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對學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思考

學問君 人氣:7.05K

論文關鍵詞: 教育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 課程改革理念
  論文摘要: 學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幾個基本問題是:立足於現代人格培育;體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性功能;心理健康教育要擁有專業的教師隊伍。
  
  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進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成爲廣大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熱點,尤其是教育部頒佈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這爲我國更多的地區和學校在更深層次上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指導性意見。我結合對《綱要》的體會及教育教學的實踐經驗,就學校如何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談談認識。
  一、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於現代人格的培育
  21世紀的教育更注重人的一生髮展,21世紀的學校更關注人格的健全發展。《綱要》明確規定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它追求的是爲學生一生的發展打基礎,塑造一代新人。他們不僅要適應社會,而且要建設性地改造現代社會。現代社會呼喚人的現代化。
  現代人的特徵之一是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心理學家英格爾斯在對智利、阿根廷、以色列、印度、尼日利亞和孟加拉國6000多人的調查中發現,儘管生活在不同的國家中,但現代性強的人在生活態度、價值觀念和社會行爲模式等方面有十分相似的特徵:樂於接受新的生活經驗、新的思想觀念和行爲方式;時刻準備迎接社會的變革;思路廣闊,頭腦開放,尊重並願意考慮不同的意見和看法;注重現在和未來,守時惜時;有強烈的個人效能感;有計劃性了,尊重知識;可依賴性和信任感;對教育的內容和傳統的智慧敢於挑戰;相互瞭解、尊重和自尊,等等。時代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要以積極的心態對待自己、他人和周圍事物;二是要以積極進取的精神,勇於迎接生活的挑戰。
  現代人格的特徵之二是獨立性。現代社會強調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生命體。正是基於這種獨立性,每個人才體會到各自的自尊感和生命的價值,人格的千差萬別構成了我們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當然,人格的獨立性不是“以自我爲中心”,不是獨立於羣體之外、自我封閉,而是以積極的社會適應爲前提,具有理智的判斷與選擇能力。
  現代人格的特徵之三是創造性。現代社會需要人民激發更大的創造力,以建設人類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創造力從何而來?激發學生創造力的動力是什麼?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體的人格因素。愛迪生只斷斷續續上了幾年小學,是探究事物的濃厚興趣使他進行了偉大的創造發明。基於上述出發點,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立足於現代人格的培育,以更好地培養時代所需的創新人才。
  二、要體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性功能
  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任務是:培養學生積極的自我信念;健康的情緒;高尚的情感;積極的社會適應與生存能力;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與發展潛能。[3]這幾項基本任務將爲學生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那麼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性功能主要體現哪些方面呢?
  第一,要充分發展學生的智力,挖掘學生的潛能。因爲思維是智能的核心,所以重點是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包括培養思維的邏輯性、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創造性等。目的在於培養創造性人才。第二,要充分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培養非智力因素主要抓住四個方面,即發展興趣、顧及氣質、鍛鍊性格、養成習慣。任何有成就的人,都熱衷於自己的事業和專業,甚至達到入迷的程度。天才的祕密就在於強烈的興趣和愛好,由此產生無限的熱情,這是勤奮的重要動力。因此,應當把學生的興趣作爲正在形成某種能力的契機來培養。前一段時間教育界出現的“快樂教育”、“愉快教育”等,儘管分歧很大,但是都有一條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從發展學生的興趣入手。這是值得肯定的。對智力與能力有明顯作用的性格是勤奮。“天才等於勤奮”,這是十分有道理的一個“等式”。勤能獲取知識、發展智能,勤能補拙,克服心理能力上的種種不足。教師抓住學生“勤奮”學習的良好性格特徵,加以有目的的培養,透過大量的強化訓練,可使學生形成“勤奮”的習慣。
  如何才能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性功能呢?首先,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我的學生一定能成才。”“我一定能教好學生。”這種期望就是教師的教育觀念,也就是教師的信念。教師的教育觀念或信念是從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很少有人懷疑下述觀點:教師的觀念影響他們的知覺、判斷,而這些又影響他們的課堂行爲,或者說,理解教師的觀念結構對改進職業準備和教師實踐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有研究證明,教師的教育觀念對他們的教育態度和教育行爲有顯著的影響。很明顯,如果一個教師認爲“一個班級的學生中總是有好有壞,教師不可能把每一個學生都教成好學生”,那他就很可能慢慢放棄對學困生的教育。其次,確定教師的教育效能感。人們把教師對自己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爲和學習成績的能力的'這種主觀判斷定義爲教師的教育效能感。教育的成效取決於教育觀念和信念,來自其自我效能感。所謂自我效能感就是個人對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完成某種行爲的主觀判斷與期望。這種期望不僅是教師自身工作的動力,而且是學生自身發展的重要因素。優秀教師必然具備這種期望。只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才能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性功能。
  三、心理健康教育要擁有專業的教師隊伍
  學生心理輔導是一項專業要求較高的工作,從事這項工作的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的指示,還需具有比較健全的人格及較強的心理調節、應變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用教師的心靈啓迪學生的心靈,用教師的人格塑造學生的人格”。這就要求心理輔導教師不僅要有紮實的心理學基礎知識,而且要不斷加強自身倫理和職業道德修養,加強專業化培訓及專業化訓練。在專業培訓方面,進行案例實踐和研究,是加速心理輔導教師專業成長的主要途徑。心理輔導人員不僅要有理論,而且要有技術,技術需要透過個體的經驗轉化而來。這就如同醫生,醫科大學畢業只是說明受過醫學專業背景的教育,而要真正成爲一個醫生,就需要多年的臨牀實踐。案例研究,不僅要求心理輔導教師按照嚴格的心理評估、診斷和干預方法解決當事人的問題,而且要對案例進行反思、實踐、再反思、再實踐,從而提高自己的輔導技術,爲全面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餘國良.現代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學心理健康教育,2002,(10).
  [2]董羣樸.論人格的現代化[J].中國教育學刊,2001,(9).
  [3]林崇德.發展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5]鍾志農.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及教育對策[C].心理健康教育資料彙編,2001.
 

對學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