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重點

學問君 人氣:2.93W

心理健康教育重點一:

心理健康教育重點

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教師的基本任務和責任之一,全員、全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將心理健康教育落實到實處,關鍵在於學校領導的重視,同時,作爲教師應知道什麼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是什麼?內容要哪些?只有知道了原則,掌握了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並對每個階段需要對學生加強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耳熟能詳,才能在實踐中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

新修改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綱要》對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做了進一步細化。根據綱要,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瞭解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常現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識和技能。其重點是認識自我、學會學習、人際交往、情緒調適、升學擇業以及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內容。

心理健康教育應從不同地區的實際和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做到循序漸進,設定分階段的具體教育內容。

小學低年級主要包括:

1.幫助學生認識班級、學校、日常學習生活環境和基本規則;

2.初步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重點是學習習慣的培養與訓練;

3.培養學生禮貌友好的交往品質,樂於與老師、同學交往,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感受友情;

4.使學生有安全感和歸屬感,初步學會自我控制;

5.幫助學生適應新環境、新集體和新的學習生活,樹立紀律意識、時間意識和規則意識。

 小學中年級主要包括:

1.幫助學生了解自我,認識自我;

2.初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和探究精神,樹立自信,樂於學習;

3.樹立集體意識,善於與同學、老師交往,培養自主參與各種活動的能力,以及開朗、合羣、自立的健康人格;

4.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感受解決困難的快樂,學會體驗情緒並表達自己的緒;

5.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角色意識,培養學生對不同社會角色的適應;

6.增強時間管理意識,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學習與興趣、娛樂之間的矛盾。

小學高年級主要包括:

1.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優缺點和興趣愛好,在各種活動中悅納自己;

2.着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端正學習動機,調整學習心態,正確對待成績,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開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導學生進行恰當的異性交往,建立和維持良好的異性同伴關係,擴大人際交往的範圍;

4.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正確面對厭學等負面情緒,學會恰當地、正確地體驗情緒和表達情緒;

5.積極促進學生的親社會行爲,逐步認識自己與社會、國家和世界的關係;

6.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爲初中階段學習生活做好準備。

 心理健康教育重點二:

1.現在健康理念是一種全人的健康理念,全人的健康是現在生活中實踐活動着的每一個人類成員,在其生命活動的整個發展階段,生命活動的各個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 全人健康是個體生命活動的主系統及其活動環境的全面健康 全人健康是個體生命活動的各個階段的全健康 全人健康是包括人類全體成員在內的全員健康 現在健康理念是一種動態的健康理念 現代健康理念是一種譜系的健康理念 現代健康理念是一種促進的健康理念

2、心理衛生運動三階段

從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到主義精神疾病的預防 從關心身體因素的制約到關注社會因素的影響

從努力提高個體的適應能力到力圖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質,挖掘人的心理潛能

3、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基本內容是現實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良性功能關係 心理健康本質特徵是個體主導其生命活動的有效性 心理健康的現實表現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健康

 4、心理健康標準的依據

統計學標準、社會規範標準、主觀經驗標準、生活適應標準、心理成熟標準、生理學標準

 5、心理健康標準

首先考慮個體生命活動的差異,這種差異典型地表現在個體的年齡發展階段中。其次,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在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中,個體的實踐任務雖然有差異,但從整體上看,現實關係三個方面,人與自然的關係,人於社會的關係以及人與自身的關係

6、心理健康的標準

智力發展正常、情緒穩定樂觀、意志品質健全、行爲協調適度、人際關係和諧、人格完整獨立

 1、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內涵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現代教育理念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具體的教育活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術爲主要依託,結合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根據學生生理,心理髮展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促進學生實踐智慧生成的教育活動。在最終目標上,培養良好心理素質,開發心理潛能,進而實現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和素質的全面提高

 2、心理輔導、心理諮詢、心理治療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關係 從心理上幫助人,教育人的過程 都是採用相一致的理論方法

注重建立助人者與求助者的良好人際關係,認爲這是幫助求助者改變和成長的條件 工作範圍相似

強調幫助來訪者成長和改變方面是相似的

       3、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學定位

是全面發展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現代學校教育改革和實踐中產生的.一種新型教育理念

與其他教育活動一樣,有着自己特定的教育主體、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是所有這些要素以一定方式相互聯繫而形成的完整教育系統從涉及內容來看,主要也是屬於教育學範疇

教育學家看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來源於教育學,是教育學的題中之義

4、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學定位旨在強調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學,強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在於促進學生的心理髮展和心理素質的提高;一切有助於學生心理健康的措施都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應該關注的。在本質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針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服務

