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健康>

幼兒園教師該怎樣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學問君 人氣:1.59W

保護幼兒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是幼兒園工作的主要任務,正確的健康觀念包括幼兒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然而大多數幼兒教師和家長對幼兒的身體健康十分重視,而對幼兒的心理健康,卻考慮不多,甚至忽略。健康的心理不僅是孩子智力的發展,健康成長的需要,更是他日後生存和發展所必須的素質。那麼,如何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時間,談談這個問題。

幼兒園教師該怎樣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一、 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

(一)教幼兒學會尊重別人

讓幼兒學會尊重別人,是良好道德品質形成的首要條件。尊重孩子是教育孩子學會尊重別人良方。教師和家長應尊重孩子,作孩子的表率,讓孩子長在天長日久的受尊重的潛移默化中養成尊重別人的好習慣。

(二)教幼兒學會愛、學會關心他人

孩子的愛心不是靠強行管束而在一夜之間培養出來的,更不是沒有原則,失去理智的溺愛換來的,它是透過自然而然的模仿,潛移默化的滲透而逐漸形成的。

1、注重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教師和家長應從自身做起,在有意識地對哈子進行愛心教育時,要以身作則,透過自己的言行來感染孩子。作爲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工作,關心愛護每一個孩子,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幼兒,教師之間也應該互相關心和尊重 ,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幼兒之間、家長與幼兒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多使用愛的語言。

2、培養幼兒形成助人爲樂、關心社會、熱愛公益事業的良好思想品質。如組織幼兒給災區小朋友捐獻衣服、圖書、玩具等物品,組織幼兒想希望工程捐款活動,參加爲殘疾兒童獻愛心等媒體力量引導幼兒觀看以關愛、善良、正義等內容爲主題的作品把民主管理在身邊相互友愛的事蹟講給幼兒聽,培養孩子的愛心,從小給孩子的心靈撥下愛的種子,是良好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

(三)教幼兒學會禮貌待人禮貌是人們的道德準則,是人與人相處的規矩。可從一個人說話用詞、語調口氣、 止態度上反映出他的道德修養、思想面貌。文化水平、社會身份。如謙遜文明的語言、恭敬有禮、落落大方的舉止能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因此,禮貌教育呀從小抓起,教師要爲幼兒創造使用禮貌用語的重要條件的環境,使孩子從小就學會禮貌待人。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教育孩子尊敬長輩承認。能禮貌語言主動、熱情、大方得打招呼、稱呼人,會問早、問好、道別。

2、教育孩子當自己不注

意影響別人時,會主動誠懇的道歉,當別人影響了自己時能剋制、諒解別人,會說“沒關係、不要緊。”

3、教育孩子當別人在談話時,不插嘴、不妨礙,成人對自己講話時,要專心聽,不要打斷別人說話。總之,教師和家長要做到孩子的模範,處處以身作則,說話要做到溫和有禮貌。

(四)讓幼兒養成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一個人有無勞動的興趣和習慣,將影響自己的一生。無數事實證明,事業上有成就的人無一不是熱愛勞動、勤奮好學者。相反,懶惰往往使人愚昧無知而無所作爲,熱愛勞動,不僅使幼兒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培養幼兒獨立生活的能力,而且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爲幼兒今後的學習、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樹立了幼兒自信、自立,敢於克服困難的精神。

對幼兒進行熱愛勞動教育,還可以從培養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開始。如自己穿脫衣服、鞋襪、自己洗手、洗臉刷牙等讓幼兒體驗到勞動的艱辛和快樂,明白了勞動是光榮的,從而學會尊重自己和別人的勞動成果。

寶寶生病了還要去幼兒園嗎

最近,兩歲多的寶寶接二連三地生了幾次病,病倒是不太嚴重,一週左右也就好了。在生病期間,寶寶自然就不去幼兒園了。而且,全家人都圍着寶寶轉,對他的照顧真是細緻周到、呵護備至。寶寶身體康復後,媽媽打算讓他繼續上幼兒園的託班,可是寶寶卻不答應了,他大聲說:“我不去!我要在家!媽媽陪我玩!”媽媽好說歹說,寶寶就是不同意。

