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旅遊經濟學教育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3.15W

1存在的問題分析

關於旅遊經濟學教育研究論文

1.1教材沒有得到甄別

由於旅遊管理專業早期還處於探索期,國內關於《旅遊經濟學》的教材爲數不多,近年來一些研究人員開始思考旅遊經濟的核心問題,另闢蹊徑,出現了一些新穎的教材。與《旅遊經濟學》相關的早期的一些教材由於處於探索階段,在框架上往往受經濟學的影響和限制,過多引入了西方經濟學的內容,在說明旅遊經濟問題、建立旅遊經濟理論框架時,通常是從旅遊經濟的外顯要素出發來研究旅遊經濟或者旅遊產業的要素體系[1]。教學人員在爲學生選擇教材的過程中習慣於參照國內權威出版社的出版資訊,而較少地結合教學對象的特殊性,即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原有的理論基礎等因素。後續的教學人員則傾向於沿用前面教學人員的做法,因而在教材的選取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該類現象在國內少數民族地區高校表現尤爲突出。

1.2講解與實踐脫軌

多數教學人員在講授《旅遊經濟學》的過程中重在引導學生分析教材中給出的相關案例,而對於相關理論對於其所在地區即本土的旅遊產業、旅遊企業、旅遊社會問題的映射的思考則相對不足。應用是理論學習的一大境界,雖然《旅遊經濟學》這一課程的理論性較強,但是如何將理論學習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結合起來也是教學改革與創新的突破之處。此外,除了與本土旅遊發展實踐脫離以外,多數教學人員在講授過程中也往往忽略了案例的推陳出新,不重視去涉獵一些國內外最近出現的旅遊經濟問題。

1.3師資隊伍問題

旅遊管理專業的師資隊伍重視多學科交叉研究相結合。而目前多數高校的情況是旅遊管理專業教師師資在跨文化研究方面,例如:在旅遊法、旅遊經濟、旅遊人類學方面比較薄弱,在旅遊研究定量研究方面表現更爲突出。一些學校在《旅遊經濟學》教學方面往往聘用經濟學方面的教師來講授。

1.4課程設定與培養目標脫節

從目前來看,國內旅遊管理本科教育中已有了一定明確的專業細化。多數本科院校將旅遊管理專業細分爲酒店管理、旅遊規劃、外語導遊、旅行社管理、會展管理等方向,學生也根據學校劃分的學科方向在完成基礎理論課的學習之後有所側重。然而旅遊經濟方向往往只是在碩士研究生階段才被明確劃分出來。旅遊管理具有“兩條腿”,一是經濟,一是文化,即旅遊管理學科與經濟始終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而國內大多數本科院校忽視了旅遊管理專業的這一本質,往往在開設了《西方經濟學》、《統計學》等基礎理論課之後,追加一門《旅遊經濟學》來結合學科需求和特點將以上基礎理論課深化和鞏固,在此之後的幾個學期中很少設立《旅遊經濟學》相關的經濟分析方法、旅遊經濟案例分析、旅遊經濟調研方法等課程,導致學生學習了相關的課程之後,對旅遊經濟的認識還是停留在很膚淺的層次,對於一些簡單的旅遊經濟問題的分析都不熟悉。

2教學改革路徑分析

針對國內存在的不足,結合自身的教學和科研體會對旅遊管理專業本科《旅遊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的路徑進行以下探索:

2.1教材的選擇要與時具進

學校和旅遊管理學科要重視該門課程教學的重要性。《旅遊經濟學》要發展成爲一門獨立的學科就必須與時具進,逐步走出原有的教學模式,積極主動地把握旅遊經濟研究的正確方向,緊密聯繫旅遊經濟發展規律,從方法論上放棄傳統的經濟學體系與旅遊學科體系,抓住旅遊經濟的本質和脈搏。教學人員在選擇《旅遊經濟學》系列教材時,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和理解水平;同時應當注重教材內容的新穎性、理論框架的合理性、研究方法的實用性、問題關注的全面性、研究範式的科學性以及研究工具的經典性等方面。培養應用型人才,在授課時要注重結合多家之言,鼓勵學生涉獵相關的國內外著作。

