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疾病>

中醫治療抑鬱症案例分析

學問君 人氣:2.82W

病例:李女士,四十歲,來門診自述爲抑鬱症,因爲幾家醫院都是這麼診斷的,但服用西藥治療幾年,時好時壞,病情沒有根本改觀。病人自述多思慮,神疲,時有頭腦空白。曾受孕,自然流產,治療抑鬱期間同時接受西醫不育診斷及治療,因年齡偏大,又被建議做試管嬰兒,矛盾中。來中醫門診後,診斷情況:納差,舌質淡,苔薄,脈細弱,按中醫辯證,爲鬱症,是脾胃不和導致的氣機鬱滯。透過湯藥和手法導引,半月後情緒逐漸開朗,兩月後成功自然懷孕。

中醫治療抑鬱症案例分析

“我一直搞不明白,爲什麼在中醫看來很簡單,也很容易調理的這類情志方面的問題,總是被一而再再而三地界定爲抑鬱症,而且治療那麼長時間,還反反覆覆也不見好轉,還告訴病人說抑鬱症就是不治之症!”常大夫說。

常學禮大夫

中醫講的“鬱證”

“鬱”的提出源自古典醫學著作—《皇帝內經》,其中有言: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金鬱泄之,水鬱折之。這是五氣之鬱的治則。明代大家張景嶽更完整全面的闡述了鬱證,他認爲鬱證分兩類:一類是因爲人體內的臟腑功能失調使氣血津液瘀滯不通,另一類是因爲心情不暢,情志抑鬱,氣機失調導致的身體和精神出現了病症。

其中對由於情志失調所引起人體臟腑、經絡、氣血津液、飲食情志的阻塞結滯等一系列變化都歸於“鬱”,情志因素被看作是導致人體氣機失調的重要原因,所謂“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抑鬱症發病病機是氣機鬱滯,而氣機鬱滯中又以肝氣鬱結爲核心,故有“治鬱先治氣,調氣要先治肝”之說。肝屬木,木鬱達之。

同時,中醫還講顛病、髒躁(暫不贅述)

常大夫將常見的抑鬱症簡單分爲三類:

一類是寒淤,即寒氣閉塞於肌表,同時堵塞心脈,解決方法是散寒,通其心陽,散去肌表之寒;

二類是氣滯血淤,兼有氣血虛,這種治療方法就是活血化瘀,加上補氣補血;

三類是心神不在其位,這類的病人常學禮大夫透過心理疏導、導引的方法,經過幾個療程都能恢復正常。

中醫治療強調辨證施治,臨牀治療抑鬱症的辨證中需辨病位、辨病性、辨虛實互相融合,鬱證的發生與五臟的生理功能失調有着緊密的聯繫,且五行相因,任何一髒有鬱都可影響其他臟腑而致鬱,一髒有鬱,五臟互累,相互兼夾。中醫治療不但能改善抑鬱症患者的軀體症狀,而且兼顧調理患者的體質。所以往往抑鬱症很快好轉,隨之而來,整個體質狀況都得到明顯改變。

常大夫自創保健操,其弟子給患者演示

合格的`中醫治療精神性疾病的湯藥因爲遵循嚴格的配伍,不會有傳說的藥物毒副作用,加之對患者陰陽五行的瞭解,而採用的鍼灸、推拿、砭石、挑針、截根針等非藥物療法,共同組成中醫自然療法治病的完整體系,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抑鬱症的症狀及發病根基。中醫治療抑鬱症應該更多地被全社會所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