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在新課改下的改進論文

學問君 人氣:2.06W

摘要:隨着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 目前對於初中物理教學也有了一些新的要求, 尤其是對於在初中的物理教學內容而言, 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 因爲在初中物理學習中物理實驗佔有很大的比重。一方面, 它可以有效的促進初中生對於物理原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 可以充分的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動腦能力。但是, 目前初中的物理實驗教學透過一些實際情況我們發現還存在着一些很大的問題, 從而使物理實驗教學產生了一些不良的影響。因此, 爲了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本文將從初中物理實驗存在的現實問題着手, 改進當前的一些教學弊端, 希望可以爲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在新課改下的改進提供一些好的建議。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在新課改下的改進論文

關鍵詞新課標; 初中物理實驗; 教學改革; 策略;

前言:針對初中的物理教學而言, 其物理實驗的教學對於物理教學有很重要的意義, 它可以讓學生直接感受到物理知識的發生過程, 激發學生對於物理學習的熱情, 讓學生在進行物理實驗的同時, 帶着問題去思考物理原理的發生過程, 這樣可以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對於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很大的意義。

一、在新課改下的觀念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現存的問題

(一) 缺乏實效性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在進行實施的過程中, 其時效性相對較差, 這大部分的影響因素是由於教師選擇的教學方法不合理所導致的。在進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 大部分的情況是, 教師對於實驗過程進行演示, 學生通常沒有實際的操作, 對於實驗的理解是透過教師獲得的。這種傳統的物理教學實驗課, 不能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 會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動機不強, 對於課堂的參與度不高, 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或是有些教師在物理實驗教學的實施過程中, 爲了避免實驗的失敗, 通常會要求學生第一步如何操作, 第二步如何操作……學生成了接受指令的機器人, 其思維被禁錮, 學生對於實驗的操作沒有自己的意識, 同樣會導致課堂教學效率得不到明顯的提高。

(二) 沒有教學目標

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活動開展的具體情況來看,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 往往目的性不強, 物理實驗僅僅侷限在形式上。其實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的主要組成部分, 它不僅會讓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找到學習的方向, 而且還是教師具體實施教學設計的根本目的。但是透過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活動的開展情況來看, 很多教師沒有明確的實驗教學目標, 導致課程開展過程中, 往往只是將實驗進行展示, 不能明確物理實驗開展的目的是爲了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壓抑了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 在課程開展過程中, 學生隨着物理實驗的開展, 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僅沒有提升還有了下降的趨勢, 長期以往造成了惡性循環, 導致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情況不理想。這使得物理實驗課堂教學不能全面的進行開展推進, 從而導致物理教學的實際教學效率難以提升, 對於學生物理知識的獲得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三) 教學方法單一

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發展現狀來看, 教師在物理教學的實際教學過程中, 往往存在教學方法過於單一的情況, 這對於學生效率的提升產生了很大的阻礙。在進行教學實驗的過程中, 教師通常是根據教科書的教學步驟, 帶領學生進行物理實驗, 對於實驗的完成形式把握非常的嚴格, 不允許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有自己的想法,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 並且對於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很不利, 這對學生對物理實驗原理的探索也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這樣的情況可能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降低。

二、教學策略

(一) 在教學理念方面

教師的教學理念, 對於課堂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率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 在開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活動的過程中, 要把學生作爲課堂的主體,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 對於物理實驗教學進行一定的調整, 但是在課堂改進的初期, 就應該改善教師的教學理念。只有教師的教育理念符合新課改的發展需要了, 才能爲社會培養更多的綜合能力很強的學生, 透過不斷地改進物理實驗, 提高學生的實際能力, 並可以透過物理實驗的學習發現其中蘊含的豐富的知識, 從而可以制定出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培養計劃。同時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 學校要組織教師參加教學培訓, 改變教師的教育理念, 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加強教師對於國家一些社會現象的關注, 能夠對人才需求進行了解, 保證及時的修改教學設計。例如:在進行“慣性”知識的教學過程中, 教師可以播放一些由於物體的慣性而產生的實際現象的視頻, 學生在觀看並聯系自己上車的時候, 或是在坐公交車時, 汽車突然出現剎車情況, 都會對人形成的一定作用力。從而激發學生進行實驗探究的主動性, 然後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並動手操作, 感受由於慣性帶來的一些現象, 並學會解釋生活中的慣性現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促進物理實驗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

(二) 在教學目標方面

在實際的物理教學過程中, 教學目標的合理、科學的設計是一個核心的部分, 對於教師的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學生的學習質量的提升都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 將物理的理論邏輯性進行有效的分解, 幫助學生提高學生的教學效率, 更大的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物理實驗教學中, 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的接受能力, 結合教材中的一些知識要點, 將教學目標進行確定。例如:教師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的講解過程中, 可以從學生的前概念進行入手, 讓學生對“水的沸騰”現象進行闡述, 明確學生由生活經驗中得到的正確或錯誤的認識, 從而制定合理、科學的教學目標, 讓學生知道該實驗中應該看、聽、記得內容, 增強學生實驗的`目的性和實效性, 從而確保學生對“觀察水的沸騰”實驗現象及操作的掌握, 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效率, 有利於我國的教學改革更加符合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三) 從拓展教學模式入手

要想真正的改善目前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一些問題, 就需要教師的日常的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 對於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進行一些新的改變, 引進新的教學模式, 改善目前物理實驗教學中的一些不足, 讓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 自己真正的體驗物理實驗, 透過一些新的教學模式的引進, 提升課堂效率。例如:在學習“物體的浮與沉”的相關內容時, 學生會想到“重的物體下沉, 輕的物體上浮”這一錯誤結論。教師不直接回答結論的正確與否, 而是選取重的上浮物體和輕的下沉物體放進水中, 觀察物體的浮沉。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衝擊學生直接的感官, 可以加深學生對於物理知識的理解, 促進自身投入到物理實驗學習環境中, 能夠在將自身物理實驗操作能力進行有效提高的同時, 讓學生可以主動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促進物理課程的改革, 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得到提升。

三、結語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課程改革是一個很重要的課堂改進, 對於提高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有很大的意義, 而教師在實際的物理實驗教學中, 可以很好的把握物理教學的教學目標, 改進教學觀念, 發現自身的不足, 在不斷的改正自己的不足的過程中, 創新教學模式, 從課堂本身出發, 創造愉快和積極的教學環境和氛圍, 讓學生做好物理實驗的基礎上, 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 幫助學生在物理實驗的教學過程中進行得更加的順利。其實在實際的物理教學過程中, 教師要把握好每堂課程的教學細節, 解決學生在物理課堂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這些問題的解決, 對於學生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習.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創新——基於新課改環境[J].新課程 (中學) , 2018, 1 (01) :136.

[2]郭民.試論新課改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創新[J].文理導航 (中旬) , 2017, 12 (12) :49.

[3]房克.基於新課改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創新[J].新校園 (中旬) , 2017, 11 (11) :99.

[4]紀權峯.新課改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創新[J].考試與評價, 2017, 1 (11) :142.

[5]王朝泰, 李寧.淺談初中演示實驗的改進探索和實踐[J].物理通報, 2017, 1 (S2) :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