 5、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預防和心理衛生、心理諮詢、診斷性評價、行爲矯正、學習指導、職業指導

        6、國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趨勢 教育重點發生轉移 教育形式發生互補 重視加強早期教育 教育力量日整合 教育技術日新月異 教育理論多元融合 逐步開設相關課程 重視教育的績效作用 主義本土特色研究 強化從業人員素質

        7、我國發展趨勢

普遍化,重點化,整合化,現代化,本位化,專業化,本土化

         8、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參與國際競爭的需要 國內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順應世界教育改革潮流的需要 改變國內基礎教育現狀的需要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體系

1、目標的作用

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方法和手段的制約作用 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過程的制約作用 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結果的評價作用

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學生的教育作用

2、構建目標的依據

以我國學校教育目的爲依據

以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爲依據

 3、構建目標的原則

在價值取向上,堅持社會規範和個人需要相協調 在出發點,堅持現實性與超越性的結合 在言語描述上,堅持抽象性與操作性相兼顧 在邏輯體系上,堅持整體行與系統性相統一

4、目標結構:認知,情感,意志,個性

 5、認知目標:開發自我智能、掌握學習策略、改善學習品質

6、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社會性情感品質和增強情緒調控能力 情緒認知和情緒識別情緒表達和情緒理解 情緒主導和情緒平衡 情緒控制和情緒宣泄 情感發展和情感培養

 7、意志目標:幫助學生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良好意志品質:意志的獨立性,意志的果斷性,意志的堅毅性,意志的自制性

 8、個性目標:促進社會適應,完善個性品質

 9、基礎目標:防治心理疾病,增進心理健康 基本目標:優化心理素質,促進全面健康 最終目標:開發心理智能,達到自我實現 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

1、原則

生活性原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 主體性原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 積極性原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全體性原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

 2、生活性原則: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全面性,活動性 主體性原則:要從滿足學生的正確需要入手 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教師盡其所能,全面瞭解學生

尊重學生個人的尊嚴,以平等,民主的態度對待 尊重學生的選擇 對學生一視同仁

積極性原則:堅持發展的觀點看待學生

堅持使心理健康教育走在發展的前面 堅持心理健康教育的三早

全體性原則:制訂教育計劃要着眼於全體學生 要注意每個學生機會

注意學生的特殊需求並給予實際幫助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1、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學習心理指導、智力訓練、情感教育、性格教育、耐挫能力培養、人際關係指導、性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意識發展指導、職業指導、休閒指導

 2、學習心理指導

必要性:學習心理活動是學生主導的心理活動 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 學會如何學習是時代的要求

具體內容:學習方法指導(意義:擴大學習範圍,掌握更多知識;提高學習效率,保證學習效果)

學習動機指導(與學習關係:對學習推動作用,學習對學習動機的反饋作用) 學習興趣指導 學習習慣指導 應試教育指導 3、智力訓練 智力概念:抽象思維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的能力 發展學生的智力是學校智育工作的一項極其重要的核心任務 內容:使學生了解智力發展是一種動態過程

使學生正確認識智商與學業成就之間的關係 使學生正確認識男女智力差異 使學生認識自己的學習潛能 使學生有的放矢地參加智力訓練

具體目標:語言符號能力、數理邏輯能力、視覺空間能力、音樂節奏能力、身體運動能力、人際關係能力、自我認識能力

 4、情感教育

必要性:情感教育能促進品德的發展 情感教育能促進認知的發展 情感教育能促進身體健康的成長 內容:培養積極的情感、調控消極情感

5、性格教育

性格是人堆客觀現實的穩固態度以及與之相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爲方式心理特徵 與思想品德、性格與知識學習、與身體健康

內容:培養良好的性格特徵,幫助他們矯正不良性格特徵

 6、耐挫能力培養

耐挫能力:個體對挫折可忍耐、可接受程度的大小 必要性:挫折反應的普遍性使然

挫折所導致行爲結果的二重性使然 青少年學生的年齡特點使然 內容:要使學生形成對挫折的正確態度 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培養學生對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生理因素、生活經歷、思想基礎、個性特徵、期望水平、挫折準備,挫折判斷、防禦機制)

 7、人際關係指導

人際關係指導必要性由功能決定:資訊獲得功能、自知知人功能、自我表現功能、人及協調功能、社會化功能、身心保健功能

內容:調整認知結構、克服人際偏見、加強個性修養、掌握有關知識、學習交往技能、掌握調試策略

8、性心理健康教育

定義:旨在保持和增進性健康的教育

必要性:由於青春期發育的提前,青少年學生產生了迫切瞭解性知識的需要

由於性意識的產生,青少年學生一方面對有關性方面的問題產生了強烈的神祕感和好奇心;另一方面開始對異性表現出傾慕和追求 由於缺乏性科學知識和性道德觀念

9、自我意識發展指導

定義:個體對自己本身及與周圍客觀世界關係的意識 作用:自我意識發展可以促進健全人格的形成 自我意識發展可以促進人的自我實現 內容:提高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調控水平 使學生學會恰當地自我展示 使學生學會自尊和自信 使學生學會追求自我完善

