學已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而電教媒體的運用,能把老師的講轉化爲引導學生主動的學,使枯燥呆板的教學模式變得豐富多彩。所以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電教媒體,不僅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擴大學生的視野,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總之,多媒體輔助教學,是課堂教學中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多媒體技術已經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它集合了視覺藝術和聽覺藝術,讓我們的課堂教學變得異彩紛呈,能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由被動學習轉變爲主動學習,使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動手能力有更快的飛躍。多媒體的介入,也讓學生圍繞教師的設計引導,主動動腦思考,完成本課的重難點,使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了出來,從而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

參考文獻

1.葉承選《充分發揮多媒體在美術教學中的作用》。

2.朱慕菊《走進新課程》.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3.漆權《創新與創新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