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以班級爲單位團體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論文

學問君 人氣:6.37K

摘要將“以班級爲單位”的團體輔導引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可以滿足學生成長需要、擴大心理輔導受衆面、完善健康教育系統、增強學生心理支援。這種團體輔導課程引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可行、便於組織。爲了保證該團體輔導課程的效果,要注重調動全體同學參與的積極性。

以班級爲單位團體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論文

關鍵詞團體輔導課程 心理健康教育

1 將“以班級爲單位”團體輔導課程引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滿足大學生的成長需要。針對相對封閉的團體—班級的心理輔導,對於大學生而言,不僅是“授之以魚,而且是授之以漁”。說“授之以魚”,是因爲班級氛圍和同學關係的改善,可以直接改善大學生的支援系統,使之面對成長困惑時有外在的“緩衝帶”和“支援系統”。說“授之以漁”,是因爲在溫暖、接納、支援的班級氛圍中,大學生可以大膽嘗試新行爲、調整新認知,從而自我成長。

(2)擴大心理輔導的受衆面。一對一的心理輔導很有效,但是相對而言受衆面較窄。同班同學在相同的環境中,相同的班級氛圍、相似的發展挑戰使其發展問題有相似性。例如:冷漠的班風對全體成員的負面影響、大一階段的“適應”問題、大二階段的“個人成長”問題、大三階段的“發展選擇”問題、大四階段的“就業困惑”問題……

(3)完善建立健康教育系統。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統通常是“校—系—班”三級體系,前兩級系統中的隊伍素質和工作實效性正在逐年提高,而班級層面的基層工作雖重要卻薄弱。專兼職心理老師直接深入班級,或有心理健康教育素質的輔導員,以全班同學作爲輔導對象進行團體輔導。不僅可以給心理委員和班幹部起到“示範”作用,而且直接幫助學生樹立心理成長意識、促進和諧班風的形成、提高成員的互助效果。

(4)完善大學生的支援系統。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與支援系統有密切的關係,而班級是其大學四年最重要、最穩定又最難迴避的環境。積極的班級氛圍就像大學生的`“心靈家園”,讓成長的煩惱煙消雲散。茫然時有人探討,困難時有人扶持,愉悅時有人分享……而消極的班級氛圍就像大學生的“污染源”,讓原本艱難的成長之旅雪上加霜。漠不關心讓人沒有歸宿感,惡性競爭讓人惶恐不安……

2 將“以班級爲單位”的團體輔導課程引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1)以“班級爲單位”的團體輔導的形式可行。以“班級爲單位”團體輔導,以“全班成員”作爲工作對象,以“全班成員”的共同發展需求作爲輔導目標,以團體輔導的形式進行的心理輔導。所以,團體輔導形式不變,只需要根據對象的特點調整相應的輔導目標和活動方案即可。

(2)以“班級爲單位”的團體輔導更便於組織。輔導對象爲同一個班級的學生,使團體輔導更便於組織。一是更好安排團體輔導的時間;二是人員更固定,助於提高安全感;三是可以充分發揮輔導員和班幹部的力量,使其成爲團體輔導活動的得力助手和行爲榜樣

3 將“以班級爲單位”團體輔導課程引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

3.1 有利於心理輔導作用的長期發揮

以“班級爲單位”的團體輔導,可謂“一期輔導、長期受益”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通常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活動、諮詢、干預、團體輔導在輔導結束後,就需要當事人(下轉第240頁)(上接第221頁)自己消化、自己成長。但是以“班級爲單位”的團體輔導,可以透過全班整體性的氛圍改變、心理素質提高和關係的改善,爲個體的心理成長長期提供良好的環境。

3.2 理論分析

一是成員進人團體後會發覺其他人也具有相同的困擾,他的問題並不獨特,這種觀念的改變本身就具有治療作用。二是在團體中,成員會得到多方面的幫助和感情支援。這種幫助和支援顯然要比只有主持者一個人時太得多,有力得多。三是在團體中,成員不僅得到他人的幫助,同時也會嘗試去幫助他人,這種助人的體驗會使他對自己有一個薪的評價.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從而增加自信心。四是團體是一個安全的多維人際互動環境,是一個模擬的社會,在其中成員可以放心地進行新行爲演練而不必擔心受到傷害,可以等新行爲已經成功時再將其應用於社會中,這樣就避免了直接在社會中鍛鍊新行爲易受到的打擊。

3.3 主觀評價

3.3.1 學生主評價

主觀評估表明,8次團體心理輔導後,成員在交友信心、樂觀心態、開放程度、自我接納、對人欣賞、接納他人、關心他人、口頭表達、拒絕技巧等方面的自我評價都有顯著提高。

實驗組成員在分享和書面作業中,對這次團體輔導活動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許多同學在作業中寫道“總的感覺是舒暢”,“能參加這樣的活動真好”,“家人反映我自信了”,“我敢大膽的發言了”,成員在團體輔導活動過程中也表現出了良好的精神風貌,互助行爲常有發生,成員間聯繫很頻繁。

3.3.2 班幹部觀察

通信0902班班長鄧XX同學說:“透過這門團體輔導課,良好的班級氛圍在無形中逐漸形成。這些‘形散神不散’活動的效果勝過了苦口婆心的說教與動員。大家彼此更關心,更踊躍地參加各類班級活動,我們組織班級活動容易多了。當然我們班幹部透過團體輔導課程也領悟到,對同學更多的人文關懷可以凝聚更多的人心,更多的熟悉、尊重、欣賞與支援會讓大家的心更近。”

3.3.3 輔導員觀察

輔導員李貝老師反饋:“我明顯感覺沒上這門課的班級還是老樣子,上了這門課的班級現在大家‘玩成一片、學成一片、幹成一片’,真讓我高興、真讓我放心!”

4 將“班級爲單位”團體輔導課程引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挑戰

(1)部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高。有的學生是還沒有做好開放與成長的準備,有的學生還沒有心理成長的意識。導致有些學生的心理成長動機不強。他們在團體輔導活動中可能行爲退縮、應付或封閉自我。

當然針對這類學生,更需要領導者透過持續的接納、支援,充分的熱身,從而對他們感染情緒、打消顧慮、融入集體,進而促進其自我成長。

(2)政策、人員保障不一定到位。學校相關領導的重視程度決定着該項工作推行時的場地、時間、物質和人員的保證程度。另外,團體輔導活動領導者的素質,也會影響團體輔導的效果。所以該活動的有效推行,需要學校領導高度重視、相關教師素質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