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分析舞蹈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論文

學問君 人氣:3.21W

作爲藝術高校一名舞蹈教師, 有義務也有責任去關愛我們的學生, 不僅僅是學習和生活還有他們的身心發展。 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發揮有效的作用, 去打破專業教師只在教室面對該系學生施教教育方法。 把舞蹈運用到心理健康教育, 也就是心理學和藝術活動相結合, 來加深當代大學生對的心理健康的認識理解,進一步提高教學實踐。 大學培養人才的本質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對國家建設,社會做貢獻有用的人。 所謂綜合素質就包括了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 在過去文化、思想、身體素質被列爲重點, 而心理健康教育在課程的比重不到5%。

分析舞蹈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論文

隨着近年來的調查表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越來越不樂觀; 因厭學曠課乃至退學,學習壓力大考試不及格,發生跳樓事件,校園集體打架鬥毆導致嚴重過失殺人,與教師發生矛盾出現報復心理等等。 在2002年的一次統計, 我國大學生患心理疾病達到18.46%並呈上升趨勢 。 因此各高校已逐漸重視起來採取各種解決途徑方法。 如宣傳手冊、校園廣播、牆報貼、心理課程、教學心理網絡諮詢平臺多種多樣, 最終目的都是引導大學生有着健康的身心。

本文從舞蹈與心理健康結合提高身體素質, 愉悅學習豐富校園精神文化爲出發點來調整心理問題,疏導情緒,樹立積極的人生觀。 其途徑以心理健康教育爲理論,舞蹈多形式教學爲實踐來開展,培養學生健全的身心。 學生透過舞蹈肢體動作來訴說內心情感是心理的疏導,調整,甚至宣泄。也是培養自尊、自愛、自信心的一個教學過程。因爲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培養大學生的能力和開創精神,也是當今高校教育的目標和原則。

一、 舞蹈與心理健康結合的教學的出發點

(一)標準:心理健康包括身體、精神、社會適應力和道德品質它不是要求達到十全十美的狀態,而是一個人狀態的穩定在突發情況下或逆境中要有自身抵禦消極,意志堅強的心理和適應環境做出積極的反應這樣才能最大的發揮人的潛質實現自我。結合心理教育課程我們把舞蹈融入其中分爲三個層面開展:

(1)普及基礎知識。

(2)肢體語言解析心理異常,集體配合舞動增加彼此信任默契感。

(3)即興舞蹈真實抒發內心情緒。

(4)校園實踐。使學生首先學會了解自我、心理自我調整法其次意志堅定、品質健全最後人際交往友善、適應能力良好。

(二)原則:全體性在整個高校開設舞蹈心理輔導課程,改變以往的心理教育只是面對“問題”學生或是有一定心理障礙的學生爲對象,一定要爲全體學生服務,既可以引導優異的學生助人又可以使自卑的學生大膽走出心理障礙。這就要求我們教師的工作出發點要深入瞭解調查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以多數學生的.需求爲參照來制定具體措施教學方案。主動性在這門課程中教師以引導學生爲主,來啓發興趣思維,調動積極性和學生的自我指導支配能力。把被動學習在無形中變爲主動和自覺的學習過程。改變枯燥乏味的教授給學生平臺他們自己做主展示自我。教師只需把握住引導鼓勵促使學生自覺的融入並大膽嘗試用肢體抒發情感,消除不良情緒。

二、運用舞蹈心理治療促進身體心素質所具備的優越性

衆所周知運動有利於身心健康, 體育運動中的打球,游泳,騎車、啦啦操這些都有利於提高身體機能, 如肺活量的增加, 血管保護、血液循環等。特別是有規律的中強度的運動(最大心率60%—75%)每次半小時,可以減少負面情緒精神壓力造成的心理負擔和改善; 而舞蹈的訓練強度除了符合人體的需求還因爲它形式的多樣內容豐富, 有旋律節奏的變化更能啓發學生的創造力, 能使學生堅持下去。特別是當代大學生正是想法多,敢於嘗試的年齡階段,單調的鍛鍊、緊張枯燥的學習、 考試前的壓力更使他們容易產生叛逆消極情緒; 而愉悅的舞蹈配合音樂的節奏變化到達真正的身心整合。 舞蹈心理治療是藝術學與心理學的結合首先並不需要舞蹈專業基礎就是以音樂爲背景放大自己的內心情感,在自我意識下起舞, 肢體語言代替語言雖不會像我們說話那樣一字一句的清晰準確但卻有着難以按捺的內心世界。

