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初中歷史教學中自主創新教學策略探索

學問君 人氣:3.24W
畢業論文

 

初中歷史教學中自主創新教學策略探索

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是權威,學生被動接受。在這種學習過程中學生完全沒有自己的主體地位,較多的是處於被督促、糾正的客體地位,這使得學生的自我意識、自主能力以及創新的慾望在很多情況下是被壓抑的。學生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去思考,只能面向書本和教師的標準去迎合,由此形成了課堂氣氛的沉悶和教師“1言堂”局面,這樣培養出的學生很難說是健康、快樂、全面發展,也不能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和能力的需求。

爲改變這種局面,貫徹“2期課改”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進1步推進我校的歷史課教學改革,筆者從2004年5月至2005年12月間,在所教班級,開展了探討“自主創新教學策略”實踐,力圖克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中的不足之處和侷限,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提高。經過1年多的教學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實施“自主創新教學策略”的基本要求是:教師着眼於爲學生自主創新學習努力搭建好平臺,爲學生自主創造條件;只有有了自主的條件,纔有可能創新;自主的條件越優越,引導激發的越恰當,創新的內力爆發也會越強,以有效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展。

我的主要思路和做法是:

1、充實新的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自主的視野

實施“自主創新教學策略”首先應從改進教學內容着手。按慣例,課堂教學的內容,須遵循課程標準,以及教材所規定,由教師擬定教案,然後組織課堂教學。但課堂教學內容也該與時俱進,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規定,應有所突破,略作調整或充實。恰當、適量地引進與所學內容相關的新資訊、新材料,可以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有利於學生對教材學習內容的理解,還能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興趣,在此基礎上,學生纔有可能提出新問題,活躍其創新思維。沒有1定量的材料,只是教科書上1點點歷史資訊,讓學生自主去學習,學生提出新問題的機率是非常小的。

充實什麼樣的材料呢?筆者認爲,1課教學內容中有利於發展學生髮問的

內容;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與課堂教學內容相聯繫的,可以結合社會新聞的某些熱點話題的內容;可以涉及新考古發現的內容;有史學領域重大的、新的探討的內容;與對外往來、文化交流相關的內容等。對這類內容,如果學校和學生家庭有條件自己查找,可以把方向指給他們,但是,目前具備這樣條件的學校和學生家庭畢竟還不是很多。如果學校和學生家庭沒有條件自己查找,教師就要及時而有選擇的把這類內容引進到課堂,提供給學生。這樣,達到教學中讓學生自主纔有可能。在學習埃及史時,學生對胡夫大金字塔這1“世界建築史上的1大奇蹟”很感興趣,很希望進1步瞭解,10分渴望知道相關的考古學方面的新發現,對此,我就把相關的考古學方面新發現的視聽材料引入歷史課堂教學,學生特別感興趣。他們知道的相關知識多起來了,提出的疑問也同時多起來了。問“世界建築史上的1大奇蹟”,到底奇在那裏?修建困難怎麼解決的呀?大約5000年前的古埃及人是怎樣使用簡陋的生產工具,修建成高大、雄偉的胡夫大金字塔的?巨石是如何採鑿的、巨石是如何搬運的、巨石是如何堆積的?我都沒想到學生會提出那麼多疑問,這讓我感到10分高興,因爲我已經感覺到我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達到了。

其實可以被引進到中學歷史課堂教學內容的新資訊、新材料很多,只要平時多上網搜尋,多注意閱讀些報刊雜誌,多收聽廣播電視,就不難收集到所需的資訊和材料。對有蒐集條件的同學,多鼓勵他,多欣賞他,適時指導他,他們會越做越好的。

2、運用新的教學手段

上海“2期”課改重視現代教育資訊技術的運用。隨着時代的進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已悄然走進課堂。歷史教學可以透過多種媒體查找所需資料,在課堂教學時,將各種資訊,藉助電腦、網絡、電視機、大屏幕等,新教學技術的運用,有利於學生自主創新。運用新教學技術的優勢,1是可以使學生獲得知識的資訊多元化,有利於學生自主創新。學生可以透過各種媒體,不同渠道,獲得自己所感興趣的、與自己正在學習的歷史知識有關資訊和材料。2是可以讓歷史教學的效果多層次。現代教學手段可以全方位、多視角刺激學生的感官,爲學生創新提供條件。

在歷史教學中,怎樣運用新的教學手段才能更有利於學生自主創新呢?實踐中我覺得有必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選取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的內容

如果選取的內容是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的,學生就會對此問題感興趣。把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透過多媒體創設歷史情景,學生就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會更有利於激發他對感興趣的問題的思考,誘導他在這類問題上的思維積極活躍,這樣學生產生奇思妙想的機會就多了,創新思維的發生就有可能了。