畢竟,爸爸媽媽要上班,寶寶一個人怎麼能待在家裏呢?寶寶以後再生病的話,是不是也可以不去幼兒園、不去學校呢?這可愁煞了爸爸媽媽。

冬春季節,氣候多變,3歲以下的寶寶由於自身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所以容易生病。寶寶生病時得到了全家人細緻周到的照顧,這意味着寶寶成爲全家人關注的焦點,更意味着寶寶能享受到平時享受不到的待遇,不管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要求都能得到滿足。這與平時的反差如此之大,寶寶立刻就能察覺出來。所以,寶寶病好後很明確地要求:“我要在家!”寶寶生病了,那麼在什麼情況下要讓寶寶堅持去幼兒園,什麼情況下可以不去幼兒園呢?如果寶寶精神狀態不錯、不發燒或者發燒體溫在38.5℃以下,只是有些流鼻涕、咳嗽等輕微的症狀,那麼爸爸媽媽可以讓寶寶繼續上幼兒園,但是一定要向老師說明寶寶的情況,請老師隨時觀察。如果寶寶的精神狀態比較萎靡,發燒且體溫在38.5℃以上,那麼應該讓寶寶待在家裏。

切記,一定要把去幼兒園與不去幼兒園的原因告訴寶寶,讓他明白什麼情況下應堅持去幼兒園,什麼情況下可以不去幼兒園。如果寶寶待在家裏養病,爸爸媽媽則有必要向寶寶說明自己是暫時放棄其他事情,特意留在家裏照顧寶寶的。“因爲,我們愛你!等你病好了,我們要工作,你也要去幼兒園。”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寶寶明白:爸爸媽媽除了陪寶寶之外,還有其他重要的事情。同時讓寶寶放棄依賴爸爸媽媽一直待在家裏的念頭。

寶寶的病一天一天地好起來,父母就應該鼓勵寶寶繼續去幼兒園。千萬不要給寶寶造成有一點原因就可以不去幼兒園的印象。否則的話,寶寶以後適應幼兒園和學校的生活就有可能遇到麻煩。什麼樣的寶寶纔是健康的寶寶?大多數父母首先想到的是營養均衡、身體棒棒,但他們都忽略了寶寶的心理健康。如果說孩子的身體發育是“硬件”的話,那麼,心理髮育則是“軟件”,只有把兩者完美地結合,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孩子的潛能。正如孩子的身體在發育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疾病一樣,孩子的心理同樣也會發生某些偏差,這完全是正常現象。社會發展的加速,生活節奏的加快,一個人面臨的壓力和困擾越來越多。

現在,有心理問題的兒童已佔有相當的比例,而且呈現出明顯的低齡化趨勢。很多大孩子的心理偏差都是始於寶寶階段(0~4歲)。如果父母認爲寶寶年齡尚小,對他們的心理偏差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和及時的治療,那麼這些心理偏差會隨着寶寶年齡的增長而日趨嚴重,而且會不斷出現新的心理偏差,從而失去治療的大好時機。

幼兒心理醫生醫學碩士金利波

孩子嬰兒期後的智力發展離不開父親

兒童智力的發展既有遺傳因素的作用,也有後天各種環境因素的作用。父親作爲影響兒童智力的環境因素之一,他對兒童智力的發展所做的貢獻不僅僅表現在孩子的嬰兒期。在孩子嬰兒期後的智力發展中,父親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的。

專家從兩方面來研究父親對孩子嬰兒期後的智力發展的影響。一方面,觀察失父的影響;另一方面,直接觀察父親對孩子認知發展的影響。這兩方面的研究結果表明,如同嬰兒期一樣,父親對男孩和女孩的認知發展都產生影響,只是影響的方式不一樣而已。