使學生學會擺脫自我意識的困擾

10、職業指導

定義:幫助青少年選擇職業、準備職業、安置職業、並在職業上取得成功的過程

帕森斯職業指導三原則:瞭解自己;瞭解各種職業成功的必備條件、優缺點、酬勞、機會及發展前途;合理推論上述兩類資料的關係。具體內容:測驗和鑑定、資訊服務、諮詢指導

內容:職業意識的指導、瞭解職業的指導、瞭解自己的指導、選擇職業的指導

11、休閒指導

內容:確立正確的休閒觀念與態度 學會選擇適宜的休閒活動方式 懂得遵守休閒倫理道德

 專門課程

1、定義:着眼於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心理素質優化的和心理潛能開發,以心理指導傳授、心理品質培養和心理問題輔導爲內容的一門課程

2、理論必要性:舊的課程體系沒有一個氣統帥作用的總綱

學科課程缺少心理健康教育這個核心、中介和橋樑,導致各科教育處於封閉狀態,學科課程結構缺乏整體性、協同性和人性

心理健康教育沒有貫徹到課外活動中去

沒有專門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課程體系之中,作爲其有機組成部分

實踐必要性: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學質量、減輕學習負擔,有利於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有利於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解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奇缺的矛盾

 3、課程設計

明確課程目標、確定課程內容、進行單元設計 4、教學組織

課前準備、組織教學、課程評價 5、課程模式優點

科學性、規範性、可操作性 缺點

容易落入學科課程俗套之中

注重學生心理髮展的共性問題,而個性心理問題則難以體現體現出來

侷限在心理學爲主體的個別學科,忽略了其他學科課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學科滲透

1、定義:教師在學科教學中自覺地、有意識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2、優點

以一種自然而然的方式實現教育目標,比專題活動更經濟有效 增強學科的魅力,更易學生接受,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全員性策略,全體教師的共同的參與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發展起來 寓於活動 1、必要性 有利於促進人的心理在個人既有的遺傳素質與社會環境的相互作用發展 有利於培養和發揮個體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 有利於個體潛能的發揮

活動有利於個體進行自我教育

豐富的課外活動爲學生走向社會、解除自然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2、活動設計原則

主體性原則、開放性原則、多樣性原則、有效性原則、系統性原則 3、活動的實施

把握時機、激發動機、精心準備、具體進行、總結工作 4、優點

拓展了中小學活動課程的內涵與外延 能較好的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模式的操作以興趣和動機爲基礎 較好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缺點

對活動要求很高 活動組織較大難度 不同年齡心理特點不同 優化環境

 1、環境是人生活在其中並受其影響的一切外部條件的綜合

2、原則

教育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實用性原則、有效性原則、特定性原則、優勢性原則、篩選性原則、主體性原則

 3、時空環境、設施環境、自然環境

4、環境優化:資訊環境、人際環境、組織環境、情感環境、輿論環境 運用網絡

 1、必要性

促進網絡時代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 完善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完善網絡教育體系的需要

 2、原則

防治性和發展性相結合的原則 科學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 交互性與主體間相結合的原則 助人自助和互助共進相結合的原則 互補性與協同性相結合的原則 主導性與主體性相結合的原則 開放性與規範性相結合的原則

3、措施

建立高素質的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 創建優質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站 與非網絡教育相結合,增加教育實效性 開展豐富多彩的網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4、優點

拓寬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視野 拓寬了時空

體現了主體性原則 增強了預警功能

解決了工作者供不應求的矛盾 豐富了方法和手段 問題

 網絡本身存在問題

網絡教育內容方面存在的問題,重疾病防治、輕發展教育,重通俗性、輕科學性 網絡資源方面,滯後性,無序性

教育者不可控性、背景資訊缺失、網絡操作 收教育者 網絡倫理

心理諮詢

1、性質:解決來訪者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而不是幫助他們處理生活中的具體問題 2、必要性:有助於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有助於學生深化對自我的認識

