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242例分析

學問君 人氣:1.66W
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242例分析
目的:評價甲氨喋呤聯合米非司酮異位妊娠的療效。方法:符合保守治療宮外孕242例,隨機分爲對照組、治療組,對兩組療效及不良反應進行比較。結果:治療組療效明顯高於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甲氨喋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大大提高療效,特別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輕患者,不失爲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
異位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

        1臨牀資料
        於2005.06~2009.06,本院行保守治療異位妊娠242例. 隨機分爲對照組和觀察組. 對照組133例, 年齡19~30(27.2±3.5)歲,βhCG(1802±506)U/L,採用甲氨蝶呤(澳法瑪西亞)50 mg/m2 劑量單次肌注;觀察組109例, 年齡18~30(26.4±4.1)歲,βhCG(1631±611)U/L ,採用甲氨蝶呤按50 mg/m2 劑量肌注且當日起口服米非司酮(浙江仙琚製藥)50 mg, Q12h,連續服用3 d. 兩組的年齡和βhCG無顯著性差異(P>0.05). 監測兩組患者的血壓、脈搏、體溫以及腹部體徵、陰道流血情況. 用藥後每隔3 d複查血βHCG及盆腔B超檢查, 瞭解包塊大小及子宮直腸窩液體情況. 藥物治療治癒標準: ①臨牀症狀消失; ②血βhCG降至﹤200 U/L或下降超過用藥前水平的20%; ③超聲檢查異位妊娠病竈不繼續增大或縮小; ④無內出血發生. 統計學處理:數據指標採用t檢驗,計數指標採用χ2檢驗. 結果:兩組治癒率無顯著性差異. 觀察組的.βHCG下降所需時間較短,兩組間血βHCG下降至正常的日數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2討論
        近10年來異位妊娠發病率不斷升高,佔妊娠總數的2%,血尿測定使受精後7~10  d即能診斷是否妊娠,結合B超檢查,大部分輸卵管妊娠可以在破裂之前確診,從而爲開展非手術治療創造了有利條件[1]。
        米非司酮是一種新型抗孕酮藥物, 與孕酮受體的親和力比孕激素強5倍, 主要作用於子宮內膜受體, 能與內表1兩組療效觀察比較源性孕酮競爭結合受體, 產生較強的抗孕酮作用, 而本身無孕激素活性, 對依賴黃體生成的早孕流產效果較爲明顯. 同時其作用於下丘腦、垂體, 抑制FSH,LH 分泌, 能引起蛻膜和絨毛變性, 防止胚胎髮育. 異位妊娠血中孕酮水平較低, 輸卵管部位激素受體的敏感性較差,我院保守治療異位妊娠口服米非司酮總量600mg,短時間內達到高濃度是米非司酮治療輸卵管妊娠的關鍵[2]. 早期異位妊娠囊胚小, 用藥後一般出血不多, 胚胎局部緩慢吸收或排至腹腔. 我們在保守治療過程中發現βHCG值並非呈持續下降趨勢, 有可能出現下降, 再反彈升高, 再下降表現, 這是因爲甲氨蝶呤注射後抑制快速增長的滋養細胞, 摧毀胚胎及胎盤絨毛, 使異位妊娠流產, 在此過程中加快了HCG 釋放,致使βHCG在一段時間內有所增高, 又逐漸下降. 如果片面認爲HCG 不降或有所增高是藥物保守治療失敗就會喪失許多保守治療成功的機會. 火鎮福[3]報道採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聯合用藥的方式治療宮外孕,成功率達到96.7%. 本組病例成功率也達到了93.6%,說明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療效高, 比單獨使用甲氨蝶呤使滋養層壞死、消退更迅速, 從而減少了輸卵管妊娠藥物治療失敗的危險. 我們的結果表明, 對符合條件的患者使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保守治療異位妊娠具有療程短、療效肯定、值得推廣。 

[1]張國華.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的療效觀察[J].實用婦產科雜誌,1999,15(1):45
[2]劉鳳英,張洪文,劉毅智.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47例[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1998,23(3):265
[3]火鎮福.用甲氨喋呤和米非司酮聯合治療宮外孕:一項二期非隨機化研究[J].國外醫學·婦產分冊,1999,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