一、 失父的影響與認知發展

失父通常有兩種情況,一是父親由於死亡、離異或遺棄而永遠離開了家;二是即便父親仍是家庭成員,也可能由於工作、旅行或缺乏興趣而不在孩子身邊。

根據亨利.比勒的意見,與兒子經常待在一起的父親有助於開發兒子的智力潛能,能夠成爲孩子堅毅和成就的動力。有才能且成功的父親,如果與兒子經常在一起,使男孩經常有機會觀察並模仿父親,對於他全面發展工具性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極爲有利。不過,假如父親不能經常在男孩身邊,或者假如父子關係消極,則即便擁有一名頗具才能的父親,也不一定會促進男孩的智力發展。

同時,當研究者對一些女孩進行觀察時,發現她們的認知發展似乎也由於父親不在而受到一定的影響。瑪麗貝斯·辛發現,雙親家庭的兒童和失父家庭的兒童在認識上存在相當大的差異,這些差異反映在測驗得分和智商分數上。

爲什麼失父家庭的孩子在學業成績和智力測驗上表現均差呢 我們知道,兒童的認知發展取決於注意、鼓勵和刺激,尤其是在兒童的成就、能力和技能需要反饋的時候。對於單親家庭孩子認知能力水平較低的一種解釋是,他們與雙親家庭的孩子相比,很少得到成人的注意,與成人的交往也較少。離異的母親不大可能在孩子就寢之前給孩子講故事,也不大可能以遊戲方式拓展孩子的日常照料,甚至很少跟孩子一起用餐。同樣,單親家庭的孩子不大可能從母親或繼父那裏得到學業上的幫助。

當然,一些最新的社會學和人口學的研究結果也表明,父親不在改變了兒童的認知發展這一結論,似乎沒有明確而肯定的證據。儘管這樣,父親在兒童認知發展的過程中仍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父子的交往和認知能力

評價父親影響孩子智力發展的較好方法是直接觀察父子交往。專家的研究結果發現,與那些不被父親重視(冷漠、事不關己)的男孩相比,凡被父親重視(仁慈、讚揚、幫助)的男孩,在智力測驗和詞彙測驗中的得分較高。與此相似的是,父親的限制行爲往往與男孩認知得分較低相關。

父親與孩子交往的風格對孩子以後的歲月也有影響。如果父親對子女取得的成就及時加以讚揚和表示喜悅,那麼孩子就會把自己的教育目標定得較高。儘管母親的認可不如父親的認可,但是父母的教育水平與兒童的教育期望是有聯繫的。其他一些研究也證實了父親風格的重要性。

有關觀察表明,就家庭內解決問題和討論任務而言,凡是實施適當控制的父親(例如,既維持適當的家庭限制,又允許孩子擁有一定的自主權),凡是不抱敵對態度的父親(例如,對孩子的言行較少諷刺、挖苦等),他們的兒子往往成就較高。與此對照,如果父母之間相互敵視,那麼男孩的成就就較低。

父親的影響,以及婚姻關係,是透過對兒子自控能力的間接影響(而非直接影響)而發揮作用的。父親的行爲影響男孩的自控能力,從而影響他們的成就水平。有趣的是,母親的控制和婚姻的不和,會對兒子的成就願望產生直接的影響。一項研究發現,父親在紀律要求上的粗暴態度,以及前後不一的命令,是與兒子的成就水平下降聯繫在一起的。而且透過這一中介,影響兒子的情感調節(焦慮、抑鬱.自尊等)和自控能力。倘若父親的要求不能一致,它有可能成爲4年以後男孩中學成績的預兆。但是,這種影響是透過對男孩自控能力的影響起作用的。

