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網絡文化下的會計語言變革

學問君 人氣:3.06W
網絡文化下的會計語言變革
【摘要】 網絡技術的發展影響並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特有的網絡文化。網絡文化存在的根基在於網絡語言的平等性、交互性和開放性。網絡文化也推動了企業會計語言的變革,並讓會計語言運用具備了平等性、交互性和開放性等特徵。
  【關鍵詞】 網絡文化;網絡語言;會計語言
  
  有數據顯示,到2007年底全國網民總人數達到2.1億人,其中寬帶網民數1.63億人,手機網民數達到5 040萬人,網民總數已經超過了美國。伴隨着網民的增加,網絡產業迅速發展,網絡編輯、網絡寫手、電子商務師等一些新的職業相應而生。另外一方面,網絡也在深刻地改變着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如透過QQ、msn來進行情感交流、在網絡博客上記錄個人感受、藉助E-mail來進行資訊交互;透過網絡遊戲來打發閒暇時間等,人們的生活是一種網絡下的生活,並發展成爲一種特有的網絡文化。
  
  一、網絡文化的語言特徵
  
  網絡文化是指以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融合爲物質基礎、以發送和接收資訊爲核心的一種嶄新文化。網絡文化這種新型的文化娛樂方式,是以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爲物質基礎,但網絡文化之所以能夠得到非常快的普及,還在於網絡文化在傳播的過程中形成了特有的網絡語言,網絡語言表現出傳統媒體所不具有的新的特徵,即網絡語言的平等性、網絡語言的交互性以及網絡語言的開放性。
  網絡語言的平等性。生活中,人們藉助語言來進行交流,但語言並不是平等的,如三綱五常、趨炎附勢等其實就體現了語言的不平等。當然,這種語言的不平等還在於人的不平等。而基於個人電腦的網絡是一個無中心的,充分民主和平等的虛擬社會,網絡文化是沒有屏障的。人們在面向龐雜的網絡資源時被儘可能地以興趣、愛好、需要等不同而分化,個人能夠更從容地選擇和吸納資訊。同時,人們之間的交流也實現了平等,順暢的電子郵件大大削弱了嚴格的等級觀念。
  網絡語言的交互性。這是網絡語言與傳統大衆媒體最爲顯著的區別。從技術特徵上講,交互性是指人們在資訊交流系統中發送、傳播和接收各種資訊時表現爲實時交互的操作方式。在網絡中,每一個網民都不僅是資訊資源的消費者,而且是資訊資源的生產者和提供者。人們的資訊獲取方式由傳統的被動式接受“灌輸”教育變爲主動參與思想交流、在思想碰撞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引導,這極大的解放了在現實社會中受到各種約束和壓抑的思想和感情,提高了資訊的傳播效率,激發了人類的創造思維。
  網絡語言的開放性。由於互聯網上不同主題的電子公告牌、新聞組和電子論壇等,向任何感興趣的人開放,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去獲取自己想得到的任何資訊,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任意地與世界各地任何網民進行聯絡、交流,自由地訪問各種資訊資源。任何觀點、任何思想、任何民族文化在這裏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會計語言存在的必要性分析
  
  語言產生最根本的源動力在於人類進行物質交換和情感交流的需要,人們基於溝通的需要。在經濟領域的個體,是衆多進行獨立覈算、自負盈虧的企業個體。企業個體作爲經濟人,他們是有限理性的,並在一個資訊不完全的經濟社會裏持續不斷地進行着自己的商業行爲。企業經營資訊的分佈是不對稱的,企業作爲一個黑盒,企業的內部人如經營管理人員擁有企業的較完全資訊,而企業的其他一些利益相關者如股東、債權人等處於企業外部,其擁有企業的資訊則是殘缺的。在這樣的機制設計下,經營管理層有責任向其他利益相關者來披露經營的資訊;而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資訊不對稱往往會導致代理成本的增加,並最終導致企業資本成本的增加,企業價值的降低。故企業的經營管理層也有着自願進行資訊披露的動機。而充分的資訊披露就涉及到會計語言。企業對經營資訊的確認、計量、記錄以及披露就是經濟領域企業主體進行資訊交流的特殊語言——會計。會計是一門國際商業通用語言,它爲各國投資者與投資者、投資者與經營者之間架起了橋樑,從而成爲全球資本市場的重要基石。對於某一特定的經營事項,在運用會計語言來進行描述時,涉及到會計政策的選用和會計估計,所反映出的經營事項就必然會帶有企業管理層的主觀判斷,即會計語言必然帶有各個企業主體管理層的“地方口音”,這就必然會給各個利益相關者在進行決策分析時帶來資訊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