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音樂鑑賞》課心得體會

學問君 人氣:1.56W

  第一篇:《音樂鑑賞》課心得體會

《音樂鑑賞》課心得體會

透過本學期對音樂鑑賞課的學習,我對音樂的思想認識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從前,我只是喜歡聆聽音樂,享受音樂給心靈帶來的那份愜意和舒心。現在,我認識到,音樂它是一個有靈魂的東西。它不僅蘊含了豐富的思想,同時又是生活的真實反映。一個學期下來,我不僅聆聽了各種各樣的音樂,有古典派的,浪漫主義派的,遍及世界各地,也學到了不少音樂知識和一些偉大音樂家的成功事蹟。

第一堂課,老師給我們聽的是中國傳統的古典音樂——《梁祝》。這是一首值得讓人細細品味的優秀名曲。它源自於一個古老而優美動人的民間傳說:講述了一對青年男女因無法與封建禮教的婚姻約束作抗爭,最終化爲兩隻蝴蝶的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整首曲子富有豐富的創作靈感,時而歡快,時而悲憤,時而舒緩,時而激昂。從旋律風格的變化中可以領悟到,劇情也是一起一伏地在變化。悠揚的笛聲中,我們彷彿可以看到一對青年男女在花間嬉戲的場景;悲涼的曲聲中,我們也能感受到祝英臺因梁山伯的離去而萬分悲傷。曲子的最後一段也表現出一絲欣喜的韻味,那是兩人雙雙化蝶後所表現出來的對美好愛情的嚮往與渴望。終究,還是一個完美的結局。在欣賞之餘,老師也帶領同學們一起哼唱這首千古絕唱——《梁祝》,這讓我們對它的理解更深了一分。除了《梁祝》,我們我們也欣賞了其他的古典音樂,有鏗鏘有力、催人奮進的《十面埋伏》,也有別具情調、另有風情的《春江花月夜》,還有歡快悠揚、舒緩愜意的《高山流水》。我們更是被鍾子期與俞伯牙的深厚情誼所感動。

在聆聽中國當代著名音樂家唐建平的《聖火2008》之時,思緒將我們拉回到那極不平凡的一年——2008。雪災、地震,這些給中國帶來無比劇痛的災難深深地印在中國人民的腦海裏。然而,面對這些困難,中國人民並沒有屈服。相反,我們憑着頑強拼搏的精神戰勝了這些困難,挽救了衆多生命。《聖火2008》表現的正是中國人民這種百折不撓、英勇奮鬥的大無畏精神。2008,對於中國而言,自然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中國舉辦了第29屆夏季世界奧林匹克運動會——北京奧運會,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國的魅力和驕傲。奧運聖火,它指引着勝利的曙光;奧運聖火,它象徵着頑強的意志;奧運聖火,它點亮了不滅的希望。這首《聖火2008》幫助我們回顧了中國在2008年走過的曲折征程,也突顯了中國人民面對困難不放棄、不屈服的頑強鬥志。

跟《聖火2008》相似風格的還有舞劇《紅色娘子軍》,它以芭蕾舞劇的形式,表現了在抗日民族時期,中國人民不向日本惡勢力屈服的大無畏精神。《紅色娘子軍》在中國藝術領域的地位頗高,因爲它融入了西方的音樂元素,以芭蕾舞的表演方式,展示了中國人民的英雄故事。這種中西結合的完美風格,更是在藝術領域的一大突破。妙哉!妙哉!

除了欣賞中國的古典音樂之外,我們當然也學到了諸多西方音樂史。在西方那個充滿誘惑又十分神祕的藝術世界裏,一代又一代極具音樂才華的藝術家誕生了,如貝多芬、柴可夫斯基、約翰·施特勞斯、海頓等。傳承着浪漫主義風格的西方交響曲,它給我們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貝多芬,這個在我們看來再熟悉不過的音樂名人,事實上也有着不爲人知的陰暗的一面。性格古怪,脾氣粗暴,這都是我以前不曾瞭解到的有關貝多芬的形象。但是偉人畢竟是偉人,他們都有着爲世人所認可的璀璨的藝術作品。《命運交響曲》就是非常具代表性的一個例子。奔放、激昂的旋律寓示着絕不向命運低頭,命運應由人自己主宰。我喜歡它的風格,喜歡它的不爲困難所壓倒的堅強意志。首章激昂澎湃的音樂宛如一場暴風雨在肆虐,它在考驗人們的鬥志。而我們,正應該要接受它的考驗,全力以赴,衝破黑暗的束縛,迎接勝利的曙光。而到了第二章,音樂曲風有變,旋律開始變得舒緩,像是一羣水手剛剛經歷了一場惡鬥,現要稍作休息,重新在心中喚起對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與渴望。但是從第三章開始,曲風重又回到激昂、澎湃的風格。它意示着平靜是暫時的,稍作休息之後我們要做的是持之以恆地同命運作抗爭,一直這樣不停地奮鬥下去!《命運交響曲》給了我們很多啓示,在物慾橫流的當代社會,我們應該始終懷着一顆充滿鬥志的心來迎接人生中的風風雨雨。

