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尼采在《善惡的彼岸》第一章中對哲學的改造論文

學問君 人氣:2.94W

作爲“一種未來哲學的序曲”,《善惡的彼岸》必定要以“哲學的改造”爲主題,因爲任何一種“未來哲學”的提出,都意味着對過去“哲人們的諸種偏見”進行徹底的反思,並透過這種反思來重建可靠的地基,來展開“未來”的維度。《善惡的彼岸》因此是一部革命性的作品,而哲學的革命又關係到“未來”的生成。因爲單純的時間延續並不足以構成歷史,尼采在現代性中恰恰看到了歷史終結的可能性—雖然時間還在延續,但人類已經失去了超越的慾望,已經不再奮力張弓,不再是一支射向未來的“慾望之箭”。在歷史的終結處,尼采看到的不是絕對精神的自我認識或自由人的聯合,而是了無意義也不再尋求意義的末人。現代性的危機是意義的危機,是“目標”的缺失或“永恆爭執”的遺忘,是生命在失去了終極關懷之後,彷彿一盤散沙,零落在生產和消費的日常重複,失去了“精神的困迫和精神之弓的全部張力”。現代性危機的實質,在尼采看來,是哲學和宗教的危機,並且歸根結底是哲學的危機。

論尼采在《善惡的彼岸》第一章中對哲學的改造論文

一、形而上學的前提與真理之愛的`前戲

“假如真理是一位婦人”,前言的這個戲謔性開頭不僅爲“序曲”定下了嘗試和誘惑的基調,而且也已經包含了其形而上學批判的核心要點,即形而上學家雖然渴慕真理,卻不解真理的性情。他們帶着“可怕的嚴肅和笨拙的糾纏”去追求真理,想要急切地直奔主題,因此而忘記了決定性的“前戲”。他們不懂女人,是糟糕的求愛者。尼采在此戲仿康德,把形而上學家稱爲“教條主義者”。.他們沒有預先對地基進行足夠的勘查,就開始建設雄偉的形而上學大廈,結果只能在懷疑主義者的攻擊下倒在廢墟之中。然而,形而上學的終結並非哲學的終結。尼采和百年前的康德一樣要改造哲學,要把哲學從教條主義迷夢中驚醒,可與康德不同,他的入手點並不是人類的理性能力,而是人類的生命需要。

二、靈魂的權力意志結構與權力意志的靈魂學內涵

第12節位於第一章的中心,而位於第12節中心的是靈魂問題。如果把全部第一章看作一幕以“形而上學批判”爲主題的戲劇,那麼這幕戲劇的戲劇處,那出人意料的轉折,首先出現在第12節:“我們私下裏說說,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擺脫‘靈魂’概念本身,沒有必要因此而放棄這個最古老也最值得尊敬的假說之一。”.尼采在此透露出,他的形而上學批判並不單純以解構爲目的,而是要透過駁斥基督教的靈魂原子論(Seelen-Atomistik).來改造靈魂概念:“重新理解並細化靈魂假說的道路是敞開着的:像‘有死的靈魂’、‘靈魂之爲多元主體’以及‘靈魂之爲慾望和情感的社會構造’等概念此後正要在科學當中享有公民權。”.尼采的新靈魂學開啟了靈魂原子的黑箱,也打破了精神與身體、理性與慾望的截然二分,將靈魂的整全納入視野,並將靈魂內部的構造和秩序重新規定爲基本問題。

三、哲學的改造與現代性的克服

尼采在改造舊哲學的第一章末尾兩度使用了“wieder",這提示我們,他的“未來哲學”其實並不像初看上去那麼新鮮,而是十分古老的東西。早在柏拉圖那裏,靈魂學就以靈魂的社會構造和統治關係爲核心內容。只不過,柏拉圖的靈魂學後來被建基其上的形而上學和道德學說遮蔽了。尼采對哲學的改造其實是對柏拉圖主義的柏拉圖式改造。.只不過,總是缺乏的愛若斯(Eros)這一次被總是充盈的權力意志所取代。可無論是缺乏還是充盈,精神之弓都將不斷被拉起、張開,哲學的愛慾都將重新被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