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初中數學課題學習的組織與實施

學問君 人氣:1.84W
論初中數學課題學習的組織與實施

論文關鍵詞:數學課程標準 數學課題學習 教學實施
  論文摘要:在數學課題學習的理論研究基礎上,深入分析了數學新課程中數學課題學習相關內容重點在數學教學中如何開展與實施進行探討,作爲實施數學課題學習的參考與借鑑。
  根據當前初中數學課題學習的教學現狀,我們認爲,要在初中有效開展數學課題學習活動,除了轉變數學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提高他們對課題學習的認識,使其從觀念層面認同課題學習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透過各種手段,提高他們的課題學習的教學實踐能力、課題學習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能力。
  
  一、初中數學課題學習的實施過程
  一般地,數學課題學習的實施過程可分爲以下幾個環節:尋找素材、確定課題;課題實施、教師指導;成果展示、評價總結。在數學課題學習的實施中,要求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思維的開放性,強調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成果共享。
  1.尋找素材,確定課題
  根據課題選取的基本原則和途徑,筆者選取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教育儲蓄”問題,進行課題學習的教學實踐。
  2.課題實施,教師指導
  數學課題學習實施的形式豐富多彩,可根據課題和培養目標的不同,靈活地在教學中運用。此課題,我們可以採用數學主題閱讀或數學探究的形式。教師根據學生的選題,按照學生的意向分組,宣佈分組名單,學生組成小組,推舉組長,小組討論各組解決問題的方案,自主開展研究活動,並認真規範地填寫相應表格,學生有問題及時向教師反映,教師透過與學生的交流和小組活動記錄,隨時瞭解並評價每個小組以及每個學生的活動情況,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對解決問題的過程或收集到的資料資訊進行分類、歸納、整理和提煉,確定總結的內容,選擇最合適、最能反映研究成果的形式。
  3.成果展示,評價總結
  在班級召開研究成果報告會,各小組將研究成果進行展示交流,同學對各組成果進行評議,提出改進意見,對問題解決有特色、結果呈現有個性、自主鑽研有創新、問題拓展有創意、合作學習有收穫的成果予以肯定和表彰,而應採用形成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具體地講,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參與數學活動的程度,積極合作的意識,解決問題的信心,數學思維習慣,自我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在數學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等;注重學生在“課題學習”中的變化和發展:數學知識、技能的發展,數學思維的發展,數學能力的發展等;(2)注重學生髮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具體情境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創新意識,積極探索多種解題策略,清楚表達解題思路及過程,判斷結果的合理性,回顧和反思解題過程等;(3)評價手段和形式的多樣化。可以採用活動觀察,活動過程和結果的口頭彙報,撰寫活動論文等;(4)多采用鼓勵性的定性評價。用評語描述學生在“課題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取得的進步,需要改正的錯誤和努力的方向等;(5)評價主體多元化。教師,學校,家長,學生共同參與。
  
  二、課題學習實施過程中的教師指導策略
  根據我們的問卷調查和訪談,發現絕大多數教師在數學課題學習中,不知道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課題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問題形式與內容的多樣性,問題解決方法的多樣性、新奇性和獨特性,問題解決過程和結果層次的多樣性,教師在面對這些陌生的問題時感到有一定的困難,逐漸失去了往日對知識的權威地位,教師的職能不再單純是“傳道授業解惑”,學生的學習不再是被動接受和盲目遵從了。在數學課題學習過程中,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我們認爲要處理好以下一些相互關係、思維方式、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問題。
  1.處理好學生自主與教師指導的關係
  數學課題學習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求學生自主地探究問題,強調學生自主,不是不要教師指導,也不是說教師可以撒手不管,對學生的課題研究完全不聞不問。這裏的學生自主,主要是指學生個人或小組在課題學習中徵求各種意見之後,由自己來決定其研究內容、研究方式、研究結果表達和展示形式等,指的是學生能積極思維,圍繞一定的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能對所研究的問題做出有理有據的回答,能依靠自己收集各種文獻資料數據並做出可靠與否的評價,指的是學生能夠承擔他自己決定的事情,認真負責地把這些事情做好。
  數學課題學習的教學過程(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師生一起學和做的過程)更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創設好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地探索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在問題的探索、發現,解決問題的深度和方式儘量由學生自主控制和完成。學生在課題學習中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和對學習責任的承擔不是天賦的,而是在教師的指導培養下透過自己不斷地學習逐步形成的。學生的自主能力的發揮取決於他是否學會了學習,並且這種能力的大小和他是否會學習成正比。由於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年齡小的特點,無論是掌握知識、形成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是學會學習、打下終身發展的基礎能力,都離不開教師的培養和教育。因此,強調學生自主,其本意不是排斥教師指導,也不是推卸教師教育學生的責任。學生自主和教師指導,在數學課題學習中決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教師指導不是爲了限制學生的自主,學生透過充分地利用教師指導則可獲得更大的自主。
  2.轉變觀念,提高認識
  教師的觀念是推動和落實新課程的關鍵,是數學課題學習能否有效成功地開展的關鍵,要使教師真正“走進”而不是“走近”課題學習,光靠行政命令,專業培訓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教師自身的“內動力”,教師發展的職業需求,學校的管理對教師發展的驅動以及師生相互影響、共同成長的氛圍。
  數學課題學習要求教師轉變數學觀、學習觀、教學觀。要求教師提高認識,這裏有兩個認識需要轉變,首先,教師對課題學習的教學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透過自己的多參與,多獨立思考和實際去做;其次,在數學課題學習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角色不應該總是“正確的指導者,正確的化身”,而應該平等地參與,適時扮演“同事、參謀、建議者、欣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