音樂的魅力是巨大的,音樂的思想是無止境的。《音樂鑑賞》,它不僅是一門簡單的藝術理論課。透過對這門課的學習,我學到了很多,也受用了很大。它使得我對音樂的熱愛又增添了幾分,它教會了我在欣賞音樂的同時也認真領悟它所傳達的思想和反映的人生主題。

  第二篇:《音樂鑑賞》課心得體會

每天我們都會聽到各種各樣的音樂,或喜或悲,或激揚或低沉,我們感受着音樂的種種,然而很多人都把音樂僅僅當做歌來聽,而並不懂得音樂的內涵、魅力、作用。音樂不僅是簡單的幾首歌,幾個曲子,它有着深刻的意蘊,它包含了很多知識。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音樂但卻能起着巨大的作用,讓我們變得更加睿智,更加敏銳。

首先,音樂能開發一個人的思維,啓迪一個人智慧。法國大文豪雨果有一句至理名言: "開啓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可見音樂對一個人

的智力的開發有着重大的作用,很多人胎教選擇的就是用音樂,就因爲音樂可以激發一個人的心理感應,從而開發一個人的思維。記得

美國有一所中學每年都會培養一大批優秀學生,而且他他們的學生最後很多都成就斐然,有個記者去調查採訪,當問及校長爲何他可以

培養出這麼多的人才時?校長笑道,“因爲我們注意開發學生的思維。”原來在他的學校讀書,如果想要畢業的話,不僅需要各門成績都達標,還有一點額外的要求就是每個學生必須學會一門樂器,這就是他們的祕訣,很簡單,但是很科學,因爲他們懂得開發學生的思維,也就是智力啊!音樂能讓人變得敏銳,思維更加活躍,這對一個人的開拓創新的能力的培養是很重要的。

美國心理學家勞舍爾曾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過一篇《音樂與空間作業的表現》的文章,產生巨大的社會效應。文章論證了聽莫

扎特音樂能夠促進人的空間技巧。勞舍爾說,他邀請大學生聽音樂,然後對他們進行智商測試。某大學生在聽了10分鐘的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後,在空間推理測試中的得分有明顯的提高。比如,“與聽放鬆指令和不聽音樂時相比,聽了音樂的大學生智商得分(IQ)提高了8或9分。”這一發現激起了公衆對莫扎特音樂的熱情,雖然一些科學家對此表示懷疑,這就是後來被廣泛傳播的“莫扎特

效應”。

現實中,音樂對人的智慧的開發的例子也是不勝枚舉,前任副總理李嵐清同志在他的《音樂筆談》一書中,談到在接見香港匯豐銀行

總經理時,總經理向他介紹匯豐銀行招聘專業人才時,同時也招進一些音樂藝術人才,然後加以專業訓練,結果這些人在同樣工作崗位

上往往比本專業的人員還出色。他還談到,愛爾蘭是一個愛好音樂的國家,同時也是軟件大國。

這就是音樂,一把開啓人的智慧的鑰匙!

其次,音樂能提高一個人的道德修養 。雅正和諧的音聲,對教化人心有莫大的功效。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爲:“節奏與樂調有最強烈的力量浸入心靈的最深處,如果教育的方式適合,它們就會拿美來浸潤心靈,使它也就因而美化”。音樂就像是千年積雪融化的雪水,乾淨無暇,純潔無比,聆聽音樂就彷彿沐浴在這純淨的冰水之中一樣,它可以讓你的心靈得到淨化,精神得到昇華陶冶。當你忘我的融入到音樂中時,就彷彿身處仙境一樣,使自己變得完美,自己的境界在不知不覺中提升。我國最早的一部比較完整的、珍貴的先秦時期儒家音樂思想和音樂理論著作《樂記》,就很重視音樂的教化育人作用和道德影響力。曰:“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又說,學習“樂”可以陶冶內心,那末平易、正直、慈愛、體諒的心情,就蓬蓬勃勃地產生了……即曰:“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樂記》中對音樂能深刻感化人心,自然移風易俗也有論述,“樂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風移俗易,故先王著其教焉。”可見古人已經深深地體會到了音樂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它可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養。

