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認知詩學下外國文學教學研究

學問君 人氣:2.32W

當下很多高校都將認知詩學引入外國文學教學中,而這種創新式的方法可以較好地輔助教學,同時也對學生文學能力的提升有着較大的幫助。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論認知詩學下外國文學教學研究

摘要:當下很多高校都將認知詩學引入外國文學教學中,而這種創新式的方法可以較好地輔助教學,同時也對學生文學能力的提升有着較大的幫助。本文將着重研究認知詩學對當下高校閱讀的影響,根據當下高校的文學教學現狀對其課程設計提出幾點關於認知詩學教學的建議,以求能對高校研讀外國文學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閱讀教學;外國文學;詩學;理論

引言

“認知詩學”是文學教學領域的一種應用理論,它指代對現有的文學作品做出相應的文字解讀,並且將現實能力與文學造詣聯繫在一起。因此認知詩學對當下的文學教學有着重要的引導作用,將認知詩學充分地融入到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外國名著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也與當下教育部倡導的教育改革有着密切的聯繫。[1]當今很多高校過分注重文學理論課程的安排而忽視了外國文學的重要作用。這種做法顯然是對外國著作博大精深的文學內涵的極大忽略。引導學生進行外國名著的閱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開拓其文學視野,並且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對人文思想的領悟力和文學素養。很多高校在外國文學課程的安排上僅僅保留六十個左右的課時,這對於充分領略外國名著的深刻內涵是遠遠不夠的。在這麼短的時間裏老師很難將外文精讀的方法完整地傳授給學生,在外文名著的閱讀上很難做到詳盡細緻。結合我國當下文學教育的現狀,很多文學家教育家都對外文課程改革提出了較多建設性的意見。很多學者對高校文學教學做出了一些新的理論探索和實踐。例如,後現代主義理論、讀者反應批評理論等,這些都可以引進外國文學教學之中去。本文將結合對文學理論的研究,探究認知詩學對我國外文教學的啓發性和建設性作用。

一、外國文學教學現狀分析

當今社會對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文學教學更是承受着巨大的壓力。在文學教程領域,認知詩學是較爲重要的一部分,它重在對文學內涵提供文字解析的依據,能夠將個人的現實經歷與文學主旨聯繫在一起。對各個專業的學生而言,文學課也是提升專業技能的必修課之一。它對培養學生們的語言語感、寫作及理解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就我國當下的教學狀況來看,外文課的作用卻日漸消退。[2]

(一)重視程度下降

隨着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類已經逐步邁入了高速資訊化的時代,人們可以透過多種媒介快速地獲取想要的資訊。但是由於資訊傳播速度的加快使得人們接受到的資訊質量得不到較好的保證。同樣在外國文學的教學開展中也遇到了一些阻礙。雖然教師與學生都瞭解外國文學的內涵價值,但是最終學生對外國文學的掌握程度卻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教學方式單一

目前,從我國高校對待外國文學課程的態度來看,除了對其重視程度不夠外,還存在教學方法上的不足。在進行外國文學著作解讀時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爲單一化,無法將著作中的精髓和特點較好地傳達給學生。學生在理解作品內容和自我感悟提升時就無法獲得較好的效果。

(三)知識教學與實際應用脫節

造成高校對外國文學教學極大忽略這一問題的原因並非是單方面形成的,而是多種原因共同導致的。老師在進行教學時對方法的選擇不夠與時俱進,學生對外國著作理解較差,因而興趣較弱。開設外國文學這一課程的最初目的是爲了讓各個專業的學生透過對外國名著的解讀來提升專業能力和文學素養,因而在教學中開展的各種方法和活動都要回歸到課程開設的最初目標中。但從我國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學生們對作品的解讀並沒有突破文學理論的禁錮,很少能夠深入到作品的中心思想、語言分析及寫作內涵中去,因而也沒有達到提升學生專業能力的目標。

二、外國文學教學要突出認知詩學作用

在文學研究中不同的理論會對閱讀產生不一樣的作用。認知詩學是近年來新興的一個研究方向。透過衆多文學大家的二十幾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認知詩學已經逐漸成長髮展起來。認知詩學重在將文字內容進行解讀之後與現實事實進行聯繫。將認知詩學引入到外國文學的課堂中,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外國著作中的內容含義以及作者的寫作思想。[3]對學生深刻理解著作中的精神內涵具有較好的輔助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體驗作品的美學價值並極大地提升文學素養和精神境界。當今高校對外國文學的日常教學並沒有嚴格的限定,因而教學活動的開展形式就擁有極大的自由空間。對當下高校的教學情況進行觀察研究發現,很多學校的課程設定大多以平鋪直敘的講授爲主,在教學中應更多地站在認知詩學的視角對外國文學作品進行相應的研讀。目前外國文學教學的開展遇到了一系列的阻礙,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目標的把握不夠到位,同時也沒有將外國文學對我國學生的學習作用進行合適的定位。而認知詩學的觀點就是要做到對閱讀、語言和寫作能力進行同時培養,共同提升學生的綜合實力。讓學生在閱讀作品時加入自己的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外國文學作品的深刻內涵,同時又可以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而將閱讀與寫作同時培養的方法,對學生的辯證性邏輯思維具有較好的提升作用。[4]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很多學生儘管有着獨立的思考理解能力,但是卻無法較爲系統清晰的表達。而要想改變這一情況,就必須引導學生進行更多的外國著作的`品鑑,開闊視野。認知詩學提出文學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自我。透過對經典名著的閱讀可以使人們獲得思想層面的感悟與提升,同時促進人們對生活和理想的思考。總而言之,閱讀名著對人們的身心發展有着莫大的益處。

