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中專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

學問君 人氣:1.65W

論文關鍵詞:中專學生 心理健康 心理調適

淺談中專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

論文摘要:職業中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很多,已引起了整個社會的關注。我們要重視職業中專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努力維護他們的心理健康。學校每位教師都要擔負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透過各種方式、各種渠道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現在的中專學生很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生活自理能力差,從小就承受着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壓力,而家長對子女期望過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家長的共同心願。這種無形的心理壓力,導致了不少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十分脆弱,身心發展扭曲變形,經常會遇到小問題而出現麻煩。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在長達五年的職業教育教學實踐中經過不斷的探索後認爲,進行正確的心理調適顯得尤其重要。

一、學習心理問題及對策

不少中專學生在初中階段就存在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方法不當、學習的認知能力水平低下等問題。在家長和初中老師勸說下進入衛生職校後,他們更是如此,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學習的實用化傾向明顯,部分同學追求學習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一旦遇到學習困難,則動力不再存在,接着出現一種學習的焦慮現象:他們讀不進書又不得不讀書,在家中瞞着父母,在學校應付老師,對考試或某些學科、課程的學習存在比較嚴重的恐懼心理,從而導致出現明顯的厭學情緒和行爲。

針對此問題,教師應熱愛尊重學生,使其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學生觀。前蘇聯心理學家贊可夫曾說過,若在教師的眼裏學生只不過是一種什麼容器,把一定的知識技能灌進去,那麼,這樣的看法當然不會促進他對學生的愛。相反,只有當老師把每一個學生都理解爲他是一個具有個人特點的、具有自己志向、自己智慧和性格的人,纔會有助於教師去熱愛學生和尊重學生。我經常採取民主、平等的方式教育學生,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公正、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問題生。由於我尊重理解學生,把他們看成一個個有獨立意識的人,一個個未來的能救死扶傷的白衣戰士,學生都感受到教師的期望,消除了厭學情緒,學得更主動了。

二、個性情感心理問題及對策

個性是個體經常表現出來的具有一定傾向性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總和,是一個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職校生中,“落水者”的心態、“失敗者”的心態、“多餘人”的心態比較普遍,使得他們難以擁有一個健康健全的人格和振奮向上的個性面貌。而情緒情感恰恰又是一個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的反映,是客觀現實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產生的體驗。他們的內心世界是五彩繽紛、各具特色的,但在內心和現實間恰好存在矛盾。因此很多學生在矛盾心理作用下會出現諸多的個性情感心理問題,諸如:缺乏應有的積極理想和追求,整天抱着混世度日的心態打發人生,甘願沉淪,聽天由命。或者逃避於現實,沉迷於網絡的虛擬世界;或者對社會性情感表現冷漠,一旦遇到挫折,輕則退縮,重則懷有戒心和敵意。因此,在學生中普遍存在有狹隘、妒忌、暴躁、敵對、依賴、孤僻、抑鬱、怯孺、神經質、偏執性、攻擊性等不良心理性格,這些學生可以毫不猶豫或毫不內疚地說謊、欺騙、敲詐或偷盜。

疏通學生個性情感,消除自卑自賤心理,倡導積極主動參與班級管理是解決此問題的關鍵。每個學生都是課堂“社會”的主人和班級“社會”的公民,只有當學生真正在集體中享受民主、平等、自由的公民權利,才能真正喚起和激發學生參與民主管理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和義務感。因此,我把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民主參與和自我管理能力,改革、創造精神作爲班級管理目標。用成立牆報小組、通訊報道小組,招募“志願者”參加班級的每一項活動的'方法,爲每一個學生提供了參與管理的機會和條件,使每個學生找到自己滿意的位置,擔任成功的角色,培養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使學生在集體中受到教育,激發學生管理班級的主動性。同時,提倡合作和適度競爭,和諧人際關係,讓學生學會欣賞別人、學會關心別人。

三、自我心理問題及對策   自我意識是主體對自己的心理、身體、行爲及自己與別人、自己與社會關係的意識。不難發現,相當一部分職校生缺乏合理的自我意識,自我評價不當,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主觀自我與客觀自我之間的矛盾比較突出。他們中部分人由於長期處在被別人瞧不起的地位,常常聽到的是指責和不滿,常常看到的是歧視的眼光,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容易出現自暴自棄、破罐破摔等消極表現,所以自卑自賤心理嚴重。同時,受家庭生活影響,獨生子女長期形成的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現象嚴重,到學校後被打破,所以心理上難以承受,往往透過逆反言行來滿足自我,卻很少去考慮別人,最終產生嚴重的心理障礙。

面對此問題,教師要及時與家長溝通,在教育方法上給予指導。由於家長們工作忙,我經常採用電訪、寫紙條、面談等多種方式與家長聯繫,改變家訪時單一的“報憂不報喜”的現象,及時彙報學生在校進步和退步的情況,讓家長產生自豪感和責任感,打破學生認爲“找家長就是犯錯誤“的思維定勢。同時我還與家長共同商討教育子女的方法,強調對待孩子要“嚴格”而不是“兇狠”,因爲在“兇狠”的管制下只會使孩子暫時地被動服從,而不是長久地主動改錯。在家長會上,我還向家長提出具體的學習和品德要求,讓家長誇誇自己的孩子,讓善於教育子女的家長介紹經驗,提倡家長間合作,交流教育方法。透過經常與家長聯繫,共同制訂教育方法,及時表揚,堅持不懈,使學生的不良行爲得到很好的矯正。

衆所周知,中專學生往往是學習上、品德上和行爲上的問題生,同時也是心理上的問題生。他們的年齡一般在十五六歲至十八九歲,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這一時期是人的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也是產生心理困惑、心理衝突最多的時期。他們在基礎教育中經常被忽視,所以心理問題多發、易發而且複雜,需要進行特別關注。這些問題的解決,“釜底抽薪”比“揚湯止沸”的效果要更理想。

參考文獻:  [1]劉煥明.淺議中專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其對策[J].管理觀察,2009-34

[2]王美凡.中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 2007 -7

[3]李國華,王玉霞等. 中專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