“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而返人道之正。”強調以美好和順的音樂教育人民棄惡揚善,迴歸純樸之道。我國古代思想家荀子也指出:“聲樂之入人也深,化人也速”肯定了音樂在人的品行、性格形成中的作用。佛教理論中特別強調聽覺對人的影響,有“六根之中耳根最利”之說。近代學者梁啓超也談到:“蓋欲改造國民之品質,則詩歌音樂爲精神教育之一要件”。一代代的偉人都在用自己的領悟向大家闡述着音樂的魅力,音樂就像流了五千年的河,淨化了一代一代人的心靈。

一首好歌,一曲好樂,可以從政治態度、倫理道德、思想品格和情操上等對人的素質產生影響。《義勇軍進行曲》使人產生激昂鬥志;《命運》使人面對困難不屈不撓;《我的祖國》,使人熱愛祖國之心油然而生;《走向新時代》,敦促人們快馬加鞭追趕新時代的步伐……音樂欣賞的作用在於可以淨化人的心靈,陶冶人的情操,並使人從中汲取激情和前進的動力。

而且音樂還能提高人的審美認知能力。欣賞音樂是一種審美活動。高爾基說過;“照人的天性來說,人都是藝術家,他無論在什麼地方,總能希望把美帶到他的生活中去。”在音樂文化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審美的觀念及其與別的藝術之間的關係。音樂審美對於西方文化來說,審美意義即主要是對美的事物的感性認識,而不是對真或善的事物的理性認識,這也就是音樂審美的功能。就像人們能接受小夜曲所賦予的思念,復調音樂創造的對話,奏鳴曲表達的矛盾、交響樂寓意的哲理一樣,大多都是這種審美功能作用下的結果。音樂教育是人類社會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動,它能使人具有高尚情感和豐富內心世界的一種社會文化現象。音樂藝術是一項塑造人的工程,它透過多種形式對人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進行挖掘和培養,從而達到人的心靈陶冶和人格塑造。音樂教育只有在對真、善、美統一,知、情、意統一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中,才能發揮其特色鮮明的教育作用,纔會實現其真正的藝術價值。這種價值的體現是指被塑造的人,能夠成爲具有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人,成爲具有科學的審美觀,能夠辨別是非善惡的人,成爲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豐富的內心情感的人。所以音樂教育在完善人格、表現個性、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審美情趣以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首優秀的音樂作品是作者凝情於筆,注情於音的結晶。但是,這僅僅是停留於樂譜上的成果,僅僅是一度創作。演唱(奏)音樂作品的過程是二度創作。聽者對音樂欣賞感受及領悟是三度創作。鑑於音樂藝術在表達方式上的特殊性,使它在“二度創作”和“三度作”的審美過程中,也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即以感性認識爲基礎、理性分析爲引導的多種心理因素。音樂藝術既不能像文學樣直接敘述事件,也不能像美術作品那樣直接描繪生活,音樂藝術是寬泛的藝術,它不受視覺的限定,全憑聽覺的感知去展開想象的膀,在美的立體空間中盡情地翱翔。它以樂音的律動爲生命,或如蜿蜒流淌的小溪,或如九曲連環的黃河,或如一瀉千里的長江。它運動中形成的審美意象,使人們產生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它感動着人的心靈,讓人感受着音樂的輕撫,喚起人們情感和強烈激情的巨能量。它強烈地作用於人的情感領域,使人心馳神往、如醉如癡;使人的審美觀得到了發展,使人增加愛了對真善美的追求。

另外音樂在促進交流和表達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音樂具有交流、傳遞“資訊”的功能,然而,音樂的“資訊”是怎樣傳達的呢? 是傳遞音符的高低、音色的明暗、節奏的快慢,還是傳遞音響帶給我們的聯想?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音樂並不是一種世界性的語言。說音樂是一種語言是因爲它具有表達的功能,無論是表達感情、思想,還是文化,這種表達的功能是深深地紮根於產生某一特定音樂語言的社會和文化土壤之中的。離開了造就它的土壤,就如語言脫離了它的語境,失去了表達、被理解和交流的可能性。

