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粵劇對佛山石灣陶藝的影響

學問君 人氣:1.73W
談粵劇對佛山石灣陶藝的影響
摘要:佛山是粵劇的發源地,也是陶塑藝術之鄉。粵劇與陶塑藝術作爲佛山兩大本土文化,都有着較高的技術和藝術,它們不僅給佛山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價值,而且一直薰陶着佛山人的精神、情趣和審美。它們在發展過程中相互滲透、相互影響,成爲嶺南文化傳統特質,不但對嶺南文化寶庫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也是對華夏文化的重大貢獻。

關鍵詞:粵劇 陶藝 瓦脊 公仔
  
  多年來,專家學者對粵劇和佛山石灣陶塑藝術研究與探討的有關論文、專著爲數不少,這些論著分別對粵劇和石灣陶塑藝術成就有過精闢的論斷。但對粵劇影響下的佛山石灣陶塑藝術相互影響的淵源關係的論述甚少。佛山是粵劇的發源地,也是陶塑藝術之鄉。粵劇與陶瓷作爲佛山兩大本土文化,都有着較高的技術和藝術。它們不僅給佛山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價值,而且一直薰陶着佛山人的精神、情趣和審美等,並且它們在發展過程中相互滲透、相互影響。
  
  粵劇與佛山的淵源
  
  粵劇,又稱廣東大戲、廣府戲等,誕生於明朝中期。明朝開始,受“外江戲”之影響較大,最盛行的外江戲班是安徽的徽州班和湖北的漢劇班,粵劇唱腔的二黃、梆子、西皮與漢劇的很相似。即爲此故,廣東本地人組織的戲班出現了,而當時上演的仍是“外江戲”,其中有些較具規模的戲班還僱下一艘大船,順着河道走南闖北,在各處演戲,演員宿舍、器材佈景就在船上,這些戲船多漆上紅油以作記認,又稱“紅船”。正是這些戲班拉開了粵劇發展史的序幕。粵劇正是匯聚了諸腔之長,並吸收廣東當地的各種聲腔曲調發展而成。因此聽起來既有梆子腔的古樸高亢,又有崑山腔的典雅深沉;既有皮黃腔的流暢蒼勁,又有廣東樂曲的輕盈俏麗,數百年來一直是本地民衆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佛山是粵劇的發源地。佛山“瓊花會館”建於明代中葉,是最早的'粵劇行業組織。至今,粵劇行內仍有“未有八和,先有吉慶,未有吉慶,先有瓊花”之說。明代,佛山民間演戲活動繁盛,本地戲班相繼出現。嘉靖年間,建立了戲行會館,稱爲瓊花會館,館址設在佛山大基尾,因供奉戲行祖師“華光”,故又稱之爲“瓊花宮”,爲本地戲班藝伶排練、教習、切磋藝術之地,也是當時戲班管理的機構。在會館附近的水涉頭邊立下一石碑,上刻“瓊花水涉”四字。藝伶在水涉上落戲箱,乘船到各地演出。瓊花會館的出現,說明佛山已成爲當時粵劇發展的中心。
  清朝,佛山戲劇活動相當興盛,因不斷吸收廣東音樂、民謠曲律,改用粵語演唱,融入南派武術,使用大鑼、大鼓、大笛、喉管,形成了生動傳神、語言通俗、聲腔獨特、武打新奇的風格,是羣衆喜聞樂見、雅俗共賞的一大地方劇種。粵劇戲班以紅船做交通工具巡迴演出,故粵劇藝人又被稱爲“紅船子弟”。據記載,當時佛山鎮方圓十數裏之地已有大小戲臺30餘個。清代有這樣一首竹枝詞:“梨園歌舞賽繁華,一帶紅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貺節,萬人圍住看瓊花。”可見當時粵劇活動之盛。粵劇經過數百年兼收幷蓄,不但流行於粵、桂、港、澳、臺地區,並隨着粵籍僑民散居各地,傳播到美洲、澳洲、歐洲、非洲,成爲海外擁有最多觀衆和最有影響力的劇種之一,成爲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在佛山粵劇枝繁葉茂。粵劇在民間的演出不絕如縷,榕樹下、公園裏、文化站中,隨處可聽到人們的唱和;走在大街小巷,也常有廣東小曲把你的耳朵叫醒,那是輕快愉悅的《荔枝頌》,那是傳唱不衰的《帝女花》,那是氣勢高昂的《步步高》……據瞭解,佛山目前有正式名稱的私夥局206個,加上居民家庭中無名無姓的,私夥局數
  量已超過400個。粵劇至今還是佛山市井文化中最重要的形式。
  
  粵劇對瓦脊公仔的影響
  
  瓦脊陶塑,又叫“花脊”,它是專門用於屋脊建築裝飾上的,故稱“瓦脊”。採用陶塑人物、動物、花卉進行裝飾,體現了嶺南民間建築裝飾的濃郁的地方文化特色。由於它的題材常以某一些故事或戲曲爲內容,一些規模較大的瓦脊往往像長卷國畫一樣,展現故事的主題情節,或由若干出摺子戲的故事片內容聯合組成整條瓦脊陶塑。這類如連環畫般的陶塑長卷,需要若干甚至數百人物雕像,以瓦脊爲舞臺,以陶塑人物爲“演員”,才能組成整條陶塑瓦脊。屋脊建築裝飾上,有單面和雙面瓦脊,安放於屋頂正脊的多爲雙面,一般正反的題材是不一樣的。單面的多安放於看(眉)脊上。而“瓦脊公仔”的創始人是康熙年間的石灣著名陶藝家文如壁,技藝精湛,作品爲大衆所喜愛。後來其子孫繼承其藝,將大批歷史、戲曲、傳說故事人物搬上瓦脊,使陶塑的品種內容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