父母雙方都對兒童的學業成績作出貢獻,而且母親的榜樣要比父親的榜樣更具預言作用,但也許父親對兒子的成就具有更重要的影響。

三、父子和父女

父親以不同的方式,透過不同的途徑,對子女的智力和教育做出貢獻。然而,父親也可能透過妻子對女兒施加間接影響。

有關研究發現,父親對母親持友好態度會促進女孩的智力成長。也許,在父親對妻子持支援態度的家庭中,女孩有可能把母親作爲一個角色典範。

其他一些研究者指出,父親對女兒的認知發展雖然產生影響,但是這種影晌並不總是積極的。父親甚至比母親更傾向於用性別定型方式對孩子作出反應,並且鼓勵兒子追求男性特徵,鼓勵女兒追求女性特徵。由於某些父親仍把智力成就視作一種男性的活動,因此父親可能忽略和淡化女兒的智力進步,因爲他們把學業上的成就看做是非女性化的。

男孩和女孩從父母那裏接受十分不同的資訊,尤其從父親那裏接受十分不同的資訊。對於男孩來說,該資訊是要“幹得出色”;而對女孩子來說,該資訊是要“玩得開心”。正如我們在嬰兒期見到的那樣,這些不同的經驗很可能削弱女孩的下述信念:“世界對我的行爲作出反應”;“只要有所作爲,世界就能改變”。這些觀點對發展堅持性和控制力是重要的,它們是成功的重要組成成分。

同樣的情況也反映在父母對兒子和女兒的教育期望和職業期望方面。父母雙方,尤其是父親對兒子很可能強調職業和職業成功的重要性,而對女兒就不那麼強調了。父親不僅關心兒子職業的成功,而且,希望兒子能吃苦、有志向的父母是希望女兒能吃苦、有志向的父母的兩倍。父母還希望兒子擁有其他的品質,例如智慧、自立、負責和意志堅強等,並把注意力集中在增強男孩的職業成就上。可是,對女孩是否在工作和職業中幹得出色,就不那麼重視。父母對女孩的希望是心地好,不自私,有愛心,誘人,有禮貌,成爲賢妻良母等。這些期望在女孩後來的發展中會起作用。

當然,對於男孩和女孩的不同期望模式也有例外。

父親在家並非惟一的決定因素,父親與兒子和女兒的交往方式也有關係。據研究,凡在女兒童年時期和青少年時期,鼓勵她們進行體質運動的父親,其女兒往往具有教育的可塑性。此外,具有上進心的婦女往往可以從她們在青少年時期與父親的密切關係中覓得根源。凡對女兒的自主性和競爭性既支援又培養的父親,其女兒到了成年期最具教育的可塑性。

父親以獨特的方式幫助兒子和女兒實現獨立的、與衆不同的身份。對男孩來說,目標是實現符合父親要求的一定程度的獨立性;對女孩來說,目標則是實現符合母親要求的一定程度的獨立性。

那些事業成功的婦女們,在某種程度上,與她們的父親有着異乎尋常的密切的關係。最近的一些研究發現,某些職業婦女,從父親那裏接受許多競爭性的鼓勵,而她們的母親則向她們強調女性價值觀。看來,爲了破除傳統的職業期望,婦女既需要父親的鼓勵,又需要母親的鼓勵。

幫乖寶貝走出嫉妒的圈子

和大人們一樣,孩子也會妒嫉,而且他們的妒嫉心理往往更加強烈且奇特。當孩子發現別人那兒有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時候,無論是相貌、玩具、老師的表揚,甚至是家長的關注,他們的內心就會有一種小小的嫉妒油然而生。怎樣幫助孩子克服這種衝動呢?

由於家裏還有個哥哥,九歲的虎虎總覺得爸爸媽媽不喜歡自己。無論是外出遊玩、生日派對還是跟媽媽在一起的時候,他老是抱怨爸爸媽媽偏心。當媽媽解釋自己花了很多時間和他一起玩或者他做了哪些錯事而哥哥卻沒有的時候,虎虎就撅着嘴說哥哥有的玩具自己卻沒有或者強調哥哥曾經犯的錯而自己卻很乖。