就拿電影《還上鋼琴師》來說吧!他是橫跨七大洋的最偉大的音樂家,她戰勝了爵士樂的創始人,他演奏着天籟般的音樂 。主人公1900自己說過:鍵盤有始有終,你確切知道88個鍵在那兒,錯不了。它並不是無限的,而你,纔是無限的。你能在鍵盤上表現音樂的無限,我喜歡這樣,我能輕鬆應對,而你現在讓我走過跳板,走到城市裏,等着我的是一個沒有盡頭的鍵盤,我又怎能在這樣的鍵盤上彈奏呢?那是上帝的鍵盤啊!他在鍵盤上表現着音樂的無限也是表現着他的無限,鋼琴就像是他的一張嘴,講述着他的內心,透過那一個個樂符,可以看見他那跳動的心。當他看到那個心愛的女孩時,帶着淡淡的憂傷和欲說還休的無奈,他的一曲鋼琴就像是一面鏡子反應者他的一切。他用琴與其他人交流,用琴表達着他的思想,內心的感受。

高山和流水的故事更是完美的證明。高山流水的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書中記載: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他們就是在用音樂來交流思想,用音樂來感受靈魂。 音樂好似一張演講者的嘴,表達着種種思想,與人交流着種種體會。

最後音樂能很好的放鬆一個人的身心。生活在現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每天最大的感受就是身心俱疲,於是休閒成爲了很多人所追求的東西。音樂就像舒緩劑,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聆聽一下,就彷彿清晨置身於廣闊的森林裏一樣,全身從外到內滲透着新鮮的氣息,人的神經即刻得到舒緩,身心得到放鬆。

最現實的就是現實,每天的長時間的學習,就會發現思維僵化,人也變得遲鈍,這是停下手頭的工作學習,來一段輕音樂,頓時會發現緊繃的神經,慢慢的放鬆了下來,人也變得更加睿智了。

很多人面對巨大的壓力時會失眠。有人就會提建議,睡前聽點音樂,無疑這是很有效果的,屢試不爽。究其原因,就是在壓力面前人回變得緊張,神經就是緊的,音樂就像一雙輕撫的手,給你按摩,把你的緊繃的思維慢慢的揉開,把你的血管軟化,讓新鮮的氧氣運轉在整個身體裏,這樣自然人就會安然入睡。

好的音樂,慢慢沉浸其中,你會發現,那樣的音符,不是可以用耳朵就能接收,用嘴巴就能吟唱的。它是那樣自然順暢的流淌在你生命的脈動中,而且,聽舒伯特的小夜曲,不論他的樂曲多麼自然清新。最後都會由心底淡淡地散出一種美麗的悲哀。無論在何種心情之下,這具有魔力的魅音都會漸漸將你拉入忘卻世間喧囂的縹緲之境。猶如這手中茶杯上嫋嫋升起的清煙。視線和身體的重量都會逐漸變得迷離,卻只有思想,彷彿卸下了包負。可以恣意翱翔。萬物合一獨我,亦是我爲萬物的輕盈。在這醒醒醉醉下,美麗的哀傷在心底沉澱、醞釀。好像是遊走在夢幻與真實間的彷徨。渴求的是,能夠永遠停留在這音符止歇之前的縹緲中。哀傷的是,摘下耳機後,我還是要回去到,回去到那個喧囂的真實的世界中去。做一個被世事所累最終湮滅於世事的紅塵過客。如果平淡如風,倒寧願平淡地吹拂在舒伯特恬靜的音樂中,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地不斷奏鳴於人們的心中。即使歷史風化在了虛空中,虛空上空卻還可以飄蕩着這跨越時空的永恆天籟。

音樂彷彿酷夏的一陣微風,一陣細雨,給人以心靈的慰藉,讓人變得舒暢,清爽,使人身心放鬆!

在這喧囂的都市裏,當你被生活的壓力折磨的疲憊不堪時,放上幾首樂曲,你會頓生脫離苦海如入仙境的歡欣,放下你周遭的現實,追隨古人,你的內心如沐春光會變得明麗開朗起來。孔子聞韶樂,三月而不知肉味。音樂,只要息心靜聽,愉悅之情油然而生;清澈的泛音,活潑的節奏,猶如“淙淙流水,幽澗之寒流;清清冷冷,鬆根之細流”。讓我們手捧一杯清茶,聆聽一首音樂,鑑賞音樂,感受音樂的魅力,體驗音樂的意蘊,在音樂中得到心靈的成長!