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班級組織管理社會學論文

學問君 人氣:2.73W

一、形成班級集體意識

班級組織管理社會學論文

對於班級組織來說,同時具有自功能性和半自治性。自功能性是指,一般來說,其他社會組織的“生存目標”都是指向組織外部的,而衡量生存目標實現與否是以組織之外的某種變化爲標準的。班級組織作爲社會體系的一部分,不僅是爲了實現某些外向性的指標,而且更重要的是基於其成員學生自身學習性的需要,班級組織的生存目標具有內指向性,班級組織所產生的首先是與其成員自身發展密切相關的功能。半自治性是指,班級組織是非成人組織,並非完全靠自己的力量來管理自身,而是指相當程度上藉助於外部的力量。而正是由於這些有別於其他組織的特殊性的存在,班級建設才更需要藉助集體意識來團結班級組織,我們也可以將班級的集體意識看作成班風。班級中的集體意識在班級創建初期顯得略微淡薄,而個人意識佔意識流的主要地位,因爲在班級創建初期,學生彼此瞭解甚少,就學生個人而言,自己曾經已有的經驗和意識,會主導其行爲。而在班級慢慢建設過程中,由於良好的集體意識會對個人成長髮展以及對今後融入社會有重要作用,因此形成良好的班風就成爲班級建設的重中之重。一個良好的班風不僅爲學生的個人成長提供了很好的條件,爲學習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同時也體現了一個班級的凝聚力,以及遵守班集體行爲規範和維護班集體榮譽的個人意識。

二、優化班級分工

涂爾干認爲社會分工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每個人都在社會分工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職位,雖然工作的細分導致了每個人具有差異性,但是正因差異性的存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反而更加緊密,彼此間的感情更加深厚。雖然後人在對他的社會分工論進行評析過程中認爲,涂爾干的社會分工論過於理想化,忽略了階層分化和衝突的存在,但筆者認爲將涂爾干所規劃的社會分工論,應用到班級組織結構中,會對班級結構的優化起到更好的效果。班級組織分爲班幹部、小組長和一般成員,由任命或推舉產生的班幹部,細分爲管理班級的班幹、各學科的課代表、興趣小組長等,他們的工作職責是要對班級同學負責,這一部分學生在班級活動中,積極性高,並且在擔任職責方面,會有權威的觀念。相對來說,小組長的責任就少很多,而班級的一般成員則是一種“平民式”的存在。非正式結構中,學生間的關係是由個人決定,可以自行選擇喜歡的玩伴,在這一結構中,有部分學生會明顯表現出較高的人緣水平,這是由於他們的個人影響力而受到的選擇,相反,有的學生會受到遺忘,當他們明顯表現的不友好或是冷漠時,即使去選擇其他同學,也可能不會得到相應的回覆。將社會分工理論結合到班級組織中,體現在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首先是尊重學生個體的心理差異以及表現出來的行爲差異,其次是尊重學生在班級結構中的所擔任的職位差異,表現爲在正式結構中,擔任班幹、小組長及普通成員的差異;在非正式結構中,受選擇受拒絕程度的差異以及在非正式羣體中,擔任關鍵人物與在正式結構中任職人員的差異。這些差異的存在,不免會引起衝突,但是筆者相信,透過借鑑有機連帶社會形態中的`社會分工理論,在對待有差異的個體時,不排斥、不打壓、不冷漠,並在尊重個體差異的基礎上,形成大的班級的整合,從而實現教育的目的。

三、典型羣體的道德

涂爾干所認爲的道德是在有機連帶社會形態中,基於個體分化性的基礎上形成的社會整合,它不同於集體意識,集體意識強調分化性,允許個別的存在。道德是社會羣體連帶的根本,透過抑制個體成員的自私並約束其行爲,以達到社會的高度團結,因此,他認爲道德是一種元素,具有凝結力量的作用。道德這種起作用的元素,在教育過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甚至有很多教育家認爲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人爲善。透過對班級羣體的分析,有學者總結出這樣一種現象的存在:班級羣體在受到熟悉程度、座位、性別、個人特徵、個人影響力等因素的影響下又分成若干小羣體,有的小羣體成員間能夠傳遞正能量,例如學習互助羣體,興趣羣體,遊戲羣體等,但不免一些典型羣體行爲的出現,例如:學習反面互助羣體(花錢買作業)、反抗行爲羣體(學生個體對除自身之外環境和行爲的反抗)、從衆行爲羣體(隨大流,會否定自我)等。筆者認爲,這些典型羣體的存在,對於班級組織的正常運轉,會存在潛在的隱形的威脅,不利於班級組織的建設,從而對學生的發展起到了阻礙的作用.

四、建設班級組織的目標

涂爾干對教育的目的有着自己的見解,他認爲:教育目的就是在協助兒童接受社會集體意識所確認的共同價值,並促進社會統整。在涂爾干看來,他所在的社會中,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有系統的社會化”,即教育是一種工具,社會透過這種工具,讓兒童受到自身社會化的學習,以便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理想成人。將其理論應用在有機連帶社會,表現爲受教育者透過學習,在進入社會後,直接從事自己的職業,擔任自己的社會職位,完成自己的職責。進而他提出了教育的功能相關理論,他認爲學校教育應有四種功能:智識功能、政治功能、社會功能、和經濟功能,學生在學習這四種功能過程中不斷進行自我的重塑,經過選擇後融入到社會。班級組織的存在按照涂爾干的理論而言是一種社會事實,它對於學生的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僅是對作爲班級組織主體的“學生”進行了探究。透過以有機連帶理論爲中心進行探究,應意識到在社會分工基礎上形成的集體意識和行爲法則、教育這些理論都是密不可分的,而這些理論對班級又有重要的影響,從而筆者歸納出以下關係:

(1)班級組織的目標要透過良好的班風,健全的班規和積極向上的學生羣體來完成。

(2)班風班規的制定,不僅是對學生的約束,更是班級組織目標的體現。

(3)優秀道德品質的形成對學生來說無論是在班級組織中還是今後到社會大環境中更是必不可少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