三、外國文學教學中理解與應用

認知詩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進行外國文學教學時往往採用傳統的講授方式,更多地爲同學們講述文學史的知識內容。很多時候教師都忽略了對作品內容的精讀,或者用較少的時間來開展此部分的內容教學。而將更多的時間放在講述作品的作者介紹、寫作背景和故事概述上。而認知詩學所偏重的正是學生在研讀著作時的理解和感悟等心理活動。這種觀點也正逐漸被很多的教育家所採用,我們只有把認知詩學充分地應用到外國文學課堂中,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同時也要做好從傳統教學方式到認知詩學引領下的課堂的轉變工作。

(一)教材編寫的有效性與合理性

認知詩學的引入使得學生對外國文學的閱讀邁上了一個新的階梯,然而要想充分地發揮認知詩學對教學過程的提升作用,就要層次漸進地開展一系列課堂改革活動。我國現存的教材更多地沿用編年體的形式來進行排版,這種固定的模式將背景及作者放在首要位置,而把教學重點放在後面。按照學生的興趣維持時間來看,這對學生的學習是極爲不利的。因此,我們首先要做的便是對傳統的教材進行模式的改變,將最重要的作品內容部分放在開頭或重點推薦。[5]這樣就可以更好地提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將學生的關注度最大限度地引發,從而循序漸進地進行其他內容的補充教學。

(二)運用認知詩學提高外國文學閱讀興趣

在課堂中開展外文閱讀對學生來說其實是一個較爲枯燥的講解過程,只有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將課堂效率達到最大化。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略學生的自主思考。學生面對大量枯燥乏味的知識失去學習和閱讀的興趣,這也成爲外國文學教學中較大的難題。認知詩學注重學生閱讀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對讀者與作品之間的情感與思想交流做了大量的研究,能夠有效地將文學閱讀與現實日常聯繫在一起。將認知詩學的結論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改善閱讀障礙的問題,使得學生將生活與作品密切地結合在一起,從而提升閱讀的積極性。

(三)運用認知詩學提高學生的文學創造能力與文學審美

文學創造力主要表現在讀者進行閱讀時自我思考、提升和創新的思維能力。即讀者將自身的認知經驗和思考方式融入到閱讀裏,從矛盾到融合,從迷惑不解到豁然開朗,從而在觀念的摩擦中產生新的想法和觀點。認知詩學理論就曾經提到,在進行開放式的閱讀過程中讀者也加入到了作者的文學創作之中,甚至能夠想象出超越原作的內涵情境。我們也不妨將此類理論引入到外國文學課堂中,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到作者的寫作情境中,深入瞭解作者的創作意圖和理念,並激發學生與切身實際經驗相聯繫的通道。幫助學生以認知詩學的方式領略著作的內涵,並提升自我精神境界。很多高校的學者在進行課程設計時偏向於注重實用性的知識傳授,而忽略了對學生素質的培養方面。更有很多人高舉文學無用論,將文學閱讀視爲選修課。但是認知詩學理論認爲,文學閱讀可以達到成長教育和娛樂身心的目的,同時也能夠鍛鍊學生的認知思維能力。讀者透過置身於文學海洋來逃離現實世界的束縛,透過文學載體與作者進行精神層面的溝通。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適當地關注學生在閱讀外國文學時的內心感受,進而更好地引導學生在認知層面建立文學意識,提升學生自我思考和認知感悟的能力,透過新的課程教學理念體驗文學的美學價值。

四、結語

認知詩學是文學教學領域的一種應用理論,主張對現有的文學作品做出相應的文字解讀,並且將現實能力與文學造詣聯繫在一起。認知詩學對當下的文學教學有着重要的引導作用,將認知詩學充分地融入到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外國名著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也與當下教育部倡導的教育改革有着密切的聯繫。[6]我們首先要做的便是對傳統的教材進行模式的改變,將最重要的作品內容品讀部分放在開頭,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只有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與作者在思想上產生共鳴,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的深刻內涵。除此之外教師在課程評估方面應打破傳統的應試模式,採用開放式的途徑對學生的學習和理解進行全方位的考察,從而更加真實有效地將學習結果反饋給學生。透過一系列的措施將認知詩學切實應用到外國文學的教學課堂之中,有力地推進新課程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賈彥德.中西文化差異對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2]賈瓊.從語義指向分析看現代語法句法結構[J].語文建設,2013(29).

[3]胡敏.基於交流語境的寫作教學研究[J].語文建設,2014(31).

[4]束定芳.隱喻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5]李海林.致力於語用教育實踐探索是當務之要[J].語文建設,2014(34).

[6]李濤.文字形式分析與閱讀教學[J].語文建設,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