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中職舞蹈創新教育的思考論文

學問君 人氣:1.37W

摘要:

中職舞蹈創新教育的思考論文

當前,中職院校的舞蹈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學模式等方面稍顯落後,舞蹈教育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對中職舞蹈進行創新教育至關重要。針對目前中職院校舞蹈教育的現狀,本文提出了中職舞蹈創新教育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中職院校舞蹈教育創新

一、中職院校舞蹈教育的現狀

1.生源差異性較大

生源差異性大是中職院校的普遍現象。中職學生的素質存在較大的差異。部分學生曾經接觸過舞蹈,小學時上過舞蹈班,他們很早就學過相關的舞蹈知識,能夠很快地適應教學,跟上教學進度,並且動作更有節律性。但是,有基礎的學生畢竟是少數,很多學生在入學前從未接受過舞蹈訓練,對舞蹈一無所知,他們在身體各個部位的肌肉能力、基本體態、技能技巧等方面都存在問題。這些差異在舞蹈教育中都是不能忽視的,學生不同的基礎和發展潛力加大了教學難度。教師在統一的教學過程中,要仔細觀察學生的每個動作,找出不符合標準的地方,耐心細緻地進行引導,甚至可以實行分組教學,把基礎相近的學生分到一起。這樣既能照顧到學生的差異,又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基礎差的學生不會因爲與基礎好的學生差距大而失望,使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2.學習積極性較差

目前,中職學生在學習積極性上稍顯不足。有些學生認爲自己有一定的舞蹈基礎,所以對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心中沒有明確的目標,不願意付出努力,討厭艱苦的訓練。這種懈怠的心理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面對一些重要的知識和動作,他們同樣表現得不以爲然,積極性的嚴重不足使得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沒有目標,每天處於懶散的狀態,既不想學習理論知識,也不想刻苦訓練,舞蹈教育的效果必然會受到影響。

3.排斥傳統舞蹈

中職學生排斥傳統舞蹈的現象較爲常見,學生更欣賞街舞、霹靂舞等較爲新奇的舞蹈,對民族舞、芭蕾舞等傳統舞蹈缺乏興趣。出現這種情況是有原因的,一方面,街舞等較爲新穎的舞蹈形式在動作、節奏等方面都符合中職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這也是街舞在年輕人當中很受歡迎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傳統舞蹈在教學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問題,學生對傳統舞蹈沒有足夠的興趣,不會欣賞傳統舞蹈的美,也不願意欣賞傳統舞蹈,進而不願意學習傳統舞蹈,使得傳統舞蹈的教學處於較爲尷尬的境地。

4.教學模式傳統、單一

目前,中職學校的舞蹈教學模式過於單一,習慣於採取講授的形式,強調口傳身授和模仿。中職院校的舞蹈教學應該採用多樣的教學模式,在多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興趣會得到激發,學生的自主性也能更好地發揮出來。

二、中職舞蹈進行創新教育的路徑

1.創新舞蹈課程教學

在舞蹈課程的設定中,應該注意安排更多的具有實踐性的實操課程,適當減少單純的理論講授,讓學生有更多的.實際訓練的機會和時間。在教學媒體上,教師要學會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要積極主動地將多媒體教學引入舞蹈課堂,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聲音、影視等功能。

2.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創新意識不同於我們每個人所擁有的定式思維,它是我們進行創新的必要準備,擁有創新意識,能夠根據所學的知識和已有的實踐經驗,對舞蹈動作等內容進行創新的學生纔是合格的學生。現代社會需要的是擁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只有創新才能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推動舞蹈文化的發展。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需要做到這樣幾個方面。首先,要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和經驗,學生擁有了創新的基礎才能進行真正的創新。其次,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認識到創新的重要作用,把創新作爲自己的需要。最後,在實際教學中,不斷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3.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教師在舞蹈教學中,要注意理論與實踐的融合。中職教育培養的學生主要是技術應用型人才,他們都要走向社會,走上工作崗位,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市場需求,根據社會對學生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

4.開展和諧的課堂教學

舞蹈教學要適應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很多中職學生比較靦腆,信心不足,在教師給學生提供表演機會的時候,學生由於不夠自信,往往選擇放棄。所以,教師要努力在教學過程中營造平等、和諧的氛圍,使學生能夠放鬆下來,克服緊張情緒,大膽地在舞臺上展示自己。

三、小結

舞蹈教育對中職學生而言,既是一種素質教育,又是一種審美教育,學生在課堂教學和實際訓練中,掌握舞蹈課程的理論知識,形成專業技能,並擁有一定的舞蹈審美能力。只要我們採取恰當的措施,對中職舞蹈進行創新教育,一定能夠提升中職舞蹈教育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想.試論舞蹈教學中的美育[J].考試周刊,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