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中學校教學教育管理論文

學問君 人氣:2.85W

摘要:本科生導師制度在我國多數本科院校得到了普遍的實施與推廣,在推進高校教學管理改革,培養高素質、全面發展的社會建設人才方面發揮着巨大作用。而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高素質專門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本文就本科生導師制對大學生創新教育與實踐能力培養這兩個方面闡述了其中的優點,以及對如何加強本科生班導師制建設的方法提出一些措施和方法。

高中學校教學教育管理論文

關鍵詞:本科生導師制;大學生;創新教育;實踐能力

本科生導師制制度建設是由導師制、本科生導師制、制度、制度建設等多個分概念構成的複合概念,在這些概念中,中心詞是本科生導師制。在針對國外相關實踐的研究中,較爲審慎的研究者一般都認爲國外的導師制是牛津大學本科教學的核心與基礎,但卻較少在“導師制”前後專門冠以“本科生”一詞。究其原因,可以發現,在博洛尼亞進程[1]之前,並不存在本科生、研究生等學習階段的劃分,導師制是長久以來存在於英國大學之中的教學方法[2],並逐漸成爲本科生指導的重要方法與理念。而“本科生導師制”則可謂是我國特有的一個名詞,以明確其本科階段學生的對象特質及其與研究生階段導師負責制的區別。

作爲一個舶來的名詞,本科生導師制與國外的導師制有着一脈相承的血緣聯繫。現代導師制的基礎和雛形是在19世紀初牛津大學進行考試製度改革以後建立起來的以教學學院爲依託,以本科教學爲主要任務,以導師個別教學爲主要特徵的教學制度。以牛津大學爲代表的西方高等教育導師制培養模式對我國高等教育導師制的發展有很大的啓示和直接影響。而我國目前實施的本科生導師制是在借鑑西方高等教育導師制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在高等教育大衆化步伐中,爲了進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質量,提升高校人才培養水平,被譽爲“牛津皇冠上之寶石”的導師制逐漸被引入我國本科教育階段。

導師制強調教師對學生個體的針對性指導,是國外許多知名大學培養本科階段學生的重要形式之一。經過不斷改進和發展,目前,我國本科生班導師制的模式已經基本成型,也就是以學院爲依託,立足於本科教學,以行政班爲單元,選聘優秀的專業教師從大學一年級開始負責學生專業學習、學術精神培養以及對學生人生觀形成指導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在這新形勢下,社會的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日益提高,對高校本科生導師工作的要求也更高。所以,在積極開展創新教育和提升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的大環境下,本科導師制的出現使得學生有了一條與教師交流溝通的更爲自然的渠道,爲學生的能力培養在客觀上增添了一條新的路徑,故加強本科生班導師制建設顯得尤爲關鍵和重要。

一、本科生導師制的優點

(一)對大學生創新教育的影響高等教育的教學模式與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有着密切的聯繫,大部分高校側重本科生理論知識的培養,採取教師授課的方式,以課堂講授爲主,忽略了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

而且對於經過三年高中學習後剛步入大學的學生來說,可能創新對他們來說是陌生的,因爲三年重複的學習使他們並沒有時間去思考創新這個詞語[3],然而當代的中國卻急需一些具有創新創造的優秀學子來爲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這時本科生導師制的存在就顯得尤爲重要與必要。本科生在完成自己的必修課的同時跟隨導師一起學習關於科研的知識,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同時自己也需要擁有自己的思維,導師不能只是一味地安排本科生跟隨着安排任務來鍛鍊,必須讓本科生自己多查閱文獻,多問、多思考,將一個問題多解化,將多個問題統一化,鍛鍊其創新思維能力。要培養學生敢於承擔創新實踐的精神,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採取創造性的學習方法,樹立創新學習的理念,勤于思考。同時,還要教育學生勇於突破思維侷限,培養創新精神[4]。本科生導師制的良好實施,不僅學生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學校的教學質量也會得到提高。另外,導師可以根據瞭解和掌握的學生專業特長,結合導師自身的專業優勢,引導學生進行專業創新,喚醒學生的創新和實踐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5]。

(二)對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影響爲了拓展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可以激發他們對科研的興趣,讓大學生在掌握有關學科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拓寬知識面,充分發揮大學生在科研中的自主性,獲得較高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將教師由傳授型轉爲指導型、將學生由被動接受驗證型轉爲主動參與探索型。

同時當代大學老師大部分都擁有自己的實驗室,可以讓學生在進入實驗室初期跟隨導師一起學習一些實驗操作方法和了解一些關於導師研究方向的實驗,培養的過程不能只是簡單的思維創新與天馬行空的想象,必須要落實到實踐上。在指導本科生科研方面,重點在科研思想、科研方法、科研過程、查閱文獻、科研選題、實驗過程、撰寫科研論文、論文的排版、投稿及其技巧、學術道德、合作共事、團隊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加強指導[6]。同時也應注意前期的科研任務不宜安排得太難,發表文章可以選擇簡單的期刊,如ISTP、EI等命中率較高的檢索機構。讓學生在科研初期能夠獲得一些成就感,使他們對科研獲得自信並對科研產生濃厚的興趣。本科導師制在畢業論文教學中有着非常積極的作用。導師制的開展能夠解決畢業生就業及考研與畢業實習之間的衝突問題。學生從大學二年級開始,導師便可以結合學生的知識體系設計該學生的畢業論文課題,逐步讓學生開展與畢業論文相關的課題工作。把以往集中於大學四年級開始的畢業實習工作提前到大學二年級開始,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開展畢業論文相關工作,爲畢業論文質量的提高奠定了時間上的基礎。