2、在有利於服務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方面加以引導,放手讓學生自主嘗試

什麼樣的問題有利於服務學生自主學習呢,如1些開放性的試題,在解答的時候完全可以先讓學生自己上網收集資料,並得出自己的結論,然後再組織學生交流;還有就是課堂內容中較易搜尋到,和實事聯繫緊密的問題,如在我開設的《世界熱點問題》興趣課上,就“海灣戰爭”、“911事件”等熱點問題,就嘗試讓學生自己收集資料、自己設計課件,並由學生自己講解。學生透過自己動手、動腦,自己展示自己的學習,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

3、應有利於爲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空間

在設計課件時,還應爲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空間,把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可以願意討論的問題留給學生,讓學生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

3、實施有利於學生自主創新的教學模式

“自主創新教學策略”的實施,需要藉助於各種教學手段。但其先決前提是,需有新的理念,要用新的方法,才能取得新的效果。傳統的教學模式,已變成了1種程式化,機械而呆板,不利於學生的自主創新。因此,要實現學生自主創新,教學中實施新的教學模式很重要。

所謂有利於學生自主創新的新教學模式,我認爲應具備以下特徵:

特徵之1,要有新的教學理念。所謂教學理念,它包括教學理論、教學觀念、教學思想、教學目標等內涵。現代教學理論強調:備“課”既要備教材,重視教材規定的知識內容的傳授,更應備學生。現代教學觀念及教學思想強調以學生髮展爲本,以學生爲主體,以德育爲核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改變學習方式,鼓勵質疑創新。運用教學媒體,整合學科教學。

特徵之2,要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中學歷史課堂教學要求學生認知的事物,1是重要的歷史人物的生平,2是重大歷史事件的進程。人物、事物,都是歷史上的客觀存在,主觀上認知的最佳途徑,是要用動態直觀教具,特別是現代的音像教學設備。教師要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努力爲學生設計並提供1種仿真逼真的現場情景,努力爲學生開闢並展示1個活靈活現的歷史畫面,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興趣,逐步加深學生對事物的認知程度,並逐步提高學生對事物的應對程度,這樣纔有利於學生自主創新。

1 2下1頁

特徵之3,創設有利於學生自主創新的課堂執行機制。“2期課改”強調“以學生的發展爲本”,課堂“以學生爲主體”,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因此,在課堂上學生自己能學會的,我就讓他們自己親自去作,自己獨立思考並得出結論。學生能夠自己查找搜尋的資料,就讓他們自己搜尋,能夠自己製作多媒體課件,就讓他們自己做課件,能夠自己講,就讓學生自己來講。

4、採用有利於學生自主創新的評價機制

學生的見解是不是創新,應該怎麼看呢?作爲中學生要做出某種絕對的“新發現”是10分困難的,許多令他們欣喜若狂的“發現”其實往往只是別人早已知曉的常識。要求中學生都有完全意義上的創新是不可能的。實際上,只要學生的“發現”是經過學生自己探究獲得的,就可以視爲創新----相對於學生已知領域的創新。我們所尋求的,主要是這種“相對創新”。這樣的要求是符合中學生髮展實際的。及時肯定學生的這種“相對創新”有助於保護學生的創新積極性,有利於學生現在進行自主創新學習,更有助於他們將來作出超越他人的真正創新。

另外,學生創新精神的可貴不僅在於看其“新”的結果,更在於“創”即學生獲得“新”的過程。創新精神本質上是1種獨立探究的精神,歷史教學中落實這種精神的關鍵在於努力讓學生在創新的過程中學會自己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獨立探究和獨立發現。“自主創新”的要義在於讓學生樹立獨立探究的熱情,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掌握獨立探究的方法,培養獨立探究的能力,讓學生在獨立探究中獲取科學知識,不斷地從已知走向未知,最終有所建樹。

經過近兩年的教學實踐和總結,在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方面取得了1些成績,學生在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和敢於創新等方面都有了顯著的提高。這讓我及同行感到高興。但還存在較多問題需要進1步研究完善,如學生自主創新的主陣地應該是歷史課堂,而教室裏學生透過網絡搜尋材料的條件還不具備;鼓勵學生自主創新時,學生對基本歷史問題學習的效率還不夠高,受歷史課時的限制,這方面的問題還有待於進1步解決;學生自主學習時,發現問題的能力要比解決問題的能力差,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地去發現問題等。這些,是中學歷史課堂教學自主創新教學策略研究中需要進1步探索的問題。

[主要參閱文獻]:

1、《創新教育----面向21世紀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抉擇》,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2、杜小宜:《學科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廣東教學研究》1999第10期

3、閆承利:《素質教育課堂優化模式》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年

4、閻立欽:《創新教育》雜誌(山東)相關文章


 

上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