有助於學生有效地面對各種現實問題 有助於學生糾正某些錯誤觀念 有助於學生建立新型的人際關係

3、原則:自願來訪原則,方案合理原則,時間限定原則,感情限定原則,價值中立原則,理解支援原則,保守祕密,認真傾聽原則,疏導、教育原則,非指示性原則

4、一般方法:提供宣泄和疏導,探尋根源和領悟,改進認知和行爲,

4、一般方法:提供宣泄和疏導,探尋根源和領悟,改進認知和行爲,促進健康和成長 5、一般技巧:貫注與非言語行爲技巧,傾聽與詢問的技巧,沉默與觀察的技巧,宣泄與深入探討的技巧,面質與促進自我審視的技巧,行爲操縱的技巧,影響性技

心理診斷

1、定義:運用心理學的理論、技術和方法,對個體或羣體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評定,並確定其心理健康問題的性質和程度

2、特點:相對性,全體性,全面性,系統性,多維性 3、過程:明確目的,蒐集材料,綜合評估

檔案 工作

1、廣義含義: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形成的、作爲原始記錄分類儲存起來以備考察的文字、圖表、音像、以及其他形式和載體的各種檔案及材料

2、狹義含義:根據研究者事先設定的研究目標,有選擇地設定研究項目而建立的檔案

3、特點:專業性,隱私性,真實性,目的性

4、意義:有助於優化學習心理健康工作 有助於提高教育、教學工作質量 有助於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促進學校管理工作科學化

有助於提高教師的科學研究水平 有助於形成教育合力

5、原則:客觀性,系統性,多樣性,經濟性,保密性

6、建立程序:內容的確定,種類的選擇,方法的採用,資料的組織 7、管理:明確管理機構,制訂管理條例,應用現代手段

管理工作

1、定義:根據一定的評價指標體系和價值判斷標準,透過系統地收集有關的資訊,遵循合理的評價原則,運用專門的評價方法和技術,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素、過程和效果等進行價值判斷的活動和過程

2、意義: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質量和推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改革的指引力量

關係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質量能否順利開展和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否的到保證的重要因素

3、功能:導向功能,診斷功能,反饋,激勵,研究,管理,甄別,交流 4、原則:科學合理,人文關懷,促進發展,現實可行

5、方法:文獻資料評價法,檔案袋評價法,情景式評價法,協商對話式評價法,發展性評價性

4、觀察法:自然狀態下有目的、有計劃地學生的心理和行爲表現進行考察和研究,然後評估的心理診斷方法

5、觀察法優點:運用廣泛,自然真實,簡便易行 缺點:表面性,被動性,虛假性,限制性

6、分類:直接觀察和間接觀察,系統觀察和非系統觀察,全面觀察和重點觀察,長期觀察和定期觀察,無結構觀察和有結構觀察

7、觀察實施的要求:堅持觀察的計劃性,可行性,精確性,客觀性,全面性,可信性,主動性,統一性,靈活性,突出性,詳備性,謹慎性

8、會談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透過與學生或其家長、老師、同學詳細面談,瞭解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背景、性質、狀況等,然後做出評估的心理診斷方法

9、會談法優點:診斷者能逐步引導學生談論所需要了解的內容,並可根據與所提問有關的線索隨時發問,刨根問底;不易出現誤解或者答非所問;診斷者除能直接聆聽學生的言語外,還有機會充分觀察學生的非言語資訊,從而獲得或發現一些重要資訊

缺點:學生一些個性特點和心理狀態常會制約會談的結果;會談對象多,花費時間很多;調查的資訊量較爲狹窄;對診斷者的素質與技巧有較高要求;對談話的結果常常只能採用禁言的或邏輯的方法加以研究, 只能從感性的水平上來認識問題

10、會談法分類:結構式,非結構式或自由式

11、會談法要求:編織會談提綱,建立良好的關係,把握會談方向,注意及時記錄,處理特殊情況,善於察言觀色,講究提問技術

12、問卷法:用書面形式收集資料的一種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題目或表格,分給有關學生填寫,然後收回問卷加以整理、統計和研究

13、問卷法優點:簡便易行、省時省力、調查面廣、資訊量大、便於整理和統計處理:消除了學生心理上的顧慮和障礙,可得到客觀真實的材料

缺點:題目不合理,就得不到有效地材料;需佐以其他方法 14、分類:開放式,封閉式

15、要求:問卷的結構,問卷題地設計,問卷的篇幅及答卷時間,問卷的試用與修訂,問卷的發放與回收,問卷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16、心理測驗法:透過觀察人的少數代表性的行爲,對於貫穿在人的全部行爲活動中

的心理特點做出推論和數量化分析的一種科學手段

17、特點:間接性,相對性,穩定性,客觀性

18、要求:端正測驗態度,注意資格認定,講究測驗道德,選擇測驗種類,做好測驗準備,規範測驗操作,注意結果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