2.2突出旅遊管理學科本質

旅遊經濟和專業的其他方向密不可分,以旅遊規劃方向爲例,旅遊管理專業的本科畢業生有很多是步入旅遊規劃公司與機構從事旅遊規劃工作的,在旅遊規劃中很大的工作是旅遊經濟分析,包括旅遊者行爲分析、旅遊市場的分析與預測、旅遊空間結構分析、旅遊產業結構分析、旅遊項目投資分析、旅遊發展環境分析等。現在的用人單位希望自己的員工等夠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這種形式使國內的旅遊管理專業本科生有必要在學習階段以複合型人才的標準要求自己。因此,針對這種問題,學校在課程設定和專業方向細化方面要重視旅遊經濟分析與研究的地位和重要性,並且嘗試在本科階段將旅遊經濟或者旅遊數量分析方向從旅遊管理專業中細化出來,在開設了《旅遊經濟學》課程之後,結合學生的興趣和水平,嘗試將《旅遊經濟案例分析》、《旅遊經濟數量分析》、《旅遊新經濟學》以及《旅遊調查研究的方法與實踐》等課程以專業選修課或者模組選修課的形式來開設,以豐富和發展《旅遊經濟學》課程教學。

2.3案例教學注重本土化

旅遊管理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使看似抽象難懂的《旅遊經濟學》轉變爲容易掌握、能夠付諸實踐的課程,案例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在案例的選擇方面,要關注國內外與旅遊經濟相關的熱點問題,例如:目前有專家學者不斷呼籲新經濟學、幸福經濟學、生態經濟學等,如何將這些相關領域融會貫通是教學人員在授課和案例選擇過程中要思考和甄別的問題。使案例儘量本土化。講授過程應注重聯繫當地旅遊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即密切結合地區旅遊發展動態,梳理並整合本土旅遊企業、旅遊景區景點、酒店、旅行社成長與發展中的成功與失敗的經典案例,緊密聯繫國內外近期發生的旅遊問題、旅遊經濟現象,鼓勵學生運用跨學科、綜合分析的視角對案例進行分析,積極引導學生對目標旅遊市場進行分析和預測。使《旅遊經濟學》課程教育達到因地制宜的效果,同時,在案例教學中要貫穿大量的旅遊經濟分析方法和技術,是學生掌握在何種情況下應當使用這種方法和技術[2]。此外,案例教學也可以一改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和學生在雙向的互動過程中共同學習和進步。

2.4提高師資教學與科研素質

教學人員應當積極思考如何將理論學習與應用相結合的路徑,自身要積極掌握旅遊經濟研究的方法與技術。密切關注旅遊經濟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在課程講授的過程中要重視將適當的定量研究方法與分析技術引入到教學當中。與學生共同討論旅遊經濟案例,共同設計問題;同時單位也要爲《旅遊經濟學》課程的教學人員提供一些學術交流和進修的機會。教學人員應利用閒暇時間在旅遊企業掛職鍛鍊,積累旅遊實踐經驗。高校在引進人才的過程中着重考慮具備交叉學科背景的人員。

3結語

推進旅遊管理專業本科課程《旅遊經濟學》的教學改革對於優化高校旅遊管理專業本科的培養路徑具有積極意義。無論是研究人員、教學人員還是高校,都要參與到該課程的改革創新之中。教學人員應關注教材與教學對象的適用性,逐漸改革教學方式,增加與學生的互動學習成分,關注本土案例與時效案例,以增強學生學習興趣;高校應加強校企合作力度,同時關注學生的應用能力的培養,爲教師提供更多的學習與交流機會。文章關於旅遊管理專業本科課程《旅遊經濟學》的教學改革思路的探討主要從高校與教學人員的角度出發的,此外旅遊經濟科學研究人員的工作對於該課程的改革與創新同樣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員應當主動思考教材的編著工作,把握學術動態,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旅遊經濟的本質與內涵,走出傳統的旅遊經濟學研究框架,進行理論與實踐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