很多孩子都有虎虎這樣的心理,當他們看到別人有自己所沒有的東西,包括衣服、能力、受歡迎程度和玩具等等,甚至有些大人意想不到的東西都可能誘發他們的妒嫉心理。有些家長認爲這種表現會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而自然消失,但專家指出,過分的妒嫉會影響孩子正常的心理髮育,使他們在自己與別人的對比中感到自卑,妨礙孩子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建立,因此家長應該在孩子達到上學年齡之前教會他們如何克服這種情緒。下面就讓我們來學習如何幫助孩子減少妒嫉心理,以及當孩子的小腦瓜被妒嫉所佔據的時候如何平復他們的情緒。

注意孩子的暗示,並表示同情

孩子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對於家長們來說,觀察孩子的行爲方式、掌握孩子的情緒趨向卻並不難。當孩子妒嫉心理爆發的時候,他們的行爲經常會出現相應變化,比如搞破壞、哭泣或者說妒嫉對象的壞話等等。有時候,妒嫉心理也會反映在孩子的心理和身體方面,如胃疼、難過、焦躁、情緒低落或者沒有幹勁。這時候,家長需要對孩子表示同情和理解,並幫孩子把他們的想法說出來。比如,爸爸帶着5歲的女兒玩鞦韆,站在一邊的3歲的兒子委屈地要哭,這時候媽媽就可以說,“看,爸爸一直陪着姐姐玩,把我們都冷落在一邊了,這真不公平,對不對?”如果孩子表示同意,家長就可以告訴他這種感覺就叫做“妒嫉”——“我知道你覺得妒嫉,是不是?不過這沒什麼的。”家長的理解可以安撫孩子的情緒,因爲這種時候,孩子們更需要的往往不是慾望的滿足,而是家長耐心的傾聽,以及對他們內心感受的肯定。

讓孩子知道大人也會妒嫉

顯然,妒嫉是一種負面情緒,但我們有必要讓孩子們瞭解,即使是他們尊敬的爸爸媽媽也會有妒嫉的感受。我們可以告訴孩子,當寶寶和爸爸在一起親親熱熱的時候,媽媽也會妒嫉爸爸,但是媽媽不會因此而亂髮脾氣或者感到難過。或者舉出自己小時候的故事,告訴寶寶自己也有過同樣的心情。比如,當虎虎抱怨自己不能和哥哥一樣參加跆拳道班的時候,媽媽就告訴他自己小時候也有過同樣的經歷,但是這種情緒是可以克服的。“知道嗎?我上小學的時候,爸爸媽媽從來不准我在街上玩,但鄰居家的姐姐卻可以在外面一直跳皮筋到天黑!你說多不公平!”這個故事讓虎虎明白原來媽媽也妒嫉。隨後媽媽告訴,任何一個孩子都不可能得到和別人完全相同的待遇,因此必須學會接受。

不要過分強調負面的東西

孩子會透過觀察大人的做法來塑造自己的行爲方式,因此當你發覺孩子感到嫉妒的時候,在表示同情的同時,不要過多強調孩子的立場,更不要指責受到妒嫉的對象,否則不但會進一步刺激孩子的妒嫉情緒,還會導致孩子養成動輒歸咎於他人的壞習慣。假如你的孩子發現自己的同桌被邀請參加同學的生日派隊,而自己卻沒有被邀請。這時候我們決不能指責那個過生日的孩子“不夠意思”,而應該告訴孩子,媽媽理解你的委屈,但是別難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朋友,自己過生日的時候不是也不可能把自己認識的所有人都請來嗎?這樣,孩子就會理解並不是因爲自己不受歡迎而未受邀請,也不會因此而記恨那個過生日的同學。

幫助孩子找到一種可行的解決辦法

感到嫉妒的孩子總是希望自己得到和他人同樣的待遇,假如此時家長能夠誘導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但能夠緩解嫉妒的心理,還有助於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假如孩子覺得球隊一個隊友比自己上場的時間長,我們可以問他,如果你加強練習的話,情況會不會有所改變呢?這時,孩子會發現,雖然自己控制不了教練的選擇,卻可以控制自己的選擇——透過聯繫提高自己的球技,上場的機會自然就多了。或者,當孩子對別人父母對子女所傾注的重視感到嫉妒的時候,我們應該採取行動消除孩子的誤會。5歲的美美因爲媽媽錯過了自己在學校演出中的表演而非常不滿,“別人的媽媽都來了!”於是,媽媽就讓美美在家裏面給自己開了一個專場晚會。這樣一來,美美明白了媽媽其實很關注自己,便不再失望或者妒嫉別的同學了。

