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藝術性地理教學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2.22W

1.地圖的繪畫藝術性教學

關於藝術性地理教學的論文

在地理課堂中,經常用到地圖,通常有黑板板書的地圖、教材圖片或者多媒體課件這三大類地圖,每一類地圖的教學都可以引入藝術性元素。

(1)黑板板書地圖藝術性教學。黑板板書地圖是教師爲學生呈現地圖、傳授知識的最常用方法,具有簡單方便、靈活易操作等優點,教師要善於勾畫粉筆圖,例如:常見的七大洲、四大洋的簡筆圖,中國各省份形狀的粉筆圖勾畫等,在實際教學中必須參照板書的位置、教學需求等在合適的地方勾畫展示,使知識講解與圖畫地圖勾畫同步進行,繪圖過程中,要注重線條的虛實、色彩的輕重,將靜態的`地圖活靈活現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一方面要確保能爲學生清晰地呈現出地圖形態與形狀,爲學生留下深刻、清晰的印象;另一方面則對應將相關知識內容進行全面的呈現和講解。例如:在學習“長江”這一課題時,教師可以將粉筆畫與文字講述結合起來,利用流暢的虛實曲線勾勒出長江的大體形狀、流向、途徑省份和地區等,使學生不僅能夠全面透徹地瞭解長江的相關知識,同時也能夠掌握中國地形、地貌狀況。例如:在學習“地形雨”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利用形象的彎折性箭頭來描畫風向、並畫出雲朵和雨水、藉助斜面梯形等來爲學生形象地展示地形雨的形成過程,向學生呈現地形雨的成因、變化狀況等等。這樣纔能有效調動學生的讀圖、識圖熱情,爲學生創造形象的思維與想象空間,獲得全新的學習感受。

(2)教材地圖的藝術性講解。教科書地圖是學生地理學習的重要依託,教師要善於對這些圖片進行深加工,注入藝術性元素,使其產生極大的吸引力和藝術魅力,達到高效教學的效果。首先,簡化處理,逐層分解。地理教材中的許多地圖資訊全面煩瑣,因爲是針對不同知識點來綜合設計的,教師應該對其進行簡化處理、知識分層講解,啓迪學生利用白描、線描等藝術手段來對這些圖表等簡化、分類、分析等,分層離析知識點、講解知識項目。例如:在認識中國幾大山脈和山系時,可以組織學生用顏色各異的水筆來線描這些山脈,一種顏色對應一類山脈走向,經過多重線描,一幅中國境內山脈框架圖就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也從中發現了山脈的分佈特徵。

(3)着色區分、輔助學習。圖片、圖像和圖形都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的意向工具,因爲它們往往能夠使學生產生一種形象的空間感和立體感,如果這些圖像、圖形被着上明暗不同、色差明顯的顏色,則更能突出學生的形象記憶。例如:在講述中國不同的地形分佈這一知識點時,教師應該先拿出一張空白圖紙,藉助重彩、着色等藝術方法來組織學生爲不同的地形地貌着上差異顯著的顏色,如:高原着成青色、平原則着上綠色、山地則着上灰色、沙漠地區則一片昏黃等等,學生一邊繪畫塗色,一邊感受不同地形地貌的起伏差異和變化,獲得一種視覺上的直觀感受,從而對中國的地形狀況產生更深刻印象。

2.巧用雕刻藝術,分解地圖

如果說繪畫藝術是一種平面藝術性教學方法,那麼雕刻藝術則屬於空間立體型教學手法。教師可以利用雕刻藝術使平面地圖呈現立體化,從中更加真實地展示出中國地理分佈、地形變化等等。例如:在學習地球上的經線、緯線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引入柳枝條或者軟鐵絲等編制出一個經線與緯線橫縱交織的小地球儀。例如:在學習等高線地形圖這一知識點時,爲了解除學生的困惑,增添學習的藝術性與趣味性,教師則可以引入橡皮泥,兒童積木等,引導學生巧用橡皮泥捏出山脊、山谷和鞍部等,在這些形象物體面前,學生往往能夠更加高效地學習和認知相關知識。

初中地理的教學具有挑戰性,教師要善於靈活注入藝術元素,組織學生靈活地進行藝術造型,形象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地理這門學科的智慧性和趣味性,從而增添課堂學習樂趣,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