1.自主愉悅性 。表演 ,單一的形體減肥不是目的,而是以娛樂、審美、精神文明的活動。 由此並滲入到生活學習各方面,而娛樂性又是以大衆爲基礎,性別,人數不限,形式不限可拉手擁抱,位置多樣變化也是相互交際的一種形式。 簡單易學更允許自由即興發揮,娛樂性極強的校園活動。

2.創新精神和美育心理。 舞蹈的形象視覺性讓學生在自覺性主動性中學習中透過審美欣賞,創造做到自我感化,從而喚醒學生的精神力量並轉化爲情感抒發,以情帶動。 由自己全身心感受來提高審美的同時想象力、領悟力、判斷力、察覺力的加強更能清楚認識真善美。 長期堅持下來可以使學生在物質上的盲目追求轉化爲精神需求,也就減輕了學生的各種壓力焦慮,抑鬱情緒。 健康的舞蹈在愉悅中又具有教育性,思想上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教育”。

3.提高藝術管理活動能力。 以學生自主自覺性學習創新爲切入點,學生在完善自我同時也會知道怎樣有計劃有組織地去進行集體活動的安排籌劃。無論是對個人還是集體都是有益的。綜上所訴在練習舞蹈的過程中逼近感受快樂展現自我還能增強勇氣鍛鍊意志力也加強了同學交流團結,因此舞蹈更能推動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教學實施的步驟

初級階段——遊戲切入先認識自己身體各部位瞭解它們的關係,彼此配合可表達怎樣動態靜態的心理情感。 中級階段——透過兩人幾人的肢體配合彼此建立信任互助關愛。最後階段——即興, 利用空間時間來自我創新編排表達所想訴說的內心世界。 在探討實踐期間以現代舞爲列。

四、舞蹈促進身心健康的意義

1.適合廣大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通 過 正確引導和規範教學指導會逐漸受到廣大學生的喜愛並由被動變爲主動學習並且不受專業的過多要求;身體機能水平提高,素質加強,在潛移默化中有助於完善自我身心。 用身體作爲媒介傾訴內心情感更具有渲染性。 身體和內心相互交融,不斷整合才符合當代大學生的面貌。

2.在優美音樂的烘托下舞蹈能使人放鬆或歡快起來,使人體的血流量、神經細胞興奮度調節到最佳狀態,從而改善和提高機體內的功能,心肺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據資料調查顯示:“舞蹈對神經系統的改善作用比其他形式的人體運動更爲有效。 神經過程的興奮性與抑制性變得更加均衡,中樞的協調功能很強,也可以承受較大的刺激和精神壓力, 這可以有效地預防各種神經性疾病;並可以有效地消除因用腦過多引起的疲勞,從而改善神經系統的均衡性和靈活性,增強機體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並提高身體免疫力。 ”

3.透過自我運動來娛樂身心可加強學生們更清楚認識精神文明。在運動中體驗到快樂並從中學習如何承擔生理心理負荷,從而增進同學間的互動集體的配合,彼此的瞭解避免相互的傷害,更體現了中國民族的傳統精神——凝聚力。 在整個學習中享受的不僅僅是結果更重要的是過程;充分調動自覺性和能動性。

4.對學生的自我意識的糾正,羣 體 性 心理問題,學習壓力的焦慮及考試恐慌,厭學心理,違紀自殺行爲都有疏導消除的徵對性。

5.舞蹈的教育性 。在愛國主義教育中往往是書本上,顯得有些單調了;舞蹈卻能起到視覺身體親身體驗,豐富理論知識,加強政治面貌教育性;如愛國題材片段《紅色娘子軍》《東方紅 》《紅旗頌 》 當今體現大學生風貌的《如火的青春》《青春飛揚》等都展現了大學生愛國情懷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更有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