儘量不要拿孩子與別人對比

你可能注意不到,在談論其他孩子時一句無心的“婷婷越來越可愛了”,或者只是一個微笑、一個聳肩的動作,甚至擡一擡眉毛都可能被孩子解讀爲“比較”。尤其是當你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的時候,他們更容易對那些有能力做好的`孩子感到嫉妒。有一次,美美的媽媽跟一位阿姨說,鄰家女孩的捲髮很可愛,可惜自己女兒的頭髮卻是直的。沒想到,第二天,美美就要求媽媽帶自己去美髮廳要把頭髮燙成捲髮!美美媽媽一下子就意識到是自己的評價引發了女兒的嫉妒心理,從此之後,她再也沒有評價過女兒的頭髮,同時非常注意不拿女兒和別的孩子作無意義的比較。

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長處

缺乏自信心的孩子總喜歡強調自己的弱點,而且那種低人一等的感覺更容易刺激他們的妒嫉心理。因此,父母必須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讓他知道自己也有優點,也有爲自己而驕傲的資本。假如孩子在畫畫方面有天賦,家長就應該多多鼓勵。每當孩子自己解決了一個問題或者取得了一點進步,哪怕只是一道算術題,也應該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注意到了,並且爲他而驕傲。專家指出,當孩子爲自己感到驕傲的時候,他們就更容易接受別人在某方面得到比自己更多的關注。這種自信不但可以幫助孩子克服自己的妒嫉心理,更有利於他們塑造自我,這纔是真正值得別人豔羨的本領。

寶寶出現第一個心理反抗期

以前非常乖巧聽話的寶寶,2歲以後卻變得越來越難管教,不僅無緣無故發脾氣,還常常故意逆着媽媽的意思做,這是怎麼回事呢?

媽媽們先彆着急擔心寶寶“變壞”,寶寶2歲以後,主觀能動性越來越強,對成人的要求和安排纔會表現出越來越大的自主選擇性,喜歡說“不”、“我就要……”等,這表明,寶寶已經開始進入了人生的第一個心理反抗期。

這個階段寶寶所表現出來的“我不要”或“我就要”,其實是一種探索的過程,如果媽媽沒有及時認識到這種心理特點,一味訓斥、阻止或懲罰孩子,就會導致寶寶的“發展危機”,獨立性和自主性受到壓抑,如,做事畏首畏尾,凡事看大人眼色,甚至執拗性強,逆向而行等。

下面這些建議或許可以幫你做個更聰明的媽媽,學習如何對待令你頭疼的小寶寶。

寶寶發難:吃飯時,2歲大的他以爲自己是奧運會參賽選手,食物不是往嘴裏送,而是常常投擲出去。

爲媽媽支招:

寶寶吃飯時耍賴的問題是每個媽媽都可能遇到的。如果他繼續亂扔食物,就要讓他離開飯桌,但這不是一種懲罰,而是一個讓他知道自己錯誤的方法。你要說的只是“吃飯時不應該這樣做”或者“你肯定是吃飽了吧”。也許他真的是飽了,肚子餓的孩子一定會專心致志吃飯的。

寶寶發難:2歲多的他最喜歡爬高,抓着東西來回晃悠,好像他的人生目標是做個表演雜技的空中飛人。

爲媽媽支招:

孩子註定要在不斷冒險的過程中學習和成長。總體來說,冒險是件好事,但是一定不能讓看急診成爲冒險的代價。應儘可能爲孩子提供跑、爬和跳的安全空間,比如在地上放軟墊子,這樣即使孩子從高處跳下來也比較安全。

