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急診醫學人文教育強化措施論文

學問君 人氣:2.97W

急診醫學是一門新的綜合性醫學學科,具有危重病人多,病情複雜,診斷不易明確,患者及家屬心情急躁等特點。急診醫護人員具備優秀的專業素質、良好的心理狀態和醫德醫風是提高急診質量和避免急診醫療糾紛的基本保障。因此,加強急診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尤爲重要。

急診醫學人文教育強化措施論文

培養良好的品質

急診醫學是一門用最少的數據和最短的時間來挽救生命、減輕病痛的藝術[1]。急診患者到達急診科時,往往要求醫生能提供最快的診斷、快捷而有效的治療和上帝般的服務[2]。而急診患者多病情危重複雜,短時間內作出正確的診斷、處置是有一定困難,需要急診接診醫生具有良好的內在品質,具備一種處變不驚的性格,同時還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善待自己迎接挑戰,樹立職業的使命感,學會珍愛生命、尊重患者,形成愛崗敬業、團結協作等良好的作風和行爲習慣,才能在以後的工作中展現出對病人的理解和關愛,真正做到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

強化法律意識

在急診教學中應加強相關法律知識的教育,結合具體事例,強化學生的法律意識。尤其是在臨牀實習中,強調要有一個客觀認真的態度,從體格檢查的系統與規範到醫療檔案書寫的完整性、嚴謹性,都要始終保持科學的態度,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在臨牀工作中的每一次活動,都應在並且能夠在法律的嚴格規範下進行。同時,還要加強道德水準的'提升,讓學生明白尊重與愛護患者是醫務人員的基本道德,教育學生在實習中,從法律的高度去認識患者的權利,提高學生對患者權利的保護意識。

增加醫學人文教育實踐

參加醫學義工活動、老年人的照料活動等都是醫學人文教育實踐的具體形式。透過實踐,可使學生學會體恤疾病給病人及其家屬所帶來的身心痛苦,切身體會病患除了醫療技術之外的人文關懷需求,體驗和感悟醫學人文服務的內涵。引導學生認識到人文服務首先是義務人員應該設身處地理解病人、同情病人,在言語和行動上表達出對病人的尊重和同情。急診醫學服務對象爲急、危、重患者,由於病情危重複雜,短時間內作出正確的判斷、處置是有一定困難的。在日常診療工作中應注重細緻的檢查、判斷、決策等訓練,以良好的人文知識作爲基礎,從理論轉化到實踐。在工作中逐漸培養社會責任感,自覺規範自己的行爲。

增強溝通能力

醫學是一個講求高度溝通的事業,缺少共鳴應該看作與技術不夠一樣,是無能力的表現[3]。醫患雙方在醫療過程中是一對重要的矛盾體,雙方必須有足夠的溝通、相互理解、彼此配合,才能達到醫治疾病的共同目的。大多數醫療糾紛與醫患溝通不到位有關。急診病人求醫心切,總希望醫生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醫術治療疾病,還有對疾病的擔憂和對環境的變化以及診治設備、方法等恐懼所產生的焦慮、煩躁等問題。因此在教學中透過充分了解急診病人心理需求及其心理特點,加強針對性培訓,言傳身教、耐心講解,使學生重視病人的情緒狀態和可能的心理、社會影響因素的基礎上,掌握醫患溝通技巧,並恰當地運用,消除醫患之間的阻抗,使病人感受到貫穿在疾病治療之中的人文關懷。有效的溝通必須講究技術,要掌握適當的時機、使用適當的語言、清楚表明立場,並說明希望達到的目標。避免患者及家屬領會錯意,引起不必要的糾紛。同時要求學生學會使用語言、表情向病人及家屬傳達醫者的良好感情和態度,讓病人感受到尊重和理解。總之,在急診教學中要重視醫學與人文素質的關係,在夯實醫學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醫療操作技能的同時,還要加強人文素質的培養,造就高素質的醫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