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大學生素質教育體系初探論文

學問君 人氣:2.92W

素質教育就是培養、提高民族或學生素質的教育。它包括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社會素質(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業務素質、勞技素質)的教育。以下是本站小編爲您整理的大學生素質教育體系初探論文,希望能提供幫助。

大學生素質教育體系初探論文

 摘要: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由於高校擴張和擴招都帶來了嚴重的負面效應,存在着種種危機。高校應該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重視素質教育,從而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和效益。高校實施素質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高校依據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應從思想政治素質教育、身心素質教育、文化素質教育、業務素質教育和創新(創業)素質教育等方面,構建高校素質教育體系。

關鍵詞:高教改革 大學生 素質教育 體系 構建

1.大學生素質教育

簡言之,素質教育就是培養、提高民族或學生素質的教育。它包括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社會素質(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業務素質、勞技素質)的教育[1]。它是一種着眼於提高人的內在素養、強調人的知識內化和身心發展的教育觀念及教育方式,它是一個伴隨着學生成長而持續進行的過程,也是學生素質不斷積累、提升的過程。 根據高等教育的特點,大學生素質教育體系主要有五個方面所構成,即思想政治素質教育、身心素質教育、文化素質教育、業務素質教育和創新(創業)素質教育, 思想政治素質教育作爲中心,它是整個素質教育體系的靈魂。

橫向上看,大學生身心素質和文化素質隨着年齡的增長和受教育層次的提高及社會環境的影響都會發生變化;縱向上看,大學生業務素質教育體現在專業教育方面,爲他們從事創新或創業奠定專業基礎。在大學素質教育過程中應加強與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融合,使他們成爲祖國建設的真正人才。大學生素質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在這一體系中各要素之間相互聯繫、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共同發展,最終才能實現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2.大學生素質教育體系構成

2.1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思想政治素質教育是靈魂。思想政治素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信念和政治方向的素質。主要體現在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對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和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忠誠等;二是思想品德方面的素質,它主要體現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思想修養和道德境界的高低,體現爲對人民、國家、集體能否獻身的精神等。這兩方面的內容構成了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中心。只有樹立起正確的思想觀念,培養出良好的道德品質,才能夠有效地激發出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智慧。

思想政治素質教育依託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滲透到素質教育的各個環節之中。這就告訴我們,思想政治教育固然是素質教育的靈魂,但靈魂也必須有所依託。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脫離學生的身心素質教育、文化素質教育、業務素質教育和創新(創業)素質教育 [2]。思想政治素質教育只有滲透到各個環節之中才能獲得時間、空間上的極大拓展,才能真正貫穿到創新人才培養的全部領域和全部過程。

2.2身心教育是素質教育的載體

素質教育必須依附於一定的載體,才能發揮其作用。大學生的健康體魄和良好的心理正是進行素質教育的載體。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必須依據不同年齡、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進行個性素質教育,必須根據載體身體和心理的不同採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進行教育,這樣才能使抽象的素質依附到載體上,從而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大學生的身心素質,特別是心理素質對其它素質的深化有着明顯的影響,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內化專業知識和創新意識的必要主觀條件,只有遵循學生的心理髮生、發展及活動的規律,品德教育才會有所支配,這種支配對他們接受素質教育有着直接的影響。因此,在進行素質教育時,必須加強學生的身心素質教育。

2.3文化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

文化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他可以爲學生的'業務素質和創新(創業)素質的培養提供廣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蘊。文化素質教育包含着廣泛的知識內容,其主要包括文史哲基本知識,藝術的基本修養,國內外優秀文化成果等。文化素質與其他素質教育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

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可以爲大學生的其它素質提高奠定文化基礎,其它素質的提高反過來又會促進學生對文化素質教育的認識,提高學生參與文化素質教育的積極性[3]。科學發展的實踐證明,創新不僅來源於對問題的深入鑽研,也得益於深厚和寬廣的知識面。在當今的知識經濟時代,人們面對科學技術問題、經濟問題、生態環境問題等都是一個複雜的系統,都需要運用多學科的知識進行綜合研究,加以解決。因此,廣博的文化知識能爲業務素質和創新(創業)素質的培養提供堅實的基礎。

2.4業務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內核

大學專業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內核,是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的知識儲備。培養具有創新素質的人才,必須在教育思想、培養模式、專業設定、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構建適應與創新人才培養的專業教育模式。該模式下培養的人才,應具有基礎紮實、知識面寬、能力強、有專業特色等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