當孩子處於危險狀態時,家長要立刻告訴他一些限制。比如當孩子爬到小三輪車的車座時,要馬上把他抱下來,並告訴他:“你站在上面,會掉下來摔傷的。”

寶寶發難:無論你何時打電話,你2歲的孩子都會認爲自由時間到了,想做什麼都可以。

爲媽媽支招:

當家長在打電話時,孩子因父母沒空理他而感到煩惱,索性竭力做出一些事情引起父母的注意。這時父母不必掛上電話,滿足孩子的需求是對他不好行爲的鼓勵。相反,父母邊打電話,邊找些玩具或者畫報給孩子,分散他的注意力,只要他有事情做,就顧不上父母是否在打電話了。

寶寶發難:你3歲的寶寶深信衣服沒有用,會把所有衣服都脫下來,甚至出門遊玩也堅決不肯戴上遮陽帽。

爲媽媽支招:

對於3歲的孩子來說,愛光屁股是個很容易糾正的習慣。試試給他穿一些不易脫下的衣服,比如在背後係扣子的上衣,需要繫腰帶的褲子,並不斷對孩子灌輸這樣的概念:小孩是應該穿衣服的。向孩子講明穿戴衣物的好處,比如戴帽子可以遮擋太陽等,但不要忘了給孩子準備他喜歡的太陽帽,告訴他戴上帽子會顯得很酷。

寶寶發難:你2歲半的兒子向你喊叫着說:“我不喜歡你!”

爲媽媽支招:

首先,不要因爲孩子這種行爲而開始責備自己。向父母喊叫“我不喜歡你”只是孩子試着鎮住父母的一種方法。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保持冷靜,找出孩子到底在氣惱什麼。知道了真相,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面對不與同伴交往的孩子,該怎麼辦?

每個班中總有幾個不吭、不玩、不與同伴交往的孩子,他們總是默默坐在一邊看着別人快樂地遊戲、玩耍,自己卻無動於衷;別人欺負他,他也不敢申辯,更不敢還手;明明自己會的問題,看着別人搶着回答,自己卻不敢舉手。他們沉默寡言經常成爲被老師忽視的兒童。其實,這些孩子更需要老師的關愛。

我們班也有這樣的一個孩子,幼兒園幾乎聽不到她的聲音,是她不會講話嗎?不是的,和她媽媽的交流過程中得知,這孩子在家裏外向的很,這樣一來,留給我們老師很大的疑惑。在這之後,我都會有意無意的在上課或活動中請她回答問題或參與活動,但一次兩次下來,感覺還是老樣子,不肯講話,不願表達自己的想法。課後活動中發現她經常一個人坐在座位上,偶爾看着別人玩耍,她會笑笑,讓我覺得很好奇,大班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應該不喜歡獨處的,怎麼還喜歡一個人呢?引起了我好多的問號?

現在我班正在進行一個活動,就是每次點名的時候要求孩子站起來說一句最想說的話,或者是長大後的理想等等。這是按照學號點名的,每次輪到她的時候,她總是慢吞吞的站起來,嘴上想講,但又不敢講。於是我就走到她邊上,要求她輕輕的告訴我。終於,我知道她長大後想做一名醫生,並告訴她醫生一定要有很大的膽子,並且願意和別人交流。慢慢的,我發現,每次上課的時候,會看到她的嘴巴在動,那是她在跟着老師念兒歌,唱歌曲。雖然聲音不大,但肯開口了,就是一個好的開端。同時,在她每次開口說話的時候,要求她聲音大點,並給予她鼓勵,我相信,她的膽子會慢慢變大,講話的聲音也會慢慢變大。

從中可以發現膽小、內向的孩子處處拘謹、害怕,不願說話不敢做事與人交往。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就多點關心、體貼他們,用熱情的目光、親切的話語,愛撫的動作主動和他們交談,消除他們與老師之間的隔閡,細心觀察他們的舉動,瞭解他們的需要,給予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