二、本科生班導師制建設的措施與方法

(一)嚴格聘選優秀的導師本科生班導師制內容側重“導”而非“教”。

這種“導”主要包括思想引導、學術指導和做人教導。導師是開展工作的領路人,是學生直接接觸的對象,會對學生產生很大影響,所以聘選優秀的導師在導師工作中顯得尤爲重要。

(1)導師要忠誠於黨和人民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要有較強責任心和對學生的愛心,耐心地幫助學生,與學生一起積極開展科研工作,共同進步。

(2)導師需要有良好的表達能力與溝通交流能力,能夠在與本科生的交流中一針見血地找出其問題,指出內部問題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同時這個能力也會後續影響本科生對科研的看法以及對科研的創新方面能夠提出更好的想法。

(3)導師一定要選擇在專業上有一定學術專長、有較高學歷的中青年一線教師擔任[7]。導師要熟悉教育教學規律,熟悉心理學基本常識,瞭解學生所學專業的培養目標,熟悉學生所學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和各類課程特點,熟悉學生所學專業和相關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同時還要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和合理的知識結構,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較強的學習指導能力。有學術專長的導師能夠促進學生專業知識的深化和拓展,高學歷的中青年教師一方面在學業上學生會視之爲榜樣,另一方面同本科生年齡差距小,拉近了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容易和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能夠使師生關係更加融洽,有利於構建和諧校園。

(4)導師的聘任可採取教師自願申請和學院統一選拔相結合的原則。導師聘任程序要嚴格,需經學院本科生導師制工作實施小組審覈資格後方可聘爲導師。

(二)明確導師的權責關係從提高本科生指導質量的角度講,學校必須對導師的工作職責、工作要求和工作權利等做出非常清晰的界定,明確規定導師在指導本科生科研方面應該承擔哪些任務,需要開展哪些工作,可以量化的工作任務還應該量化,導師在指導學生方面擁有哪些必要的權利,以利於導師有計劃地開展工作。

建立導師、輔導員、授課教師的'關係協調機制。科生導師既不直接參與班主任的班級日常管理工作,也不直接參與輔導員對學生的思想、心理和就業指導工作,但要從側面影響。導師的職責應該是多方面的,導師主要任務就是做好“導”,就是爲了彌補學分制下的一些缺陷和不足,因材施教,重視學生潛質的開發、科研能力提升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學業指導始終應該是導師的最主要的任務,尤其在因材施教、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等方面,導師應擔當起重要角色。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政策上如果沒有把導師對學生導學、導研工作作爲主要內涵,而過重強調導師參與班級管理、活動及關心學生日常生活等事務工作中,就會致使導師的優勢不能充分體現。所以爲了促進這種和諧師生關係的形成,爲了更好地推動導師搞好指導工作,賦予導師相應的參與學生管理權利是十分必要的。

(三)加強宣傳,深化師生雙方對導師制的認識導師、本科生和教學管理部門是實施本科導師制的主體,他們對導師制的認識程度以及對各自職責的認識程度都直接影響到導師制的實施效果。

導師和學生雙向選擇機制。這種雙向選擇機制由多方參與,包括學生、輔導員、教學主任、導師等,他們各司其職,形成一個相互貫通、公正、透明、開放的選擇體系。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和志向自選1名導師;班主任根據學生和導師的實際情況,根據優中差搭配原則進行適當調整;導師根據自身實際和學生實際進行選擇。導師具有優先選擇權,選擇學生後一般不予調整。導師在不選擇學生的情況下,可由本科生導師制工作實施小組分配學生。教學主任在整個雙向選擇過程中起統籌安排、協調推進的作用。針對許多導師和學生對學校實施本科優秀生導師制的意義、作用和目標尚沒有十分清晰地認識這個現實問題,所以加強對導師制的宣傳力度,深化各方的認識,是十分必要的。同時這個行動必須要落實下來,爲了將本科生導師制對大學生創新教育與實踐能力培養得到更加深入的發展。

三、結論

本科生導師制下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在我國高等教育現有體制下爲了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滿足社會對於高層次人才需要而進行的一種新的有益嘗試,並且透過更多實用的方法與措施將這個舉措的優點最大化,將大學生創新教育與實踐能力在本科生導師制的作用下發揮到極致,本科生導師制的實施,爲導師與學生之間的充分交流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渠道,更重要的是爲我國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提供了新的培養方法,對國內高校實現與世界接軌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曹德明.博洛尼亞進程:歐洲國家重大的高等教育改革框架[J].德國研究,2008(03).

[2]別敦榮,蔣馨嵐.牛津大學的發展歷程,教育理念及其啓示[J].復旦教育論壇,2011(02).

[3]朱書卉,丁賢.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3(03).

[4]宋建軍.大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4).

[5]韓棟.90後大學生特點與教育管理方法探析[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0(06).

[6]黃鎖義,黃世穩,李容,等.本科生導師制下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要素[J].廣東化工,2011(04).

[7]凌飛飛.鑑定與發展:教師專業發展的外因和內因[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